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支撑及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520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木支撑及保护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弧形板、与第一弧形板外侧壁分别连接的两根第一支撑柱、第二弧形板以及与第二弧形板外环面分别连接的两根第二支撑柱,底座包括四块三角支撑板,四块三角支撑板包围形成菱形槽孔,两根第一支撑柱远离第一弧形板的一端以及两根第二支撑柱远离第二弧形板的一端均分别与四块三角支撑板活动连接,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连接之后形成的环体的外环面上绕设有可调节的连接件。本装置能够对树木起到牢固支撑的作用,在大风天或雨雪天时不易倾斜,可调节的连接件绕设在两块弧形板围成的环体的外面上,形成弹性连接,可适用不同粗细的树干的支撑与保护,也不破坏树木的横向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木支撑及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园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树木支撑及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城市绿化施工过程中,尤其是移植树木来提升整体的绿化效果,由于施工工地的地面状况千变万化,同时由于施工者的技术以及施工地质状况不稳定,造成新挖掘的树坑在种完树后由于根基不稳,新种的树发生偏移,甚至倾倒,行道树在遭受到大风和雨雪天气的往往会倾斜或倒伏,倒伏的树木不仅影响城市形象,甚至影响交通的正常通行,对行人的安全也产生一定的威胁。为了保证新移植的树木的正常和健康的生长,因此,新移植的树木需要固定支撑及保护装置。传统的树木支撑装置采用的是简单的两根木棒的一头通过铁丝与新移植的树木进行捆扎,木棒的另一头直接插入地面,以此来达到支撑固定树木的目的。传统的树木支撑杆过于简单,并且木棒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在风雨过后,木棒容易发生变形和移位不能够对树木形成有效的支撑,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与财力,且铁丝与树木的捆扎时间久了会造成树皮受损,严重影响树木的健康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木支撑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木支撑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弧形板(2)、与第一弧形板(2)外侧壁分别连接的两根第一支撑柱(3)、第二弧形板(4)以及与第二弧形板(4)外环面分别连接的两根第二支撑柱(5),所述底座(1)包括四块三角支撑板(10),四块三角支撑板(10)包围形成菱形槽孔,两根第一支撑柱(3)远离第一弧形板(2)的一端以及两根第二支撑柱(5)远离第二弧形板(4)的一端均分别与四块三角支撑板(10)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2)和第二弧形板(4)连接之后形成的环体的外环面上绕设有可调节的连接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木支撑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弧形板(2)、与第一弧形板(2)外侧壁分别连接的两根第一支撑柱(3)、第二弧形板(4)以及与第二弧形板(4)外环面分别连接的两根第二支撑柱(5),所述底座(1)包括四块三角支撑板(10),四块三角支撑板(10)包围形成菱形槽孔,两根第一支撑柱(3)远离第一弧形板(2)的一端以及两根第二支撑柱(5)远离第二弧形板(4)的一端均分别与四块三角支撑板(10)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2)和第二弧形板(4)连接之后形成的环体的外环面上绕设有可调节的连接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支撑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四块三角支撑板(10)远离菱形槽孔的对角的上表面均设置有供第一支撑柱(3)和第二支撑柱(5)分别匹配嵌入的凹槽(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树木支撑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三角支撑板(10)的上端面均均匀设置有贯穿的通孔(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支撑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2)和第二弧形板(4)内环面的上端均设置有进料口(8),第一弧形板(2)和第二弧形板(4)内环面的下端均匀设置有若干与进料口(8)相互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启文熊瑶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