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镜微创诊疗的口咽保护及吸氧的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520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镜微创诊疗的口咽保护及吸氧的组合装置,包括咬口、吸氧鼻罩、口咽保护管;咬口的延展部分上设有至少一蘑菇头状的扣件;吸氧鼻罩的凸缘部位设有用于与扣件连接的连接孔;扣件与连接孔可拆分式地连接固定;口咽保护管包括相互连接的柔性圆柱空心管和连接管,连接管上端具有方便内镜进入的锥口,两侧设有把手,把手上具有向外凸起的卡扣,通过按压把手,可使得卡扣插入咬口体两侧内壁分别设制的通孔,实现连接管和咬口的连接;口咽保护管下部具有一气囊,口咽保护管的管壁具有夹层,夹层内设有一气道,气道与气囊连通,气道与外部气源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镜微创诊疗的口咽保护及吸氧的组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镜微创诊疗的口咽保护及吸氧的组合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近年来,消化道疾病、肿瘤发病率逐渐上升,新的治疗技术也层出不穷。内镜不仅用于这些疾病的检查,还用于治疗,内镜诊疗需求因此而不断增加。内镜诊疗已从单纯的息肉摘除、药物注射和取异物,发展到早期癌症的有效根治;而且手术种类涵盖胆、胰、食道、胃和大小肠各个部位,基本扫除手术盲区。胃癌、食道癌、胰腺癌等消化道早期肿瘤不用开腹手术,应用各种先进的内镜微创技术就能诊断并根治。日新月异的消化内镜治疗手段屡屡突破手术禁区,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如无痛胃镜检查,小肠镜检查,放大染色内镜早癌精查,内镜下胃、小肠造口术,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胃镜下止血和异物取出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结扎和硬化剂治疗,消化道狭窄的扩张或内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扩张治疗或POEM手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内镜下肿瘤挖除术(ESE),内镜黏膜下隧道技术(STER),经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黏膜下隧道内镜憩室中隔离断术(STESD),内镜下放射状切开(ERI),双镜治疗等。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胃镜下的微创治疗经自然腔道进入,无需额外在体表皮肤制造切口,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病人心理接受程度与生理承受程度均较高,易于推广。胃镜下的微创治疗尤其适用于上消化道的早癌和黏膜下肿物(平滑肌瘤、2CM以内的间质瘤等)的切除术,治愈率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几乎无差别甚至优于外科手术,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同时不改变消化道管壁的正常生理结构,保留原有功能,更易为患者接受;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提高了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内镜治疗技术可充分体现微创的优越性,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随着不断发展的内镜诊疗技术的开展,医务人员也同时需要面临一些新的问题:1、在进行无痛胃镜诊疗时,病人处于麻醉状态,需要吸氧来提高氧浓度,以保证操作的安全;2、在进行无痛胃镜诊疗时,病人处于麻醉状态或某种特殊的体位下,胃镜插入至食管上段有一定的困难,可能需要反复多次插入,易造成咽喉部黏膜的损伤或血肿形成;3、上消化道尖锐异物在胃镜下取出时,容易造成不可避免的比较明显的黏膜损伤,甚至是消化道穿孔;4、在取出胃镜下切除的病理标本时,通过口咽部容易掉落在口腔里,在没有气管插管麻醉的情况下,增加了取出难度及有落入气管造成窒息的风险;5、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因胃腔内血块及液态潴留物无法快速吸引清理,在胃镜诊疗过程中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并引起误吸造成严重并发症;6、胃腔内的潴留食物或分块取出的胃石从食管内带出时,由于其特殊性状无法用其他手术器械收集,仅靠内镜前端吸引,通过食管入口时容易脱落入口腔,延长了手术时间,并可能造成误吸引起窒息;7、无痛内镜诊疗过程中,出现误吸、呛咳等急需取出口鼻处的面罩和口垫,更换加压面罩或插入鼻咽通气管时,存在诸多障碍,不能做到快捷置换或直接插管;8、现有的吸氧面罩依靠橡皮筋固定在头部,在手术操作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面罩压迫面部皮肤、橡皮筋压迫眼周而造成较深的印痕及结膜充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内镜微创诊疗的口咽保护及吸氧的组合装置,由咬口、吸氧鼻罩、保护管三部分可拆分的安装组成;其中吸氧鼻罩与咬口在使用过程中也可完成随时分离。病人做无痛内镜检查和治疗时,根据具体的诊疗情况,配置不同的装置,如在一般的内镜检查时,配置基本的咬口;在进行无痛内镜诊疗时,采用咬口加吸氧鼻罩,或采用咬口,加吸氧鼻罩,再加口咽保护管的组合装置。