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马桶盖的缓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65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马桶盖的缓降结构,用于马桶盖与支座之间的连接并实现马桶盖的缓慢下降与快速打开,包括外壳、轴芯、固定盖、密封盖以及两个叶片;所述外壳内部设置用于限制叶片转动的第一限位凸台,所述轴芯一端设置用于带动叶片转动的第二限位凸台;所述叶片位于外壳内部且外侧壁抵靠于外壳内侧壁,所述叶片上设置用于避让第二限位凸台的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两个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固定盖与密封盖限制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限位凹槽与第二限位凸台之间设置过油间隙,所述限位凹槽一侧设置至少两个过油凹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马桶盖的缓降结构
本技术涉及卫浴配件的
,特别是一种用于马桶盖的缓降结构。
技术介绍
马桶是常见的卫浴设备之一,其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具有相当多人性化的功能,极大便利了家居生活的需求。其中一种功能是对马桶盖板的转轴部分进行处理,使马桶盖板的马桶上盖、马桶坐圈既可以轻松掀起,又可以缓慢降落,从中一方面可以保护马桶上盖、马桶坐圈与马桶座体表面免于碰撞,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马桶上盖、马桶坐圈随意降落时发出噪音,使居住环境更加舒适。然而目前,马桶盖的为了实现阻尼效果,会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在马桶盖打开时,需要较大的力气;第二,马桶盖在打开时,回油速度不够,不容易将其打开到最大的角度,因此当打开角度不够时回油太慢导致缓降器回弹马桶盖掉落。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设计了一种用于马桶盖的缓降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马桶盖的缓降结构,用于马桶盖与支座之间的连接并实现马桶盖的缓慢下降与快速打开,包括外壳、轴芯、固定盖、密封盖以及两个叶片;所述外壳内部设置用于限制叶片转动的第一限位凸台,所述轴芯一端设置用于带动叶片转动的第二限位凸台;所述叶片位于外壳内部且外侧壁抵靠于外壳内侧壁,所述叶片上设置用于避让第二限位凸台的限位凹槽,且第二限位凸台的宽度小于限位凹槽的内部宽度,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两个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固定盖与密封盖限制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限位凹槽与第二限位凸台之间设置过油间隙,所述限位凹槽一侧设置至少两个过油凹槽;所述叶片与外壳内侧壁接触的一侧且沿着轴芯中心轴方向设置第一凹槽。当第二限位凸台抵靠于带有过油凹槽的限位凹槽一侧时,阻尼油依次通过过油凹槽、过油间隙,实现快速过油,并且第一凹槽的设置,使得部分阻尼油更容易从叶片与外侧之间流过,使得马桶盖得以快速打开;当第二限位凸台抵靠于限位凹槽另一侧,阻尼油无法快速通过,实现缓慢下降。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与支座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两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对称设置于第一主体部内侧壁;所述轴芯包括第二主体部以及与马桶盖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两所述第二限位凸台对称设置于第二主体部外侧壁。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盖与密封盖分别设置于第一主体部两端,且将所述叶片与第二主体部限制于第一主体部内。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盖上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第一通孔与马桶盖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盖内侧壁与第二连接部外侧壁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主体部之间设置过渡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盖端面与过渡部之间设置垫片,所述第二连接部依次穿过垫片、固定盖与马桶盖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与外壳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且密封盖与外壳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与叶片端面接触的一侧设置第一导油凹槽,所述轴芯与叶片另一端面接触的一侧设置第二导油凹槽。本技术的缓降结构通过通过在限位凹槽的侧壁设置过油凹槽且叶片上设置第一凹槽,两者配合,当马桶盖打开时,可实现快速过油,因此马桶盖更容易打开,避免打开角度不够时回油太慢导致缓降器回弹马桶盖掉落等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是本技术缓降结构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轴芯与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缓降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缓降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缓降结构打开过程;图7是本技术图6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缓降结构闭合过程;图9是本技术图8的局部放大图。