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汗透气内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38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吸汗透气内裤,属于内裤技术领域,包括裤腰和裤身,裤腰与裤身相连接,裤腰包括第一腰环和第二腰环,第一腰环和第二腰环位于同一轴心上,且第二腰环位于第一腰环内,第一腰环与裤身固定连接,且第二腰环与腰部相贴合,第一腰环和第二腰环之间且沿着腰部周向环形设置有若干个支撑件,支撑件沿着身体高度方向设置,且第一腰环和第二腰环之间形成若干个使气体流动的透气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吸汗透气内裤,利用透气通道加快内裤内与外部的气体交换,提高内裤的透气性,降低裆部处的温度,提高使用者的穿着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汗透气内裤
本技术涉及内裤
,具体为一种吸汗透气内裤。
技术介绍
内裤,一般指贴身的下身内衣,分男装与女装两种,而且根据性别不同,款式也越来越多花样了,穿内裤各国各地出现的时间不一,内裤并不是古已有之的,汉代以前,女人下体无衣,到了汉朝才穿上开裆裤,直至现代,内裤款式和面料上已经有很多种了现有的内裤结构单一,在进行运动时,身体的体温会上升,这样使得分泌的汗液会增加,使得裆部会长时间处于湿热的状态,从而降低使用者的穿着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吸汗透气内裤,利用透气通道加快内裤内与外部的气体交换,提高内裤的透气性,降低裆部处的温度,提高使用者的穿着舒适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汗透气内裤,包括裤腰和裤身,裤腰与裤身相连接,所述裤腰包括第一腰环和第二腰环,所述第一腰环和第二腰环位于同一轴心上,且所述第二腰环位于第一腰环内,所述第一腰环与裤身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腰环与腰部相贴合,所述第一腰环和第二腰环之间且沿着腰部周向环形设置有若干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沿着身体高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腰环和第二腰环之间形成若干个使气体流动的透气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会增大第一腰环和第二腰环之间的间隙,使得内裤内的气体会通过透气通道与外部进行气体交换,增加内裤的透气效果,从而降低内裤内部的温度,避免裆部出现积热的现象,提高使用者穿着时的舒适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腰环和第二腰环之间且靠近裤身的一侧设置有透气网,所述第一腰环和第二腰环之间且对应若干个透气通道的位置设置有除臭件,所述除臭件与透气网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透气通道的气体会经过除臭件,利用除臭件可以减少内裤内因为汗味产生的异味,减少异味的散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腰环和第二腰环均由天丝纤维和亚麻纤维罗纹编织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天丝纤维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较强,可以将皮肤表面的汗水吸收,保持皮肤干爽,再将湿气扩散出去,且天丝纤维具有亲近皮肤的效果,会使得穿着内裤时皮肤感觉舒适,而亚麻层的透气性佳,且不会阻拦湿气扩散,极大地增强了内裤的透气效果,使得人体穿上内裤感觉更加轻松干爽舒适,采用罗纹编织的方式使得第一腰环和第二腰环均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对除臭件产生一定的压力,减少除臭件在透气通道的滑动,增加除臭件与透气通道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臭件包括无纺布外套和活性炭,所述活性炭填充在无纺布外套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无纺布外包套裹活性炭,使得活性炭不会泄漏,同时由于无纺布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使得无纺布外套不会影响活性炭抑菌透气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件由硅胶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支撑件具有一定的形变程度,可以减少支撑件对腰部所产生的压力,提高使用者穿着内裤时的舒适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裤身上靠近裆部的位置设置有透气区,所述透气区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可以缓解裆部处的积热,提高内裤的透气性,降低裆部处的温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裤身靠近裤腿开口的位置环形设置有若干个吸汗带,所述吸汗带沿着身体高度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汗带可以增加腿部与裤身裤腿处的间隙,使得气体能通过裤身裤腿口进入内裤内,进一步提高内裤的透气性,且吸汗带可以吸收腿部上的汗水,从而减少内裤内产生的异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裤身由莱赛尔纤维和