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气管单向活瓣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229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单向活瓣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支气管单向活瓣支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单向活瓣支架在工作中,其自身性能有限,容易变形而不易恢复原状,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支架本体、单向导通阀和覆膜,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的大端支架段、过渡支架段和小端支架段,所述大端支架段和小端支架段的形状均呈圆柱形,所述过渡支架段的形状呈锥形。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过渡支架段将大端支架段和小端支架段连接起来,使用时过渡段可以有效的避免整个支架本体构成刚性连接、变形后不易恢复原状,从而可以有效的缓冲、平衡大端支架段、小端支架段和整个覆膜受到的力,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该单向活瓣支架的自身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气管单向活瓣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单向活瓣支架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支气管单向活瓣支架。
技术介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通常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主要表现为不可逆的慢性气道阻塞和肺过度充气,病理肺实质表现为肺气肿,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每年受COPD困扰的患者多达6亿,我国部分地区人群调查,COPD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据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COPD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第5位,死亡原因第3位,临床内科规范治疗以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以减轻气道阻塞和肺过度充气,重者可进行家庭氧疗、康复训练和机械通气,虽然多数患者经过戒烟和规范治疗后,喘憋症状有所改善,但是因为肺气肿的不可逆性,终末期肺气肿患者呼吸困难仍然不能改善,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0世纪90年代国外将外科肺减容术(lungvolumereductionsurgery,LVRS)引入到COPD治疗中,通过切除严重肺气肿的叶段,减小肺容积,可改善膈肌和胸廓外形,缩短呼吸肌长度,加强剩余肺组织的弹性,改善肺功能,美国的NETT研究表明,对于活动耐力差、以上叶病变为主不均质肺气肿LVRS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和运动能力,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次数,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是这些患者肺功能差,术后90天手术相关死亡率为3%~19%,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9%,加之手术创伤大、费用昂贵,多数患者难以接受,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几年,一些学者正在尝试利用微创技术手段,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经气管镜肺减容的方法在靶区放置单向活瓣支架,这种装置允许气体和分泌物自靶区排出,阻止气体进入靶区肺内;现有技术中的单向活瓣支架包括镍钛记忆合金单丝编织成网格状圆筒和形成一体的聚氨酯覆膜,网格状圆筒内设有单向导通阀,该支架一端开放,另一端的覆膜延伸形成密闭的圆椎体形状的盲端,在圆椎体的轴向上设置有三条切开的痕迹,形成单向活瓣瓣膜即单向导通阀,它只允许气体和分泌物从支架内排出,而不允许支架内的气体流出。但是,现有技术中单向活瓣支架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单向活瓣瓣膜在工作中,会反复的打开以及闭合,单向活瓣瓣膜在打开和闭合时会给网格状圆筒和聚氨酯覆膜一个作用力,由于网格状圆筒是一个整体,因此网格状圆筒自身是刚性连接,其本身发生一定的形变而不容易恢复到原状,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性能会逐渐下降,并影响单向活瓣瓣膜的闭合,这就会影响其单向导通效果,无法实现只允许气体和分泌物从支架内排出,而不允许支架内的气体流出,最终影响到单向活瓣支架的整体使用寿命。此时,单向活瓣支架的作用会大大减弱,若继续使用,其治疗效果无法保障,若重新手术放入新的单向活瓣支架进行手术更换,则手术的进行本身也会存在风险,其次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再次会使患者再次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因此,提高单向活瓣支架的使用寿命,已经成为了目前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气管单向活瓣支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单向活瓣支架在工作中,其自身性能有限,容易变形而不易恢复原状,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过渡支架段将大端支架段和小端支架段连接起来,使用时过渡段可以有效的避免整个支架本体构成刚性连接、变形后不易恢复原状,从而可以有效的缓冲、平衡大端支架段、小端支架段和整个覆膜受到的力,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该单向活瓣支架的自身性能和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气管单向活瓣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内设有单向导通阀,所述单向导通阀通过铺设在支架本体内壁上的覆膜与支架本体连接,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的大端支架段、过渡支架段和小端支架段,所述大端支架段和小端支架段的形状均呈圆柱形,所述过渡支架段的形状呈锥形。