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远云专利>正文

鼎立世界码及其改进兼容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369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鼎立世界码,内含字词的音码科学简拼、形码配件双笔和全角字符码。三种码共用英美键盘的35个下档字母字符码元,互不产生重码,随意输入而不用切换,实现了音码形码相互取长补短,实现了中文书面语的键盘全功能输入,各码键的功能可参看附图。音码音节1-3码,单字的平均输入码长约1.84,码短输入速度快学习记忆量也很小,方言适应能力很强,特别适合于西南和长江流域的北方方言者使用,但又不影响标准普通话者输入。形码,不记构件(字根),只记五个笔型数字码和十个字型码,输入时打入一个字型码和按规则选打零到四个双笔码,规则简单易学好记,它的重码率低输入速度很快,特别适合于输入不常见和冷僻字词。(*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文的编码,由汉字及词语的音码与形码和全角码有机地组合而成。用普通英美键盘,当然更好是用其改进兼容键盘,对电子计算机等进行中文输入;也可用于字典词典等,对汉字及其词语进行排序和检索;也可用于用汉字及其词语命名的事物进行排序和检索。汉字及其词语的输入法已不下千种,而键盘编码输入仍是主流。键盘输入法有三种类型,音码、形码及音形混合码。音码有易学、创意输入和听读输入时不打断思维、会读不会写的字和词语也可输入、好的音码输入码短输入速度也快等优点,但也有受方言限制和不会读的字词不能输入的缺点。形码一般重码率低,录入时很少使用数字选择键,因此录入速度快。另外,形码虽然有不受方言限制的优点,但不能输入会读而不会写的字和词语。而音形混合码,不但不能收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反而常常两者之短相兼,而两者之长又不能充分发挥。传统的键盘输入法,音码、形码或音形混合码,各自自成体系相互需要切换进入,不能互相取长补短。现在的键盘输入法也有几百上千种,然而就装入计算机以供使用的而论,不过十多种,而大家津津称道的不过五六种,其中包括全拼、简拼、双拼、自然码等普通话拼音输入法。用汉语拼音方案输入,如全拼输入法,对于标准普通话者而且又有一定的拼音基础的,可以说是一种不用学习的输入法,但其输入码长,输入速度慢。传统的简化拼音输入法,如简拼、双拼、自然码等,单纯进行复韵母和双码声母的单键化,即用一个码键代替双字母的声母或复韵母,虽然达到了缩短输入码提高输入速度的目的,但新定义的码键多,有十几个或三十多个,而且一个键常常具有两三重意义,因此学习使用者的记忆量大而且又是机械记忆。这些简化拼音输入法,仍然没有解决受方言限制问题,即对于方言者和普通话不标准者,为了分清一些声母和韵母常感非常困惑,造成很大的输入障碍。音码还由于重码多输入时常需在十几个或几十个同音字词中确定选择键,很影响输入速度,这是那些专业录入人员很不喜欢的。这些便是音码不太受欢迎的三大原因。有鉴于这些原因,对于绝大多数的键盘输入法的使用者,拼音输入法都只在用形码无法输入时才使用一下。传统形码,多为构件拼合码,常有上百个构件(也有的叫字根、部件等等),多者可达两三百,如五笔字型、表形码等,而且不少构件很不符合传统的识字教学规范。这么多的构件记住了还不行,还得理解掌握若干条界定不清的规则,因此学习困难使用时又难以把握,只好靠艰苦的强化训练来解决,这便是如今“电脑培训班”多如牛毛的原因。由此键盘输入法的学习使用者,常感叹道“速度快好用的实在难学,而易学的又实在难用。”在电脑已经成为“家用电器”进入寻常人家的今天,汉字及其词语的输入已经不是少数专业计算机或录入人员的事,因此对输入法不只是要求输入速度快,更重要的是易学好用,当然速度快也得兼顾。本编码中的音码是普通话的简化拼音码,与传统简化拼音码单纯使用单键化不同,它主要根据汉语语音的内在规律对拼音方案进行改造和简化,并配合适量的复韵母单键化。既达到了使记忆量更小和音节码更短,同时还提高了对方言的适应能力。因此,比传统的简化拼音码更易学好用也更快。本编码中的形码不是一般的构件拼合码,而是一种具有汉字结构形态特征的双笔形码。它用二分法分得配件回避了对汉字构件的记忆,用双笔数字码区位定位法回避了复杂的码和键的对应关系,二分法规则简单界定确切容易把握,记忆量小容易学习使用,重码率也很低,输入时基本上不使用数字选择键,因而输入速度也很快。本编码以音码为核心,配以全角标点符号码,然后引接入形码和全角码,三部分编码分流而共存于一体(各占部分编码空间互不产生重码),使用时随意输入而不用切换,因此本编码不仅达到了使音码形码相互取长补短的目的,而且实现了中文书面语音码、形码、全角码全功能的键盘输入。故这个《鼎立世界》中的三种码的有机组合能使输入码更好用和更有利于提高输入速度。