一种聚烯烃热缩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615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聚烯烃热缩管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复配使用,可赋予热缩管优异的耐油性能,其耐油效果达到美国军标AS23053/5的标准要求,且热缩管的柔软性能好;另外,采用经过包覆或改性处理后的微胶囊红磷和氨基硅烷改性氢氧化镁作为主要的阻燃成分,可使得阻燃剂能够与基材很好的相容,从而大大提高了热缩管的阻燃性能,且该阻燃成分无卤环保,对环境友好;并且通过与其他组分的科学复配以及采用辐射交联的工艺制得热缩管,该热缩管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绝缘性能,可适用于汽车电线束、输油管道、刹车系统管道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烯烃热缩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聚烯烃热缩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汽车中,热缩管主要用于电线束、输油管道、刹车系统管道的保护,热缩管的应用可保证线束、管道和系统在高温、油浸、振动、磨擦的状态下长期稳定工作。然而,目前所使用的聚烯烃热缩管受选材的限制一般只具备阻燃性能,不具备耐油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聚烯烃热缩管的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制备出耐油、阻燃性能好,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绝缘性能的热缩管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聚烯烃热缩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如下组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60~100份、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0~4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2~5份、微胶囊红磷15~30份、氨基硅烷改性氢氧化镁60~80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5~20份、抗氧剂1~3份、光稳剂0.5~2份、润滑剂1~3份和炭黑2~5份;将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微胶囊红磷、氨基硅烷改性氢氧化镁、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抗氧剂、光稳剂、润滑剂和炭黑进行混合后经过密炼机混炼造粒,得混炼料;将所述混炼料喂入单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形成管材,再将所述管材经过钴60或电子加速器50~160KGy辐射交联,辐射交联后的管材在110~150℃温度下扩张2~4倍,得到聚烯烃热缩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聚烯烃热缩管,该聚烯烃热缩管由上述聚烯烃热缩管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烯烃热缩管的制备方法,通过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复配使用,可赋予热缩管优异的耐油性能,其耐油效果达到美国军标AS23053/5的标准要求,且热缩管的柔软性能好;另外,采用经过包覆或改性处理后的微胶囊红磷和氨基硅烷改性氢氧化镁作为主要的阻燃成分,可使得阻燃剂能够与基材很好的相容,从而大大提高了热缩管的阻燃性能,且该阻燃成分无卤环保,对环境友好;并且通过与其他组分的科学复配以及采用辐射交联的工艺制得热缩管,该热缩管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绝缘性能,可适用于汽车电线束、输油管道、刹车系统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烯烃热缩管的制备方法,通过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复配使用,可赋予热缩管优异的耐油性能,且热缩管的柔软性能好;另外,采用经过包覆或改性处理后的微胶囊红磷和氨基硅烷改性氢氧化镁作为主要的阻燃成分,可使得阻燃剂能够与基材很好的相容,从而提高了热缩管的阻燃性能;并且通过与其他组分的科学复配,还可使得制得的热缩管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绝缘性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烯烃热缩管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如下组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60~100份、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0~4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2~5份、微胶囊红磷15~30份、氨基硅烷改性氢氧化镁60~80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5~20份、抗氧剂1~3份、光稳剂0.5~2份、润滑剂1~3份和炭黑2~5份。步骤102,将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微胶囊红磷、氨基硅烷改性氢氧化镁、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抗氧剂、光稳剂、润滑剂和炭黑进行混合后经过密炼机混炼造粒,得混炼料。步骤103,将所述混炼料喂入单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形成管材,再将所述管材经过钴60或电子加速器50~160KGy辐射交联,辐射交联后的管材在110~150℃温度下扩张2~4倍,得到聚烯烃热缩管。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对管材进行辐射交联可以赋予材料形状记忆特性,并且采用辐射交联的方式进行处理还可以延长管材在交联前的储存时间,且材料之间的交联度可以通过辐射剂量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经大量实验发现,通过将管材经过钴60或电子加速器50~160KGy辐射交联,并将辐射交联后的管材在110~150℃温度下扩张2~4倍,可以很好地控制管材材料的交联度,使得材料能够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油性能。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醋酸乙烯酯含量≤10%,熔融指数为0.5~2g/10min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低醋酸乙烯含量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分子链排列较规整,具有优异的耐油性能,且柔软性能好。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含量为15~30%,熔融指数为0.5~5g/10min的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该种材料的侧基极性强,具有优异的耐油性和柔软性能。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述抗氧剂为四[甲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与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的混合物,且二者的混合质量比为3:1。材料在热、氧或外界机械作用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老化,造成分子链交联或裂解,从而使材料性能发生衰退,而采用属于受阻酚类主抗氧剂的四[甲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以及属于亚磷酸酯辅助抗氧剂的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按特定比例进行复配使用,二者可以起到很好的协同效应,能够大大降低材料的老化程度。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述光稳剂为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丁二酸与(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醇的聚合物或者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述润滑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锌、硬脂酸镁或者聚乙烯蜡中的至少一种。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聚烯烃热缩管的配方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60份、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4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4份、微胶囊红磷28份、氨基硅烷改性氢氧化镁60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10份、抗氧剂2.5份、光稳剂0.5份、润滑剂1份和炭黑5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聚烯烃热缩管,该聚烯烃热缩管由如上所述的聚烯烃热缩管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以下给出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其目的不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原料均可通过购买获得。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聚烯烃热缩管由如下步骤制备得到: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如下组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60份(其中,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醋酸乙烯酯含量为6%)、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4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4份、微胶囊红磷28份、氨基硅烷改性氢氧化镁60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烯烃热缩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如下组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60~100份、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0~4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2~5份、微胶囊红磷15~30份、氨基硅烷改性氢氧化镁60~80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5~20份、抗氧剂1~3份、光稳剂0.5~2份、润滑剂1~3份和炭黑2~5份;/n将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微胶囊红磷、氨基硅烷改性氢氧化镁、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抗氧剂、光稳剂、润滑剂和炭黑进行混合后经过密炼机混炼造粒,得混炼料;/n将所述混炼料喂入单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形成管材,再将所述管材经过钴60或电子加速器50~160KGy辐射交联,辐射交联后的管材在110~150℃温度下扩张2~4倍,得到聚烯烃热缩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烯烃热缩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如下组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60~100份、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0~4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2~5份、微胶囊红磷15~30份、氨基硅烷改性氢氧化镁60~80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5~20份、抗氧剂1~3份、光稳剂0.5~2份、润滑剂1~3份和炭黑2~5份;
将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微胶囊红磷、氨基硅烷改性氢氧化镁、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抗氧剂、光稳剂、润滑剂和炭黑进行混合后经过密炼机混炼造粒,得混炼料;
将所述混炼料喂入单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形成管材,再将所述管材经过钴60或电子加速器50~160KGy辐射交联,辐射交联后的管材在110~150℃温度下扩张2~4倍,得到聚烯烃热缩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热缩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醋酸乙烯酯含量≤10%,熔融指数为0.5~2g/1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热缩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含量为15~30%,熔融指数为0.5~5g/1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热缩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四[甲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与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烯烃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安田冠楠刘正根谢世平刘晓播李菁罗荣坤
申请(专利权)人:长园电子东莞有限公司长园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