单向导通阀的优选结构为:所述单向导通阀包括位于小端支架段内的两片活瓣瓣膜,所述活瓣瓣膜的一端通过覆膜与小端支架段的内壁连接,另一端向远离过渡支架段的中心处延伸,两片所述活瓣瓣膜共同围成一个鸭嘴状的阀口,且单向导通阀仅可从大端支架段向小端支架段的方向导通。覆膜的优选结构为:所述覆膜包括从下到上依次无缝连接的大端膜、过渡膜和小端膜,所述大端膜铺设在大端支架段内壁的下部,所述过渡膜铺设在大端支架段内壁的上部和过渡支架段的内壁上,所述小端膜铺设在小端支架段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大端膜的下部开有鱼纹缺口,所述鱼纹缺口的走向与大端支架段的走向一致。优选的,所述小端膜的上部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安装孔。优选的,所述过渡膜包括相互成型为一体的基准膜和外加强膜,所述基准膜与大端支架段的上端连接,所述外加强膜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外加强膜均匀的与基准膜的一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基准膜的内壁上还一体成型有多个均匀分布且内凹的内加强膜,所述内加强膜和外加强膜均呈三角形。优选的,所述过渡支架段包括多根过渡条,多根所述过渡条均匀的连接在大端支架段和小端支架段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过渡支架段将大端支架段和小端支架段连接起来,使用时过渡段可以有效的避免整个支架本体构成刚性连接、变形后不易恢复原状,从而可以有效的缓冲、平衡大端支架段、小端支架段和整个覆膜受到的力,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该单向活瓣支架的自身性能和使用寿命,因为可以提高该单向活瓣支架的使用寿命,所以同时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更换带来的风险,避免患者再次承受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2)本专利技术中两片活瓣瓣膜共同形成鸭嘴状的阀口,有利于活瓣瓣膜通过其本身的弹性性能收紧,具体表现为在径向收缩力的作用下收紧,从而有利于提高单向导通阀的使用寿命。(3)本专利技术覆膜包括从下到上依次无缝连接的大端膜、过渡膜和小端膜,覆膜的形状与支架本体的形状大体一致,这样更加有利于覆膜贴合在支架本体的内壁上,从而有利于覆膜的受力更加均匀,进而可以提高覆膜的使用寿命。(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外加强膜和内加强膜,且内加强膜和外加强膜均呈三角形具有,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具有较强的加强作用,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增加覆膜的稳定性,使支架本体和覆膜均更加不容易变形,从而可以进一步的增加该单向活瓣支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支架本体的立体结构简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简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A处的剖视结构简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单向导通阀的立体结构简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覆膜的立体结构简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大端膜的立体结构简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过渡膜的正面立体结构简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过渡膜的仰视立体结构简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小端膜的正面立体结构简图;附图标记:1支架本体,11大端支架段,12过渡支架段,13小端支架段,2覆膜,21大端膜,211鱼纹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气管单向活瓣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内设有单向导通阀(3),所述单向导通阀(3)通过铺设在支架本体(1)内壁上的覆膜(2)与支架本体(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的大端支架段(11)、过渡支架段(12)和小端支架段(13),所述大端支架段(11)和小端支架段(13)的形状均呈圆柱形,所述过渡支架段(12)的形状呈锥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气管单向活瓣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内设有单向导通阀(3),所述单向导通阀(3)通过铺设在支架本体(1)内壁上的覆膜(2)与支架本体(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的大端支架段(11)、过渡支架段(12)和小端支架段(13),所述大端支架段(11)和小端支架段(13)的形状均呈圆柱形,所述过渡支架段(12)的形状呈锥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气管单向活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通阀(3)包括位于小端支架段(13)内的两片活瓣瓣膜(31),所述活瓣瓣膜(31)的一端通过覆膜(2)与小端支架段(13)的内壁连接,另一端向远离过渡支架段(12)的中心处延伸,两片所述活瓣瓣膜(31)共同围成一个鸭嘴状的阀口(311),且单向导通阀(3)仅可从大端支架段(11)向小端支架段(13)的方向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气管单向活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2)包括从下到上依次无缝连接的大端膜(21)、过渡膜(22)和小端膜(23),所述大端膜(21)铺设在大端支架段(11)内壁的下部,所述过渡膜(22)铺设在大端支架段(11)内壁的上部和过渡支架段(12)的内壁上,所述小端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飞跃王华启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蓝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