下面分别说明三部分码的编码方法,再说明《鼎立世界》的组织。汉语拼音方案(可简称为国标拼音,参考《新华字典》附录),产生于五十年代前期,当时的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水平很低,不存在汉字及其词语输入问题,或输入只是少数计算机专家的事。该方案只考虑了为汉字标准注音并过度到用“拼音文字”替代汉字,没有照顾到汉字及词语的编码输入问题。按二十六个字母,最长音节六码计算,可以产生约三百一十兆不同的编码。这么大的编码空间,只为了四百多个音节编码,可见此方案必有大量的冗余成分可以缩减简化,或有大量的空码可以利用。另外北方方言的长江流域地区,即西南官话分区和下江官话分区,是南北焦汇之地,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根据汉语学家们的研究,这些地方的北方方言共同有的语音现象,是一些听觉相近的声母韵母不加区分。其他的南方方言,甚至北方方言区的其他一些地方,在不同的程度上也有类似的现象,参看〔翟时雨《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5月;张志公《现代汉语》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7月〕。由此看来该方案把北京的方音定成普通话的标准音,本身就没有照顾到汉语各方言的这一语音现实,也更没有照顾到汉语各方言语音的共司发展的趋势。根据汉语学家们的研究,汉语语音的发展,不管从声母、韵母或声调看,时至今日都有了很大的简化。既然如此从现在起,以后有更进一步的简化也不是不可能的。因为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高度发展,特别是在现代传媒的条件之下,人们之间用语言交流会更加频繁,范围也会更加广阔,由此可知方言的近音性合并简化恐怕也是一种客观的趋势。有鉴于这些原因,本拼音码,着眼于改造汉语拼音方案,提出了近音合并、近音缩减及合理缩减三项技术,下面逐一进行解释(一)近音合并是在听觉上读音相近而在不少的方言区又不加区分的一些声母和韵母的合并。这虽然会造成有关音节重码即同音字成倍地增加,但音码重码本来就很多,输入时在几十个与一百来个中进行选择其难度实际上是差不多的,而方言者输入时的语音障碍才是影响输入的真正的主要矛盾。这样做,在保证标准普通话者顺利输入的条件下,在无须使用方言容错码的条件下,缩短简化音码的同时又扩大了方言适应能力,这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二)近音缩减是从复韵母或音节中缩减一些字母而又能在听觉上维持相近的读音或能产生与英文字母或国际音标相似的读音,同时还要求不增加或极少增加重码。(三)合理缩减是在复韵母或音节中缩减一些字母而又不增加或极少增加重码。本专利技术把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使用近音合并、近音缩减和合理缩减并配合适量的复韵母单键化所得到的汉字及其词语的普通话拼音编码,叫做普通话汉字及其词语的科学简化拼音编码,简称科学简拼码。下面首先说明科学简拼初级码的I型码,简称初级I型码(CJI)的编码,只说明相对于国标变化了的声母和韵母,因为汉字的编码即为其读音的音节码,也就是声母和韵母的拼音。(1)近音合并翘舌声母到平舌声母即ch合并到c、sh合并到s和zh合并到z;鼻音声母n合并到边音声母l;定义字符/为韵母ü。为了简单,分别用表达式表示之C(c,ch) S(s,sh) Z(z,zh) L(l,n)/(ü)表达式中,()外为码键或码键串,()中为其可以输入的国标声母、韵母或音节,每一项用西文逗号隔开。后面出现类似的表达式不再作说明。(2)汉语拼音方案中字母y只用于拼外来语、少数民族语和方言,字母w是u的零声母,y是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文编码,最长码6码,用英美键盘的35个下档字母字符作码元,余下的两个下档字母字符及十个数字键供作重码选择之用,其特征:音码、形码及全角码共存于一体而各占部分编码空间,使用时不用切换,而相互间不产生重码;其中音码主要根据语音内在规律对汉语拼音方案进行改造简化并配合适量的复韵母单键化,声母和韵母码是完全分离的,并使各声母韵母码在近音意义上只有一个意义,首码为i、u、ü的韵母各有一个零声母,其他韵母有一个共同的隔音符;用音码的单码韵母做引接码,引接入全角码(其中全角标点符号直接用相应的西文字符做编码)和某种形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云
申请(专利权)人:陈远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