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工程设计图纸悬挂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计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工程设计图纸悬挂设备。
技术介绍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是AI,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在设计完成之后,需要设计人员将设计图纸的设计思路对施工人员进行讲解,这就需要使用悬挂设备进行悬挂,同时目前的悬挂设备难以有效的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以实现人工智能化。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工程设计图纸悬挂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特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工程设计图纸悬挂设备,通过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该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工程设计图纸悬挂设备的移动;通过主体机构、转动机构以及悬挂机构的相互配合,可以全程的捕捉并记录不同的使用者,无论使用者走到哪一个方位,始终能够使图纸朝向使用者,实现人工智能;通过主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工程设计图纸悬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1),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底座(11)、第一万向轮(12)、第二万向轮(13)、第三万向轮(14)、第四万向轮(15)、第一手推杆(16)以及第二手推杆(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工程设计图纸悬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1),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底座(11)、第一万向轮(12)、第二万向轮(13)、第三万向轮(14)、第四万向轮(15)、第一手推杆(16)以及第二手推杆(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工程设计图纸悬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万向轮(12)固定于底座(11)底部前侧的一端,所述第二万向轮(13)固定于底座(11)远离第一万向轮(12)底部前侧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万向轮(14)固定于底座(11)位于第一万向轮(12)底部后侧的一端,所述第四万向轮(15)固定于底座(11)远离第三万向轮(14)底部后侧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手推杆(16)和第二手推杆(17)分别固定于底座(11)的顶部两侧;还包括:主体机构(2),所述主体机构(2)包括箱体(21)、PLC控制器(23)、圆形通槽(24)、第一导向槽(25)、第一导向块(26)、第一安装板(27)、第二导向槽(28)、第二导向块(29)以及第二安装板(210),所述箱体(21)固定于所述底座(11)的顶部,所述PLC控制器(23)安装于箱体(21)外壁前侧的下部,所述圆形通槽(24)开设于箱体(21)的顶部,所述第一导向槽(25)开设于箱体(21)的一侧外壁,所述第一导向块(26)安装于第一导向槽(25)内,所述第一安装板(27)固定于箱体(21)位于第一导向槽(25)一侧外壁的顶部,所述第二导向槽(28)开设于箱体(21)远离第一导向槽(25)的一侧外壁,所述第二导向块(29)安装于第二导向槽(28)内,所述第二安装板(210)固定于箱体(21)位于第二导向槽(28)的一侧外壁顶部;转动机构(3),所述转动机构(3)包括支撑板(31)、步进电机(32)、环形滑轨(33)、环形滑轨(33)、圆杆(34)、第一弧形滑块(35)、第二弧形滑块(36)、第一连杆(37)、第二连杆(38)以及圆盘(39),所述支撑板(31)安装于所述箱体(21)的内腔,且所述支撑板(31)的侧壁与箱体(2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1)的一侧侧壁的中部与所述第一导向块(26)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1)远离第一导向块(26)一侧的侧壁中部与所述第二导向块(29)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32)安装于支撑板(31)的底部,且所述步进电机(32)的输出轴贯穿于支撑板(31)的顶部,所述圆杆(34)垂直安装于支撑板(31)的顶部,所述圆杆(34)的一端与步进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滑轨(33)固定于支撑板(31)的顶部,所述第一弧形滑块(35)和第二弧形滑块(36)分别安装于环形滑轨(33)内,且所述第一弧形滑块(35)与第二弧形滑块(36)对称安装,所述第一连杆(37)的一端安装于第一弧形滑块(35)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杆(38)安装于第二弧形滑块(36)的顶部,所述第一连杆(37)和第二连杆(38)远离环形滑轨(33)的上端与所述圆形通槽(24)的内壁滑动连接;悬挂机构(4)包括立板(41)、铁板(42)、第一磁石(43)、第二磁石(44)、第三磁石(45)、第四磁石(46)以及全景摄像头(47),所述立板(41)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圆杆(34)远离步进电机(32)的一端端部,所述立板(41)的底部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37)和第二连杆(38)远离环形滑轨(33)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铁板(42)贴合于立板(41)表面,所述第一磁石(43)、第二磁石(44)、第三磁石(45)以及第四磁石(46)分别吸附连接于铁板(42)的四端,所述全景摄像头(47)安装于立板(41)的顶部,所述立板(41)的两侧壁分别安装有第一照明结构(5)以及第二照明结构(6);第一升降机构(7)和第二升降机构(8),所述第一升降机构(7)和第二升降机构(8)分别安装于所述驱动机构(1)的顶部两侧,且所述第一升降机构(7)和第二升降机构(8)分别位于所述主体机构(2)的两侧;所述第一升降机构(7)包括第三安装板(71)、第一伺服电机(74)以及第一螺纹杆(75),所述第三安装板(71)固定于所述箱体(21)的一侧外壁下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74)安装于第三安装板(71)的底部,且所述第一伺服电机(74)的输出轴贯穿于第三安装板(71)的顶部,所述第一螺纹杆(75)的一端与第一伺服电机(7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庭宇,杨光,于洋,丁万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建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