标号说明:10、外壳;11、第一主体部;111、第一限位凸台;112、第一导油凹槽;12、第一连接部;20、轴芯;21、第二主体部;211、第二导油凹槽;22、第二连接部;23、第二限位凸台;24、过渡部;30、叶片;31、限位凹槽;32、过油凹槽;33、第一凹槽;40、固定盖;50、密封盖;60、垫片;70、第一密封圈;80、第二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9,是作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马桶盖的缓降结构,用于马桶盖与支座之间的连接并实现马桶盖的缓慢下降与快速打开,包括外壳10、轴芯20、固定盖40、密封盖50以及两个叶片30。外壳10内部设置用于限制叶片30转动的第一限位凸台111,轴芯20一端设置用于带动叶片30转动的第二限位凸台23;叶片30位于外壳10内部且外侧壁抵靠于外壳10内侧壁,叶片30上设置用于避让第二限位凸台23的限位凹槽31,且第二限位凸台23的宽度小于限位凹槽31的内部宽度,第二限位凸台23、两个叶片30通过固定盖40与密封盖50限制于外壳10内,限位凹槽31与第二限位凸台23之间设置过油间隙,限位凹槽31一侧设置至少两个过油凹槽32,过油凹槽32等间距并排设置;叶片30与外壳10内侧壁接触的一侧且沿着轴芯20中心轴方向设置第一凹槽33。当第二限位凸台23抵靠于带有过油凹槽32的限位凹槽31一侧时,阻尼油依次通过过油凹槽32、过油间隙,实现快速过油,并且第一凹槽33的设置,使得部分阻尼油更容易从叶片30与外侧之间流过,使得马桶盖得以快速打开;当第二限位凸台23抵靠于限位凹槽31另一侧,阻尼油无法快速通过,实现缓慢下降。本技术的外壳10包括第一主体部11以及与支座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2,两第一限位凸台111对称设置于第一主体部11内侧壁;轴芯20包括第二主体部21以及与马桶盖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2,两第二限位凸台23对称设置于第二主体部21外侧壁。固定盖40与密封盖50分别设置于第一主体部11两端,且将叶片30与第二主体部21限制于第一主体部11内。固定盖40上设置第一通孔,第二连接部22穿过第一通孔与马桶盖连接;固定盖40内侧壁与第二连接部22外侧壁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70;第二连接部22与第二主体部21之间设置过渡部24;固定盖40端面与过渡部24之间设置垫片60,第二连接部22依次穿过垫片60、固定盖40与马桶盖连接。密封盖50与外壳10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且密封盖50与外壳10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圈80。外壳10与叶片30端面接触的一侧设置第一导油凹槽112,轴芯20与叶片30另一端面接触的一侧设置第二导油凹槽211,第一导油凹槽112与第二导油凹槽211是为了结构闭合时,阻尼油更好的通过。本技术的缓降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机构打开过程叶片30与轴芯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马桶盖的缓降结构,用于马桶盖与支座之间的连接并实现马桶盖的缓慢下降与快速打开,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轴芯、固定盖、密封盖以及两个叶片;/n所述外壳内部设置用于限制叶片转动的第一限位凸台,所述轴芯一端设置用于带动叶片转动的第二限位凸台;/n所述叶片位于外壳内部且外侧壁抵靠于外壳内侧壁,所述叶片上设置用于避让第二限位凸台的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两个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固定盖与密封盖限制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限位凹槽与第二限位凸台之间设置过油间隙,所述限位凹槽一侧设置至少两个过油凹槽;所述叶片与外壳内侧壁接触的一侧且沿着轴芯中心轴方向设置第一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马桶盖的缓降结构,用于马桶盖与支座之间的连接并实现马桶盖的缓慢下降与快速打开,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轴芯、固定盖、密封盖以及两个叶片;
所述外壳内部设置用于限制叶片转动的第一限位凸台,所述轴芯一端设置用于带动叶片转动的第二限位凸台;
所述叶片位于外壳内部且外侧壁抵靠于外壳内侧壁,所述叶片上设置用于避让第二限位凸台的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两个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固定盖与密封盖限制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限位凹槽与第二限位凸台之间设置过油间隙,所述限位凹槽一侧设置至少两个过油凹槽;所述叶片与外壳内侧壁接触的一侧且沿着轴芯中心轴方向设置第一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马桶盖的缓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与支座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两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对称设置于第一主体部内侧壁;
所述轴芯包括第二主体部以及与马桶盖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两所述第二限位凸台对称设置于第二主体部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马桶盖的缓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与密封盖分别设置于第一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吉雅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