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可吸收止血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75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3
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可吸收止血夹,包括释放部和夹持部,所述释放部包括连接件、转动功能件、芯轴、弹簧软管、滑动把手和手柄,所述芯轴的远端与连接件的后端固定连接,芯轴的近端与滑动把手固定连接,滑动把手在手柄上前后移动,芯轴外套设有弹簧软管,弹簧软管的近端与手柄固定连接,弹簧软管的远端与转动功能件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可吸收的夹片和可吸收的夹钳管,所述夹钳管的后部与转动功能件可拆卸连接,夹片与连接件活动连接,拉动滑动把手带动芯轴、连接件和夹片在夹钳管内前后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可重复开合且释放简单,止血夹留存体内部分可以被人体吸收,不需要再次进镜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可吸收止血夹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可吸收止血夹。
技术介绍
随着内窥镜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内窥镜下止血已经成为目前消化道出血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目前常用的内窥镜止血法有激光凝固法、电凝法、局部注射药物止血法、药物喷洒法及止血夹夹闭法等。其中,止血夹夹闭法因其创伤性小、止血速度快、再出血发生率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特点,已成为消化道出血非手术治疗最有效、最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方法。一般来说,组织伤口愈合需要一周到二周的时间,止血夹会随伤口愈合而自然脱落。但是目前来说,止血夹在病患体内的停留时间是不确定的,尤其是当止血夹夹持深度比较大时,往往会在体内停留超过四周,甚至有报道止血夹在体内留存一年以上还没有掉落的情况。现有的普通金属材质的夹子由于在体内留存过长而又不能被人体吸收,就会产生生锈感染风险。比如NOTES手术,止血夹缝合在腹腔内,如果要取出止血夹则需要进行二次手术,而不进行手术止血夹就永久存留在体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如患者无法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过安检时会发出警告声等。镁合金作为一种体内可吸收植入材料,与现有的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材料和铁合金材料相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与钛合金材料相比,镁合金具有优异的生物可吸收性能,因此,镁合金作为可降解金属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具有良好的医学安全性基础。专利公开号为CN206507993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NOTES手术专用可降解夹,包括分别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定位套管、接力卡子和夹子片,通过接力卡子的沟槽部分应力集中发生断裂从而使夹子片从施夹器上脱落并留在人体内部,夹子片和定位套筒的配合没有进行固定,易脱出定位套筒,且由于定位套管的上存在定位鳍,留存在体内的部分边缘不平滑,易对周围的组织进行牵扯,产生炎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可重复开合且释放简单的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可吸收止血夹,具有止血夹留存体内部分可以被人体吸收,不需要再次进镜取出的特点。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可吸收止血夹,包括释放部和夹持部,所述释放部包括连接件、转动功能件、芯轴、弹簧软管、滑动把手和手柄,所述芯轴的远端与连接件的后端固定连接,芯轴的近端与滑动把手固定连接,滑动把手在手柄上前后移动,芯轴外套设有弹簧软管,弹簧软管的近端与手柄固定连接,弹簧软管的远端与转动功能件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可吸收的夹片和可吸收的夹钳管,所述夹钳管的后部与转动功能件可拆卸连接,夹片与连接件活动连接,拉动滑动把手带动芯轴、连接件和夹片在夹钳管内前后移动。作为优选,所述两个可吸收的夹片和可吸收的夹钳管是由人体可吸收可降解金属材料制成的。作为优选,所述夹片包括前臂和后臂,所述前臂的端部为爪端,所述爪端为锯齿状或者光滑的圆弧形,且两个夹片夹紧时爪端相互配合夹闭伤口;所述后臂的端部为尾部,夹片的尾部设有连接孔,两个夹片通过连接孔与连接件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夹片的尾部的连接孔为闭合的通孔或者开口方向朝后端的变形孔,拉动滑动把手带动芯轴和连接件的后移,夹片尾部的连接孔因发生形变而使夹片和连接件分离,夹片收入夹钳管内并使夹片保持闭合。作为优选,所述释放部还包括挂钩,所述挂钩中部设有挂钩中间孔,且挂钩中间孔的内径大于芯轴的外径,挂钩中间孔的内径小于连接件的最大外径,所述芯轴为金属单丝或绳。