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的人工呼吸抢救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的人工呼吸抢救设备。
技术介绍
在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状态、久坐上班族、身心压力大等问题造成当今人群受到很大的健康困扰,在公共场合时有发生有人员晕厥倒地的现象,有部分被使用人工呼吸法及时抢救回来,但依然有部分人员很难得到有效的抢救,这些很难得到抢救的人员很大一部分都是未及时和快速的受到人工呼吸法抢救,导致生命逝去;而当今社会,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人群未受到人工呼吸法的系统学习,且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有很多无效的动作耽误了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即在人工呼吸的过程中需要寻找支撑物垫住患者脖颈,需要口对口人工呼吸等,而这些都因为周围人员的救援专业性不高导致费时,且采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会使进入患者体内的气体含氧量低。因此,提出一种智能化的人工呼吸抢救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的人工呼吸抢救设备,通过送气装置、控流装置、压气装置、供氧装置、中继装置、调节装置、产气装置和触发装置的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的人工呼吸抢救设备,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上设有送气装置(6)、控流装置(7)、压气装置(8)、供氧装置(9)、中继装置(10)、调节装置(11)、产气装置(12)和触发装置(13);/n所述安装架(1)为中空结构,所述安装架(1)为一侧弧形的结构,且所述安装架(1)远离弧形结构处一侧为开有口的结构,所述安装架(1)内一侧设有能源与控制组(1001),所述安装架(1)两侧均连接有安装框(2),所述安装框(2)为朝向所述安装架(1)弧形结构处均开有口的结构,所述安装框(2)和所述安装架(1)均为红色醒目色,所述安装框(2)与所述安装架(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的人工呼吸抢救设备,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上设有送气装置(6)、控流装置(7)、压气装置(8)、供氧装置(9)、中继装置(10)、调节装置(11)、产气装置(12)和触发装置(13);
所述安装架(1)为中空结构,所述安装架(1)为一侧弧形的结构,且所述安装架(1)远离弧形结构处一侧为开有口的结构,所述安装架(1)内一侧设有能源与控制组(1001),所述安装架(1)两侧均连接有安装框(2),所述安装框(2)为朝向所述安装架(1)弧形结构处均开有口的结构,所述安装框(2)和所述安装架(1)均为红色醒目色,所述安装框(2)与所述安装架(1)共同构成红十字形,所述安装框(2)内均固定连接有延长杆(201),所述延长杆(201)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202),所述安装框(2)上远离所述安装架(1)弧形结构一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壁挂架(3),所述安装架(1)的弧形结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气囊垫(4),所述气囊垫(4)上固定连接有导气管(5);
所述安装框(2)内均设有送气装置(6),所述送气装置(6)通过所述定位杆(202)进行导向固定,两组所述送气装置(6)分别用于对患者的口部和鼻部进行送气;
所述安装框(2)内均设有控流装置(7),所述控流装置(7)与所述导气管(5)连接,所述控流装置(7)与所述送气装置(6)配合,所述控流装置(7)用于控制送入患者口部或鼻部的气体流向;
所述安装架(1)上的弧形结构同侧位置处设有压气装置(8),所述压气装置(8)位于远离所述安装架(1)上弧形结构的位置,所述压气装置(8)与所述控流装置(7)连接,所述压气装置(8)受所述送气装置(6)控制,所述压气装置(8)用于准备送入患者口部或鼻部的气体;
所述安装架(1)内近所述压气装置(8)一侧位置处设有供氧装置(9),所述供氧装置(9)与所述压气装置(8)连接,所述供氧装置(9)用于向压气装置(8)内供应氧含量高的气体;
所述安装架(1)内近其弧形结构处设有中继装置(10),所述中继装置(10)与所述导气管(5)连接,所述中继装置(10)用于中继供应入气囊垫(4)内的气体;
所述安装架(1)内与所述中继装置(10)之间设有调节装置(11),所述调节装置(11)用于调节进入所述气囊垫(4)的气体量;
所述安装架(1)的弧形结构处内与所述中继装置(10)之间设有产气装置(12),所述产气装置(12)用于产生供应所述气囊垫(4)内的气体;
所述安装架(1)的弧形结构处内设有触发装置(13),所述触发装置(13)与所述产气装置(12)连接,所述触发装置(13)用于触发产气装置(12)进行工作,所述触发装置(13)控制所述压气装置(8)的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的人工呼吸抢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装置(6)包括握持架(61),所述握持架(61)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框(2)内,所述握持架(61)近所述定位杆(202)一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套(62),所述定位套(62)与所述定位杆(202)配合,所述定位套(62)上均设有第一紧固件(63),所述第一紧固件(63)均伸出所述安装框(2),所述握持架(61)近所述定位杆(202)一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顶块(64),所述顶块(64)与所述定位杆(202)不处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顶块(64)与所述控流装置(7)配合,所述握持架(61)位于所述安装框(2)内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呼吸罩(65),所述呼吸罩(65)分别为鼻部包围型和嘴部包围型,所述呼吸罩(65)上均连接有软管(66),所述软管(66)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控流装置(7)连接,所述握持架(61)上均设有接触开关(67),所述接触开关(67)用于控制所述压气装置(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的人工呼吸抢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装置(7)包括第一移动副(71),所述第一移动副(71)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框(2)内,所述第一移动副(71)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72),所述第一弹性件(72)为直弹簧,所述第一移动副(71)的移动件上均连接有移动架(73),所述移动架(73)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顶块(64)配合,所述移动架(73)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74),所述挡板(74)均为开有口的结构,所述安装框(2)内近所述挡板(74)一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75),所述连接管(75)均与所述压气装置(8)连接,所述连接管(75)的另一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软管(66)连接,所述连接管(75)中部为隔断开孔的结构,且所述连接管(75)的开孔结构与所述挡板(74)的开孔结构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的人工呼吸抢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装置(8)包括压气缸(81),所述压气缸(81)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架(1)上的弧形结构同侧位置处,所述压气缸(81)位于远离所述安装架(1)上弧形结构的位置,所述压气缸(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金梅,顾晓颖,丁嘉敏,朱敏,钱霞,邵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