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仁琴专利>正文

一种大米加工用智能型米粒多向分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519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米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一种大米加工用智能型米粒多向分级设备,包括加工座,所述加工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级座,所述分级座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环形分级板,所述加工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型座,所述加工座的内部且位于凸型座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圆形板,所述圆形板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U型座,所述U型座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推送柱,所述推送柱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挤压柱。在使用时振动杆和振动簧有规律的对环形分级板挤压,进而加快了对大米的分级筛分,且设置了多个环形分级板,能够筛分出不同颗粒大小的大米,为之后对大米的分类加工带来了便捷性,提高了分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米加工用智能型米粒多向分级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米加工
,且公开一种大米加工用智能型米粒多向分级设备。
技术介绍
大米营养丰富,其中氨基酸的组成比较完全,又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且大米味甘、性平,所以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因此作为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主要食物。现在大米加工企业的生产流程是原粮收购、筛选、去石、磁选、水稻去壳、谷糙分离、碾米、色选、抛光、成品包装。在对大米加工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米粒之间进行分级筛选,在分级过程中,其效率一般都较为低下,使用较为不便,而且在分级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分级板表面堵塞的现象,影响了之后对大米的分类和加工,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大米加工用智能型米粒多向分级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米加工用智能型米粒多向分级设备,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大米加工用智能型米粒多向分级设备,包括加工座,所述加工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级座,所述分级座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环形分级板,所述加工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型座,所述加工座的内部且位于凸型座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圆形板,所述圆形板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U型座,所述U型座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推送柱,所述推送柱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挤压柱,所述挤压柱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振动杆,所述振动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振动簧,所述U型座的另一侧贯穿在挤压腔的内部,所述U型座的一端且位于挤压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塞座,所述挤压腔的侧表面贯穿有送气管,所述分级座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撞击杆,所述撞击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撞击头,所述撞击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簧,所述推送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簧。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分级板的外表面开设有透料槽,所述加工座的内部设置有与转动盘相适配的转轴。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座的内部设置有与圆形板相适配的滑动轨,所述加工座的内部设置有与推送柱相适配的限位架。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座的内部设置有与转动轮相适配的环形槽,所述推送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性簧。进一步的,所述振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环形分级板的侧表面,所述活塞座的直径和挤压腔的直径相等。进一步的,所述分级座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撞击杆相适配的转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大米加工用智能型米粒多向分级设备,通过驱动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会同时带动其表面的凸型座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凸型座会与圆形板接触并挤压,随后圆形板会压动其侧表面的推送柱,使推送柱带动其表面的挤压柱进行转动,之后挤压柱会带动转动轮转动,转动轮会带动振动杆移动,使振动杆向环形分级板的一侧移动,使振动杆对环形分级板进行一定的振动处理,由于凸型座设置了三个,所以凸型座会有规律的对圆形板挤压,进而使振动杆和振动簧有规律的对环形分级板挤压,进而加快了对大米的分级筛分,且设置了多个环形分级板,能够筛分出不同颗粒大小的大米,为之后对大米的分类加工带来了便捷性,提高了分级效率,降低了一定的工作量,使用方便。2、该大米加工用智能型米粒多向分级设备,通过在推送柱移动的过程中,推送柱会随后带动撞击杆移动,使撞击杆带动活动簧发生形变,在推送柱与撞击杆相互脱离时,在活动簧的回复下,撞击杆会以较大力度作用到环形分级板的表面,使环形分级板产生较大的振动,之后环形分级板内部堵塞的颗粒会被振动而下,使用方便,避免了环形分级板出现堵塞的现象,在圆形板移动的过程中,圆形板会同时带动U型座移动,U型座会带动活塞座在挤压腔的内部移动,随挤压腔内部的气体会通过送气管通入到环形分级板的内部,对米粒之间具有一定的分散处理,方便了对米粒之间的分级,使用方便,降低了一定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加工座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转动轮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振动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推送柱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转动轮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加工座;2、分级座;3、环形分级板;4、转动盘;5、凸型座;6、圆形板;7、U型座;8、推送柱;9、挤压柱;10、转动轮;11、振动杆;12、振动簧;13、挤压腔;14、活塞座;15、送气管;16、撞击杆;17、撞击头;18、活动簧;19、限位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米加工用智能型米粒多向分级设备,包括加工座1,加工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