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功能件的前部至少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二挂钩孔,所述转动功能件的前部至少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二挂钩孔,所述夹钳管的尾部至少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一挂钩孔,所述挂钩套设在芯轴上,所述挂钩包括至少两个挂钩臂,挂钩臂的前端设有挂钩爪,所述挂钩的挂钩爪贯穿相互对齐的第二挂钩孔和第一挂钩孔后将夹钳管和转动功能件固定,芯轴通过连接件带离挂钩,使夹钳管与转动功能件分离。作为优选,所述夹钳管前部还设置有夹片停止部。该夹钳停止部能够限制夹片从夹钳管内滑出。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止血夹留存在患者体内的夹片和夹钳管部分由于采用了可吸收材料,可以被人体吸收,故不需要再次进镜取出,且夹片完全收入夹钳管内,使留存在体内的部分光滑,避免了由于结构复杂和过长留置而造成人体内正常组织的损伤,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合理、夹持锁定可靠稳定、夹片可重复开合,止血夹留存在体内的夹钳管和夹片可被人体吸收,这样,即使止血夹夹持深度比较大,只要夹钳管或夹片中的一个被人体吸收,止血夹就能够掉落,达到双保险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止血夹夹闭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止血夹释放后转动功能件、连接件、夹钳管和夹片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止血夹释放后夹钳管和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的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的夹片和连接件装配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1的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1的夹钳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1的夹钳管的剖视图;图9是实施例1的挂钩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1的转动功能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2的止血夹远端结构示意图(释放前);图12是实施例2的止血夹转动功能件、连接件、夹钳管和夹片结构示意图(释放后);图13是实施例2的夹钳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实施例3的止血夹远端结构示意图(释放前)。附图标记:1、夹片;110、爪端;120、前臂;130、后臂;140、尾部;141、连接孔;142、凸起倒刺;2、夹钳管;210、第一挂钩孔;220、停止台阶;230、夹片停止部;3、连接件;4、连接管;5、转动功能件;510、第二挂钩孔;6、转轮;7、芯轴;8、挂钩;810、挂钩中间孔;820、挂钩臂;830、挂钩爪;9、弹簧软管;10、滑动把手;11、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可吸收止血夹,包括释放部和夹持部,所述释放部包括连接件(3)、转动功能件(5)、芯轴(7)、弹簧软管(9)、滑动把手(10)和手柄(11),所述芯轴(7)的远端与连接件(3)的后端固定连接,芯轴(7)的近端与滑动把手(10)固定连接,滑动把手(10)在手柄(11)上前后移动,芯轴(7)外套设有弹簧软管(9),弹簧软管(9)的近端与手柄(11)固定连接,弹簧软管(9)的远端与转动功能件(5)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可吸收的夹片(1)和可吸收的夹钳管(2),所述夹钳管(2)的后部与转动功能件(5)可拆卸连接,夹片(1)与连接件(3)活动连接,拉动滑动把手(10)带动芯轴(7)、连接件(3)和夹片(1)在夹钳管(2)内前后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可吸收止血夹,包括释放部和夹持部,所述释放部包括连接件(3)、转动功能件(5)、芯轴(7)、弹簧软管(9)、滑动把手(10)和手柄(11),所述芯轴(7)的远端与连接件(3)的后端固定连接,芯轴(7)的近端与滑动把手(10)固定连接,滑动把手(10)在手柄(11)上前后移动,芯轴(7)外套设有弹簧软管(9),弹簧软管(9)的近端与手柄(11)固定连接,弹簧软管(9)的远端与转动功能件(5)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可吸收的夹片(1)和可吸收的夹钳管(2),所述夹钳管(2)的后部与转动功能件(5)可拆卸连接,夹片(1)与连接件(3)活动连接,拉动滑动把手(10)带动芯轴(7)、连接件(3)和夹片(1)在夹钳管(2)内前后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可吸收止血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可吸收的夹片(1)和可吸收的夹钳管(2)是由人体可吸收可降解金属材料制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可吸收止血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1)包括前臂(120)和后臂(130),所述前臂(120)的端部为爪端(110),所述爪端(110)为锯齿状或者光滑的圆弧形,且两个夹片(1)夹紧时爪端(110)相互配合夹闭伤口;所述后臂(130)的端部为尾部(140),夹片(1)的尾部设有连接孔(141),两个夹片(1)通过连接孔(141)与连接件(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刚张融南高嵩韩贯通
申请(专利权)人: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