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内镜微创诊疗的口咽保护及吸氧的组合装置,包括咬口1、吸氧鼻罩2、口咽保护管3;所述咬口1的延展部分1-3上设有至少一蘑菇头状的扣件1-7;所述吸氧鼻罩2的凸缘部位设有用于与所述扣件1-7连接的连接孔;所述扣件1-7与所述连接孔可拆分式地连接固定;所述口咽保护管3包括相互连接的柔性圆柱空心管3-1和连接管3-5,所述连接管3-5上端具有方便内镜进入的锥口,两侧设有把手3-2,把手上具有向外凸起的卡扣3-3,通过按压所述把手3-2,可使得所述卡扣3-3插入咬口体1-1两侧内壁分别设制的通孔,实现连接管3和咬口1的连接;所述口咽保护管3下部具有一气囊3-4,口咽保护管3的管壁具有夹层,夹层内设有一气道3-6,所述气道3-6与气囊3-4连通,所述气道3-6与外部气源连通。优选的,所述通孔为矩形槽1-6。优选的,所述气道3-6的端口3-8设有用于防止气体从气囊3-4泄露的单向阀3-9。优选的,所述咬口1包括一呈椭圆形环状体结构的咬口体1-1,咬口1的端部外侧设有防止咬口体从病人口腔中脱落的止口1-2;咬口1延展部分1-3的左右分别设有咬口攀带孔1-4,咬口攀带孔1-4的外侧有一开口槽1-5,便于攀带的安装。优选的,吸氧鼻罩2的上部前端设有氧气管接口2-3,氧气管接口2-3和接头2-6相连,接头2-6上设有和氧气管相配的连接杆。进一步的,吸氧鼻罩2两侧分别设有透气孔2-2;吸氧鼻罩2边缘2-1两侧分别设有鼻罩攀带孔2-5,便于攀带将吸氧鼻罩2固定在病人的面部。优选的,所述柔性圆柱空心管3-1的一端平口,另一端为斜口,平口的端部和连接管3-5固定连接,另一端斜口的倾角为30-45度,便于将柔性圆柱空心管3-1插入咽喉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吸氧鼻罩与咬口在使用过程中也可完成随时分离,解决了当内镜手术发生状况时,吸氧面罩拆除不便的问题;2)咬口、吸氧鼻罩、保护管三者实现了方便、可靠的安装组合。病人做普通内镜检查、无痛内镜检查、手术治疗时,根据具体的诊疗情况,配置不同的装置;可实现:在一般的内镜检查时,配置基本的咬口;在进行无痛内镜诊疗时,采用咬口加吸氧鼻罩的组合体;在内镜手术时,采用咬口,加吸氧鼻罩,再加口咽保护管的组合装置;灵活性大大提升。3)在病人进行内镜微创诊治时,能吸氧以提高氧饱和度,保护了咽喉部,避免造成咽喉部黏膜的损伤或血肿,节省诊疗时间,提高诊疗过程的安全度。附图说明图1为咬口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咬口与吸氧鼻罩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与图2完全对应的线框图。图4是与图2对应的俯视图。图5是咬口与口咽保护管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6是口咽保护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口咽保护管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装置由咬口1、吸氧鼻罩2和口咽保护管3组成,临床应用时,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参见图1-图6,一种用于内镜微创诊疗的口咽保护及吸氧的组合装置,包括咬口1、吸氧鼻罩2、口咽保护管3;所述咬口1的延展部分1-3上设有至少一蘑菇头状的扣件1-7;所述吸氧鼻罩2的凸缘部位设有用于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内镜微创诊疗的口咽保护及吸氧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咬口(1)、吸氧鼻罩(2)、口咽保护管(3);/n所述咬口(1)的延展部分(1-3)上设有至少一蘑菇头状的扣件(1-7);/n所述吸氧鼻罩(2)的凸缘部位设有用于与所述扣件(1-7)连接的连接孔;所述扣件(1-7)与所述连接孔可拆分式地连接固定;/n所述口咽保护管(3)包括相互连接的柔性圆柱空心管(3-1)和连接管(3-5),所述连接管(3-5)上端具有方便内镜进入的锥口,两侧设有把手(3-2),把手上具有向外凸起的卡扣(3-3),通过按压所述把手(3-2),可使得所述卡扣(3-3)插入咬口体(1-1)两侧内壁分别设制的通孔,实现连接管(3)和咬口(1)的连接;/n所述口咽保护管(3)下部具有一气囊(3-4),口咽保护管(3)的管壁具有夹层,夹层内设有一气道(3-6),所述气道(3-6)与气囊(3-4)连通,所述气道(3-6)与外部气源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镜微创诊疗的口咽保护及吸氧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咬口(1)、吸氧鼻罩(2)、口咽保护管(3);
所述咬口(1)的延展部分(1-3)上设有至少一蘑菇头状的扣件(1-7);
所述吸氧鼻罩(2)的凸缘部位设有用于与所述扣件(1-7)连接的连接孔;所述扣件(1-7)与所述连接孔可拆分式地连接固定;
所述口咽保护管(3)包括相互连接的柔性圆柱空心管(3-1)和连接管(3-5),所述连接管(3-5)上端具有方便内镜进入的锥口,两侧设有把手(3-2),把手上具有向外凸起的卡扣(3-3),通过按压所述把手(3-2),可使得所述卡扣(3-3)插入咬口体(1-1)两侧内壁分别设制的通孔,实现连接管(3)和咬口(1)的连接;
所述口咽保护管(3)下部具有一气囊(3-4),口咽保护管(3)的管壁具有夹层,夹层内设有一气道(3-6),所述气道(3-6)与气囊(3-4)连通,所述气道(3-6)与外部气源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镜微创诊疗的口咽保护及吸氧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矩形槽(1-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镜微创诊疗的口咽保护及吸氧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3-6)的端口(3-8)设有用于防止气体从气囊(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丽黎周平红徐梁郜娉婷林生力罗添成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