竹纤维经纬编织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莱塞尔纤维和竹纤维具有不错的透气性和吸湿性,这样能提高使用者的穿着舒适性,且竹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抑菌以及防臭的作用,能提高使用穿着的卫生安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支撑件和吸汗带可以分别增加第一腰环和第二腰环之间与裤身裤腿口与大腿之间的间隙,从而增加内裤的透气性,降低内裤内的温度,避免裆部处积热,提高使用者穿着时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吸汗透气内裤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裤腰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裤腰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裤身裤腿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除臭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裤腰;2、裤身;3、第一腰环;4、第二腰环;5、支撑件;6、透气通道;7、吸汗带;8、透气区;9、透气孔;10、透气网;11、除臭件;12、无纺布外套;13、活性炭。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吸汗透气内裤,如图1、图2、图3以及图5所示,包括裤腰1和裤身2,裤腰1与裤身2相连接,其中裤腰1包括第一腰环3和第二腰环4,第一腰环3和第二腰环4位于同一轴心上,且第二腰环4位于第一腰环3内,其中第一腰环3与裤身2固定连接,且第二腰环4与腰部相贴合,第一腰环3和第二腰环4之间且沿着腰部周向环形设置有若干个支撑件5,支撑件5沿着身体高度方向设置,这样使得第一腰环3和第二腰环4之间形成若干个使气体流动的透气通道6,支撑件5会增大第一腰环3和第二腰环4之间的间隙,使得内裤内的气体会通过透气通道6与外部进行气体交换,且支撑件5由硅胶构成,这样使得支撑件5具有一定的形变程度,可以减少支撑件5对腰部所产生的压力,提高使用者穿着内裤时的舒适性,其中裤身2靠近裤腿开口的位置环形设置有若干个吸汗带7,吸汗带7沿着身体高度方向设置,吸汗带7可以增加腿部与裤身2裤腿处的间隙,使得气体能通过裤身2裤腿口进入内裤内,进一步提高内裤的透气性,且吸汗带7可以吸收腿部上的汗水,从而减少内裤内产生的异味,利用支撑件5和吸汗带7可以分别增加第一腰环3和第二腰环4之间与裤身2裤腿口与大腿之间的间隙,从而增加内裤的透气性,降低内裤的温度,避免裆部处积热,提高使用者穿着时的舒适性,其中裤身2上靠近裆部的位置设置有透气区8,透气区8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9,透气孔9可以缓解裆部处的积热,提高内裤的透气性,降低裆部处的温度。如图1、图2、图3、图4、图5以及图6所示,第一腰环3和第二腰环4之间且靠近裤身2的一侧设置有透气网10,透气网10、第一腰环3以及第二腰环4之间会形成一个放置物品的槽体,且第一腰环3和第二腰环4之间且对应若干个透气通道6的位置设置有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汗透气内裤,包括裤腰(1)和裤身(2),裤腰(1)与裤身(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裤腰(1)包括第一腰环(3)和第二腰环(4),所述第一腰环(3)和第二腰环(4)位于同一轴心上,且所述第二腰环(4)位于第一腰环(3)内,所述第一腰环(3)与裤身(2)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腰环(4)与腰部相贴合,所述第一腰环(3)和第二腰环(4)之间且沿着腰部周向环形设置有若干个支撑件(5),所述支撑件(5)沿着身体高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腰环(3)和第二腰环(4)之间形成若干个使气体流动的透气通道(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汗透气内裤,包括裤腰(1)和裤身(2),裤腰(1)与裤身(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裤腰(1)包括第一腰环(3)和第二腰环(4),所述第一腰环(3)和第二腰环(4)位于同一轴心上,且所述第二腰环(4)位于第一腰环(3)内,所述第一腰环(3)与裤身(2)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腰环(4)与腰部相贴合,所述第一腰环(3)和第二腰环(4)之间且沿着腰部周向环形设置有若干个支撑件(5),所述支撑件(5)沿着身体高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腰环(3)和第二腰环(4)之间形成若干个使气体流动的透气通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汗透气内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腰环(3)和第二腰环(4)之间且靠近裤身(2)的一侧设置有透气网(10),所述第一腰环(3)和第二腰环(4)之间且对应若干个透气通道(6)的位置设置有除臭件(11),所述除臭件(11)与透气网(10)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家豪蔡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百佳福建内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