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523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灌溉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包括机架;过滤器组件设于机架上,过滤器组件开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抽水组件包括框架和滤网,滤网铺设于框架上并形成容纳空间,入水口与容纳空间连通,滤网设于框架上,用于过滤井水或河水;溶肥罐设于机架上,用于将颗粒肥料进行初步溶解;融合罐设于机架上,且分别与溶肥罐和出水口连通,融合罐还连通灌溉管;动力组件设于机架上,用于提供水循环的动力。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泥沙过滤不当导致的施肥效果差和灌溉设备出现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灌溉设备
,具体的,涉及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水肥一体化技术,指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当前的灌溉设备中,通常采取井水或者河水等天然水源对肥液进行调配,以便实现更好的施肥效果,但是天然水源中含有大量的泥沙,如果对泥沙的过滤不当,不但会影响施肥效果,还会对灌溉设备产生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泥沙过滤不当导致的施肥效果差和灌溉设备出现堵塞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包括:机架;过滤器组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过滤器组件开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抽水组件,包括框架和滤网,所述滤网铺设于所述框架上并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滤网设于所述框架上,用于过滤井水或河水;溶肥罐,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将颗粒肥料进行溶解;融合罐,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溶肥罐和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融合罐还连通灌溉管;以及动力组件,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提供水循环的动力。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器组件包括:第一过滤器,设于所述机架上,且借助第一管路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入水口为所述第一管路的端口;和第二过滤器,设于所述机架上,且借助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过滤器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器还借助第三管路与所述融合罐连通,所述出水口为所述第三管路的端口。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框架包括:安装板,为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管路穿过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并探入所述容纳空间内;连接杆,为多个且均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和支撑环,套设于多个所述连接杆的外部,用于箍住多个所述连接杆,所述安装板、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支撑环形成所述容纳空间。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环具有凸起,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凸起设置,所述凸起与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反冲洗管和反冲洗阀门,所述反冲洗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反冲洗阀门设于所述反冲洗管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抽水组件还包括逆流阀,所述逆流阀设于所述第一管路上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融合罐包括:通水管,与所述第三管路连通;混合管,与所述通水管连通;和出流管,分别与所述混合管和所述灌溉管连通。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管为两个且呈对称设置。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包括:主体架,所述过滤器组件、所述抽水组件、所述溶肥罐、所述融合罐和所述动力组件均设于所述主体架上;滚轮,设于所述主体架的底部;和牵引杆,一端设于所述主体架上,另一端用于连接行走机械。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设于所述机架上;和水泵,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水泵,所述水泵用于给所述过滤器组件提供动力。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过滤器组件设置在机架上,能对抽取的井水或河水等天然水源进行过滤,过滤掉灌溉水中的泥沙,抽水组件与过滤器组件连接,抽水组件包括框架和滤网,框架尼日不形成开放的容纳空间,即容纳空间可以与框架外部空间连通,过滤组件中的入水口与容纳空间连通,滤网贴附在框架上,能对灌溉水再进入到过滤器组件之前进行初步的过滤,防止大颗粒的泥沙堵塞过滤器组件,降低了过滤器组件的过滤效果;溶肥罐设置在机架上,溶肥罐内储存水,颗粒状的肥料先加入到溶肥罐内进行溶解,形成肥液,这样的肥液中肥料的浓度较高,融合罐设置在机架上,并且分别与溶肥罐和过滤组件的出水口连通,肥液从溶肥罐内进入到融合罐内,灌溉水经过过滤组件进入到融合罐内,两种液体进行混合,实现对肥液和灌溉水的混合,保证在灌溉农作物的同时还能进行施肥,动力组件设置在机架上,能给水的灌溉和肥液与水的融合提供动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等轴测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过滤器组件;3、框架;4、滤网;5、溶肥罐;6、融合罐;7、第一管路;8、第二管路;9、第三管路;10、反冲洗管;11、反冲洗阀门;12、逆流阀;13、灌溉管;14、压力表;15、电机;16、水泵;101、主体架;102、滚轮;103、牵引杆;201、第一过滤器;202、第二过滤器;301、安装板;302、连接杆;303、支撑环;601、通水管;602、混合管;603、出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包括:机架1;过滤器组件2,设于机架1上,过滤器组件2开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抽水组件,包括框架3和滤网4,滤网4铺设于框架3上并形成容纳空间,入水口与容纳空间连通,滤网4设于框架3上,用于过滤井水或河水;溶肥罐5,设于机架1上,用于将颗粒肥料进行溶解;融合罐6,设于机架1上,且分别与溶肥罐5和出水口连通,融合罐6还连通灌溉管13;以及动力组件,设于机架1上,用于提供水循环的动力。本实施例中,过滤器组件2设置在机架1上,能对抽取的井水或河水等天然水源进行过滤,过滤掉灌溉水中的泥沙,抽水组件与过滤器组件2连接,抽水组件包括框架3和滤网4,框架3尼日不形成开放的容纳空间,即容纳空间可以与框架3外部空间连通,过滤组件中的入水口与容纳空间连通,滤网4贴附在框架3上,能对灌溉水再进入到过滤器组件2之前进行初步的过滤,防止大颗粒的泥沙堵塞过滤器组件2,降低了过滤器组件2的过滤效果;溶肥罐5设置在机架1上,溶肥罐5内储存水,颗粒状的肥料先加入到溶肥罐5内进行溶解,形成肥液,这样的肥液中肥料的浓度较高,融合罐6设置在机架1上,并且分别与溶肥罐5和过滤组件的出水口连通,肥液从溶肥罐5内进入到融合罐6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1);/n过滤器组件(2),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过滤器组件(2)开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n抽水组件,包括框架(3)和滤网(4),所述滤网(4)铺设于所述框架(3)上并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滤网(4)设于所述框架(3)上,用于过滤井水或河水;/n溶肥罐(5),设于所述机架(1)上,用于将颗粒肥料进行溶解;/n融合罐(6),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与所述溶肥罐(5)和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融合罐(6)还连通灌溉管(13);以及/n动力组件,设于所述机架(1)上,用于提供水循环的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
过滤器组件(2),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过滤器组件(2)开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
抽水组件,包括框架(3)和滤网(4),所述滤网(4)铺设于所述框架(3)上并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滤网(4)设于所述框架(3)上,用于过滤井水或河水;
溶肥罐(5),设于所述机架(1)上,用于将颗粒肥料进行溶解;
融合罐(6),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与所述溶肥罐(5)和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融合罐(6)还连通灌溉管(13);以及
动力组件,设于所述机架(1)上,用于提供水循环的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组件(2)包括:
第一过滤器(201),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借助第一管路(7)与所述框架(3)连接,所述入水口为所述第一管路(7)的端口;和
第二过滤器(202),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借助第二管路(8)与所述第一过滤器(201)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器(202)还借助第三管路(9)与所述融合罐(6)连通,所述出水口为所述第三管路(9)的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包括:
安装板(301),为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管路(7)穿过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301)并探入所述容纳空间内;
连接杆(302),为多个且均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301)之间;和
支撑环(303),套设于多个所述连接杆(302)的外部,用于箍住多个所述连接杆(302),所述安装板(301)、所述连接杆(302)和所述支撑环(303)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大波耿军张普扬吴伟张永勇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大博金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