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长时间超声介入手术过程中的助力手托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长时间超声介入手术过程中的助力手托。
技术介绍
超声介入是近几十年发展迅速的新兴交叉性学科,简单说来,就是通过超声实时清晰观察病灶,再通过超声引导,使介入针进入体内对病灶处进行手术(常见的穿刺、引流、活检、消融等等)。超声介入类手术只需在患者体表切开极小的创口或者没有伤口(只有针眼),极大地减少常规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损伤,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但是在此种手术过程中,超声介入医生的胳膊常常悬空,且手部需要做非常精细的操作,若介入医生长期保持该状态会使手臂酸软、疼痛,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长时间超声介入手术过程中的助力手托,它能够给医生的小臂提供助力,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手臂不必长期悬空,减轻负担。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长时间超声介入手术过程中的助力手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长时间超声介入手术过程中的助力手托,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系统(1)、支架机构(2)和吊环机构(3);支架机构(2)固定连接在穿戴系统(1)上,吊环机构(3)固定连接在支架机构(2)上;/n支架机构(2)包括两第一支杆(21)、第一转轴(22)、两第二转轴(23)、两第二支杆(24)、两固定架(25)、伸缩杆(26)、伸缩开关(27)、安装板(28)以及数量不止一个第一固定孔(281);两第一支杆(21)的中部转动连接,转动点为第一转轴(22)的一端;第二支杆(24)的一端与第一支杆(21)的转动连接,转动点为第二转轴(23);两固定架(25)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长时间超声介入手术过程中的助力手托,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系统(1)、支架机构(2)和吊环机构(3);支架机构(2)固定连接在穿戴系统(1)上,吊环机构(3)固定连接在支架机构(2)上;
支架机构(2)包括两第一支杆(21)、第一转轴(22)、两第二转轴(23)、两第二支杆(24)、两固定架(25)、伸缩杆(26)、伸缩开关(27)、安装板(28)以及数量不止一个第一固定孔(281);两第一支杆(21)的中部转动连接,转动点为第一转轴(22)的一端;第二支杆(24)的一端与第一支杆(21)的转动连接,转动点为第二转轴(23);两固定架(25)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第二支杆(24)的相对侧端,伸缩杆(26)固定连接在两固定架(25)的中部,伸缩开关(27)设置在连接在伸缩杆(26)上;安装板(28)的中部与第一转轴(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数量不止一个第一固定孔(281)设置在安装板(2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长时间超声介入手术过程中的助力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机构(3)包括第三转轴(30)、吊带(31)、发条弹簧(32)、齿轮(33)、定位螺母(34)、悬挂臂(35)、悬臂环(36)、盖体(37)以及安装槽(38);悬挂臂(3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杆(24)的另一端,安装槽(38)设立在悬挂臂(35)的另一端;盖体(37)与安装槽(38)螺纹连接,第三转轴(30)在安装槽(38)内壁与盖体(37)之间转动连接;发条弹簧(32)一端与第三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陈柯,龚云,方建华,陈创华,许晓静,王炜,孔凡雷,杨晶,李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