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性鱼类人工鱼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282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冷水性鱼类人工鱼巢,包括圆环漂浮框架,所述圆环漂浮框架表面环周通过牵引结构连接有复数个外粘附基质形成粘附基质帘,所述圆环漂浮框架的内侧壁通过内置杆连接套环,且套环中活动穿插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处于圆环漂浮框架的中心位置,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有限高板,且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柱状沙筒,且柱状沙筒的上端口沿边开设有槽口向上的滑槽,且滑槽中滑动卡设有两块可活动的弧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人工鱼巢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取材方便,成本低廉。作为圆柱形结构相互连接的人工鱼巢,可以预留出一定的空间以获得充足光照和氧气,并且可使冷水性土著鱼充分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水性鱼类人工鱼巢
本技术属于鱼生态养殖
,具体地说,涉及冷水性鱼类人工鱼巢。
技术介绍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河流水环境的天然状态,河流生境片段化,致使大部分河段的流水水体转变为静水水体,对原本适应流水性环境的土著鱼类影响极大;河岸硬化导致近岸水体底质受到破坏,水生植物急剧减少,致使土著鱼类原本的栖息环境大幅变化,导致土著鱼类自然增值速度变缓,数量急剧减少,河流生境多样性遭到破坏。为维护河流生态平衡以及弥补鱼类资源的再生,我国采取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方式来补充珍惜鱼类的天然种群数量,但是鱼类人工增值流放耗费时间长,精力投入大,且成活率普遍不高,因此,投放人工鱼巢为土著鱼类提供繁殖、栖息的场所来补充鱼类资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现有的人工鱼巢或功能单一或结构复杂,主要是为产黏性卵鱼类提供产卵场所。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冷水性鱼类人工鱼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冷水性鱼类人工鱼巢,包括圆环漂浮框架,所述圆环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冷水性鱼类人工鱼巢,包括圆环漂浮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漂浮框架(1)表面环周通过牵引结构连接有复数个外粘附基质(2)形成粘附基质帘,所述圆环漂浮框架(1)的内侧壁通过内置杆连接套环,且套环中活动穿插有连接杆(3),且连接杆(3)处于圆环漂浮框架(1)的中心位置,所述连接杆(3)的顶端固定有限高板(4),且连接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柱状沙筒(5),且柱状沙筒(5)的上端口沿边开设有槽口向上的滑槽(7),且滑槽(7)中滑动卡设有两块可活动的弧形板(6),且两块弧形板(6)的表面两侧沿竖直边处均开设有相互对称的复数个圆孔(8),相对圆孔(8)之间系有水平绷直于内侧的系绳,所述系绳上系...

【技术特征摘要】
1.冷水性鱼类人工鱼巢,包括圆环漂浮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漂浮框架(1)表面环周通过牵引结构连接有复数个外粘附基质(2)形成粘附基质帘,所述圆环漂浮框架(1)的内侧壁通过内置杆连接套环,且套环中活动穿插有连接杆(3),且连接杆(3)处于圆环漂浮框架(1)的中心位置,所述连接杆(3)的顶端固定有限高板(4),且连接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柱状沙筒(5),且柱状沙筒(5)的上端口沿边开设有槽口向上的滑槽(7),且滑槽(7)中滑动卡设有两块可活动的弧形板(6),且两块弧形板(6)的表面两侧沿竖直边处均开设有相互对称的复数个圆孔(8),相对圆孔(8)之间系有水平绷直于内侧的系绳,所述系绳上系有复数个内粘附基质(9)。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景春权全莫淑红吴博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