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四氧化三钴十二面体/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处理废气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545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利用四氧化三钴十二面体/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处理废气的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尿素为前驱体,经过两次煅烧,得到氮化碳纳米片;将氮化碳纳米片分散于甲醇中,依次加入六水合硝酸钴、2‑甲基咪唑,反应得到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将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在空气氛围下低温煅烧,得到四氧化三钴十二面体/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将含有废气的气体流过四氧化三钴十二面体/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在光照下,实现废气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四氧化三钴十二面体/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催化剂,能够增强单一氮化碳的可见光响应范围,且异质结的形成便于分散光生电子‑空穴对,发挥好各自的氧化还原作用,提高催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四氧化三钴十二面体/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处理废气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属于专利技术名称为四氧化三钴十二面体/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及其在废气处理中的应用、申请号为2019103514902、申请日为2019年4月28日专利技术申请的分案申请,属于方法部分。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可见光响应的四氧化三钴十二面体/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废气处理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由于化学燃料的燃烧,化工中间物质的生产以及汽车尾气的无节制排放,全球废气排放量逐年增加,约占总人为排放量的90%,给人类以及动植物带来很大危害。此外,废气还导致酸雨,酸雾以及光化学烟雾等环境污染。废气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见光响应的四氧化三钴十二面体/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废气处理方面的应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可见光响应的四氧化三钴十二面体/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尿素为前驱体,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四氧化三钴十二面体/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处理废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以尿素为前驱体,经过两次煅烧,得到氮化碳纳米片;/n(2)将氮化碳纳米片分散于甲醇中,依次加入六水合硝酸钴、2-甲基咪唑,反应得到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n(3)将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在空气氛围下低温煅烧,得到四氧化三钴十二面体/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n(4)将含有废气的气体流过四氧化三钴十二面体/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在光照下,实现废气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四氧化三钴十二面体/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处理废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尿素为前驱体,经过两次煅烧,得到氮化碳纳米片;
(2)将氮化碳纳米片分散于甲醇中,依次加入六水合硝酸钴、2-甲基咪唑,反应得到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
(3)将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在空气氛围下低温煅烧,得到四氧化三钴十二面体/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
(4)将含有废气的气体流过四氧化三钴十二面体/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在光照下,实现废气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四氧化三钴十二面体/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处理废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第一次煅烧在空气中进行,煅烧时升温速率为2.5℃/min,煅烧的时间为4h,煅烧的温度为550℃;第二次煅烧在空气中进行,煅烧时升温速率为5℃/min,煅烧的时间为2h,煅烧的温度为5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四氧化三钴十二面体/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处理废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氮化碳纳米片、六水合硝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建美陈冬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