级座2,分级座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环形分级板3,环形分级板3的外表面开设有透料槽,加工座1的内部设置有与转动盘4相适配的转轴,加工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盘4,转动盘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型座5,加工座1的内部且位于凸型座5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圆形板6,圆形板6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U型座7,U型座7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推送柱8,加工座1的内部设置有与圆形板6相适配的滑动轨,加工座1的内部设置有与推送柱8相适配的限位架,转动轮10会带动振动杆11移动,使振动杆11向环形分级板3的一侧移动,使振动杆11对环形分级板3进行一定的振动处理,由于凸型座5设置了三个,所以凸型座5会有规律的对圆形板6挤压,进而使振动杆11和振动簧12有规律的对环形分级板3挤压,进而加快了对大米的分级筛分,且设置了多个环形分级板3,能够筛分出不同颗粒大小的大米,为之后对大米的分类加工带来了便捷性,提高了分级效率。推送柱8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挤压柱9,挤压柱9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转动轮10,加工座1的内部设置有与转动轮10相适配的环形槽,推送柱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性簧,转动轮10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振动杆11,振动杆1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振动簧12,U型座7的另一侧贯穿在挤压腔13的内部,U型座7的一端且位于挤压腔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塞座14,振动杆1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环形分级板3的侧表面,活塞座14的直径和挤压腔13的直径相等,挤压腔13的侧表面贯穿有送气管15,分级座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撞击杆16,分级座2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撞击杆16相适配的转杆,撞击杆16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撞击头17,撞击杆1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簧18,推送柱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簧19,在推送柱8移动的过程中,推送柱8会随后带动撞击杆16移动,使撞击杆16带动活动簧18发生形变,在推送柱8与撞击杆16相互脱离时,在活动簧18的回复下,撞击杆16会以较大力度作用到环形分级板3的表面,使环形分级板3产生较大的振动,之后环形分级板3内部堵塞的颗粒会被振动而下,使用方便,避免了环形分级板3出现堵塞的现象,在圆形板6移动的过程中,圆形板6会同时带动U型座7移动,U型座7会带动活塞座14在挤压腔13的内部移动,随挤压腔13内部的气体会通过送气管15通入到环形分级板3的内部,对米粒之间具有一定的分散处理,方便了对米粒之间的分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米加工用智能型米粒多向分级设备,包括加工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级座(2),所述分级座(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环形分级板(3),所述加工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盘(4),所述转动盘(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型座(5),所述加工座(1)的内部且位于凸型座(5)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圆形板(6),所述圆形板(6)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U型座(7),所述U型座(7)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推送柱(8),所述推送柱(8)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挤压柱(9),所述挤压柱(9)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转动轮(10),所述转动轮(10)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振动杆(11),所述振动杆(1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振动簧(12),所述U型座(7)的另一侧贯穿在挤压腔(13)的内部,所述U型座(7)的一端且位于挤压腔(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塞座(14),所述挤压腔(13)的侧表面贯穿有送气管(15),所述分级座(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撞击杆(16),所述撞击杆(16)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撞击头(17),所述撞击杆(1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簧(18),所述推送柱(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簧(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米加工用智能型米粒多向分级设备,包括加工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级座(2),所述分级座(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环形分级板(3),所述加工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盘(4),所述转动盘(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型座(5),所述加工座(1)的内部且位于凸型座(5)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圆形板(6),所述圆形板(6)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U型座(7),所述U型座(7)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推送柱(8),所述推送柱(8)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挤压柱(9),所述挤压柱(9)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转动轮(10),所述转动轮(10)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振动杆(11),所述振动杆(1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振动簧(12),所述U型座(7)的另一侧贯穿在挤压腔(13)的内部,所述U型座(7)的一端且位于挤压腔(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塞座(14),所述挤压腔(13)的侧表面贯穿有送气管(15),所述分级座(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撞击杆(16),所述撞击杆(16)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撞击头(17),所述撞击杆(1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簧(18),所述推送柱(8)的内部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仁琴
申请(专利权)人:熊仁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