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胃管置管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6022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胃管置管辅助装置,包括套管和导向器,所述套管为侧面设有开槽的弹性塑料卷芯管,所述导向器包括插入管和导向管,所述插入管和所述导向管呈Y型连接,所述插入管和所述导向管被设置在所述插入管和所述导向管外壁上的开口分割成对称的两部分,两部分所述插入管的连接处设有转轴,所述插入管的侧壁上设有一对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相对设置的夹板,所述夹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套管套在所述导向管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辅助进行胃管更换,可以有效避免拔出胃管时胃内容物落入患者呼吸道引起肺部炎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胃管置管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胃管置管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上经常会使用到胃管为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营养,胃管一般是经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食管内留置胃管,患者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境被改变,会导致食管末端括约肌关闭不严等并发症,气道不畅剧烈咳嗽等压力性刺激容易导致食管返流,因此长期使用胃管的患者必须定时更换胃管,更换时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将旧的胃管拔出,然后在可视喉镜下重新置入,对于烦躁不配合、意识不清的患者常规置管法往往会遇到困难,有时反复多次置管不成功,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481362.X的专利通过设置导丝和连接器,连接器上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弹性锁定机构,可以在更换胃管时将胃管与弹性锁定机构卡合连接,导丝沿胃管的内孔插入,然后将旧的胃管沿着导丝拔出,再将新的胃管套在导丝上插入,导丝具有导向功能,不需要重新查找定位,可以减小胃管重新置入的难度。但是这种结构由于导丝在胃管内部起导向作用,胃管拔出过程中,胃管内残留的胃内容物容易被导丝顶出落入到呼吸道,有造成肺部炎症和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胃管置管辅助装置,用于胃管更换时的辅助置入,解决现有装置在更换胃管时容易导致胃管内残留的胃内容物落入呼吸道,有造成肺部炎症和感染风险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胃管置管辅助装置,包括套管和导向器,所述套管为侧面设有开槽的弹性塑料卷芯管,所述导向器包括插入管和导向管,所述插入管和所述导向管呈Y型连接,所述插入管和所述导向管被设置在所述插入管和所述导向管外壁上的开口分割成对称的两部分,两部分所述插入管的连接处设有转轴,所述插入管的侧壁上设有一对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相对设置的夹板,所述夹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套管套在所述导向管的外侧。所述插入管用于套在胃管的外侧,所述导向管用于为所述套管导向,所述插入管和所述导向管可以通过按动所述夹板从所述开口处打开,方便将胃管套入所述插入管内,由于所述套管为侧面设有开槽的弹性塑料卷芯管,可以自行卷起,所述套管可以通过所述开槽套在所述导向管外侧,并沿着所述导向管滑动,所述套管经过所述导向管的导向后套在胃管的外侧,并可以沿着胃管进入患者胃内,在拔出胃管时,胃管沿着所述插入管和所述套管被拔出,胃管内残留的胃内容物被所述套管挡住,不会落入患者的呼吸道内,避免引起肺部炎症和感染,新的胃管则可以沿着所述插入管和所述套管再次插入患者胃部,然后再将所述套管拔出,使用方便。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个条形槽和遮挡片,所述条形槽和所述遮挡片均与所述套管的轴线相垂直设置,所述遮挡片覆盖在所述条形槽的外侧,所述条形槽可以增大所述套管的韧性和弹性,更加有利于所述套管沿着胃管滑动,所述遮挡片用于覆盖所述条形槽,防止胃管拔出过程中胃内容物通过所述条形槽落到所述套管的外部而引起肺部炎症。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长度为45-55cm,直径为7-8mm,长度和直径可以确保所述套管能够经鼻腔插入患者胃内,保证使用效果。(三)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由插入管和导向管Y型连接组成的导向器,导向管上套有由弹性塑料卷芯管制成的套管,套管可以沿着导向管滑动,通过将插入管套在胃管外侧,将套管沿着导向管滑动,可以将套管套在胃管外并沿着胃管进入患者胃内,套管在胃管外侧起到导向和保护的作用,在拔出胃管时,胃管内的胃内容物被套管遮挡,不会落入呼吸道内,避免造成肺部炎症和感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新型胃管置管辅助装置使用时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新型胃管置管辅助装置所述导向器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新型胃管置管辅助装置所述套管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新型胃管置管辅助装置所述套管卷起时的截面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新型胃管置管辅助装置所述套管展开后的示意图;图中:1、套管;2、导向器;21、插入管;22、导向管;23、开口;24、转轴;25、夹板;26、压缩弹簧;3、开槽;4、条形槽;5、遮挡片;6、胃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新型胃管置管辅助装置,包括套管1和导向器2,套管1为侧面设有开槽3的弹性塑料卷芯管,导向器2包括插入管21和导向管22,插入管21和导向管22呈Y型连接,插入管21和导向管22被设置在插入管21和导向管22外壁上的开口23分割成对称的两部分,两部分插入管21的连接处设有转轴24,插入管21的侧壁上设有一对以转轴24为中心相对设置的夹板25,夹板25之间设有压缩弹簧26,套管1套在导向管22的外侧。优选地,套管1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个条形槽4和遮挡片5,条形槽4和遮挡片5均与套管1的轴线相垂直设置,遮挡片5覆盖在条形槽4的外侧,条形槽4可以增大套管1的韧性和弹性,更加有利于套管1沿着胃管6滑动,遮挡片5用于覆盖条形槽4,防止胃管6拔出过程中胃内容物通过条形槽4落到套管1的外部而引起肺部炎症。优选地,套管1的长度为45-55cm,直径为7-8mm,长度和直径可以确保套管1能够经鼻腔插入患者胃内,保证使用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新型胃管置管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捏动夹板25克服压缩弹簧26的弹力将开口23打开,将已经插入患者胃部内的胃管6通过开口23套入插入管21内,将套管1通过开槽3套在导向管22外侧,沿着导向管22滑动套管1,套管1经过导向管22的导向后套在胃管6的外侧,并沿着胃管6进入患者胃内,拔出胃管6,胃管6沿着插入管21和套管1被拔出,胃管6内残留的胃内容物被套管1挡住,不会落入患者的呼吸道内,避免引起肺部炎症和感染,新的胃管6则可以沿着插入管21和套管1再次插入患者胃部,然后再将套管1拔出,完成新的胃管6的置入。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新型胃管置管辅助装置,用于胃管更换时的辅助置入,解决现有装置在更换胃管时容易导致胃管内残留的胃内容物落入呼吸道,有造成肺部炎症和感染风险的问题。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技术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胃管置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和导向器,所述套管为侧面设有开槽的弹性塑料卷芯管,所述导向器包括插入管和导向管,所述插入管和所述导向管呈Y型连接,所述插入管和所述导向管被设置在所述插入管和所述导向管外壁上的开口分割成对称的两部分,两部分所述插入管的连接处设有转轴,所述插入管的侧壁上设有一对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相对设置的夹板,所述夹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套管套在所述导向管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胃管置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和导向器,所述套管为侧面设有开槽的弹性塑料卷芯管,所述导向器包括插入管和导向管,所述插入管和所述导向管呈Y型连接,所述插入管和所述导向管被设置在所述插入管和所述导向管外壁上的开口分割成对称的两部分,两部分所述插入管的连接处设有转轴,所述插入管的侧壁上设有一对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相对设置的夹板,所述夹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宇汪朕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