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可吸收止血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75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3
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可吸收止血夹,包括释放部和夹持部,所述释放部包括连接件、转动功能件、芯轴、弹簧软管、滑动把手和手柄,所述芯轴的远端与连接件的后端固定连接,芯轴的近端与滑动把手固定连接,滑动把手在手柄上前后移动,芯轴外套设有弹簧软管,弹簧软管的近端与手柄固定连接,弹簧软管的远端与转动功能件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可吸收的夹片和可吸收的夹钳管,所述夹钳管的后部与转动功能件可拆卸连接,夹片与连接件活动连接,拉动滑动把手带动芯轴、连接件和夹片在夹钳管内前后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可重复开合且释放简单,止血夹留存体内部分可以被人体吸收,不需要再次进镜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可吸收止血夹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可吸收止血夹。
技术介绍
随着内窥镜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内窥镜下止血已经成为目前消化道出血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目前常用的内窥镜止血法有激光凝固法、电凝法、局部注射药物止血法、药物喷洒法及止血夹夹闭法等。其中,止血夹夹闭法因其创伤性小、止血速度快、再出血发生率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特点,已成为消化道出血非手术治疗最有效、最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方法。一般来说,组织伤口愈合需要一周到二周的时间,止血夹会随伤口愈合而自然脱落。但是目前来说,止血夹在病患体内的停留时间是不确定的,尤其是当止血夹夹持深度比较大时,往往会在体内停留超过四周,甚至有报道止血夹在体内留存一年以上还没有掉落的情况。现有的普通金属材质的夹子由于在体内留存过长而又不能被人体吸收,就会产生生锈感染风险。比如NOTES手术,止血夹缝合在腹腔内,如果要取出止血夹则需要进行二次手术,而不进行手术止血夹就永久存留在体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如患者无法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过安检时会发出警告声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可吸收止血夹,包括释放部和夹持部,所述释放部包括连接件(3)、转动功能件(5)、芯轴(7)、弹簧软管(9)、滑动把手(10)和手柄(11),所述芯轴(7)的远端与连接件(3)的后端固定连接,芯轴(7)的近端与滑动把手(10)固定连接,滑动把手(10)在手柄(11)上前后移动,芯轴(7)外套设有弹簧软管(9),弹簧软管(9)的近端与手柄(11)固定连接,弹簧软管(9)的远端与转动功能件(5)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可吸收的夹片(1)和可吸收的夹钳管(2),所述夹钳管(2)的后部与转动功能件(5)可拆卸连接,夹片(1)与连接件(3)活动连接,拉动滑动把手(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可吸收止血夹,包括释放部和夹持部,所述释放部包括连接件(3)、转动功能件(5)、芯轴(7)、弹簧软管(9)、滑动把手(10)和手柄(11),所述芯轴(7)的远端与连接件(3)的后端固定连接,芯轴(7)的近端与滑动把手(10)固定连接,滑动把手(10)在手柄(11)上前后移动,芯轴(7)外套设有弹簧软管(9),弹簧软管(9)的近端与手柄(11)固定连接,弹簧软管(9)的远端与转动功能件(5)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可吸收的夹片(1)和可吸收的夹钳管(2),所述夹钳管(2)的后部与转动功能件(5)可拆卸连接,夹片(1)与连接件(3)活动连接,拉动滑动把手(10)带动芯轴(7)、连接件(3)和夹片(1)在夹钳管(2)内前后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可吸收止血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可吸收的夹片(1)和可吸收的夹钳管(2)是由人体可吸收可降解金属材料制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可吸收止血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1)包括前臂(120)和后臂(130),所述前臂(120)的端部为爪端(110),所述爪端(110)为锯齿状或者光滑的圆弧形,且两个夹片(1)夹紧时爪端(110)相互配合夹闭伤口;所述后臂(130)的端部为尾部(140),夹片(1)的尾部设有连接孔(141),两个夹片(1)通过连接孔(141)与连接件(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刚张融南高嵩韩贯通
申请(专利权)人: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