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芯及设有其的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516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雾化芯及设有其的雾化装置,雾化芯包括:底座,开设有进气通道;密封座,配接于底座的一侧,密封座与底座之间界定形成第一中间气道腔;发热体,配接于密封座远离底座的一侧,发热体和密封座之间界定形成第二中间气道腔,发热体开设有连通第二中间气道腔的发热体出气孔;出气杆,配接于发热体出气孔,出气杆设有连通发热体出气孔的出气通道;密封座开设有密封座进气孔,密封座进气孔连通第一中间气道腔和第二中间气道腔。上述雾化芯,密封座的设置形成一个双层的气流通道,隔离了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因此可防止雾化液从出气通道流入进气通道,进而有效避免雾化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雾化液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芯及设有其的雾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芯及设有其的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气溶胶是一种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由于气溶胶可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吸收,因此可将医疗药液或电子烟液等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而产生气溶胶的雾化装置用于医疗及烟草替代产品等不同领域中,从而为用户递送可供吸入的气溶胶。为了允许气流在雾化装置中流动以带出雾化液雾化生成的气溶胶,雾化装置中通常设置有气流通道,外界空气通过气流通道进入雾化装置,然后流经发热组件带走发热组件产生的气溶胶。目前,雾化装置中的常见的气流通道的进气方式的采用底部进气的方式和侧向进气的方式两种。采用底部进气的方式的雾化装置的底部开设有底部进气孔,该底部进气孔正对发热体的下表面。当使用者抽吸雾化装置时,外界气流通过底部进气孔进入雾化装置后直接冲击到发热体的下表面,进而将雾化产生的气溶胶带出雾化装置。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由于底部进气孔直接正对发热体的下表面,因此储存于发热体一侧的雾化液也容易通过底部进气孔泄漏,从而影响雾化装置的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n底座,开设有进气通道;/n密封座,配接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密封座与所述底座之间界定形成第一中间气道腔;/n发热体,配接于所述密封座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密封座之间界定形成第二中间气道腔,所述发热体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中间气道腔的发热体出气孔;以及/n出气杆,配接于所述发热体出气孔,所述出气杆设有连通所述发热体出气孔的出气通道;/n其中,所述密封座开设有密封座进气孔,所述密封座进气孔连通所述第一中间气道腔和所述第二中间气道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
底座,开设有进气通道;
密封座,配接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密封座与所述底座之间界定形成第一中间气道腔;
发热体,配接于所述密封座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密封座之间界定形成第二中间气道腔,所述发热体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中间气道腔的发热体出气孔;以及
出气杆,配接于所述发热体出气孔,所述出气杆设有连通所述发热体出气孔的出气通道;
其中,所述密封座开设有密封座进气孔,所述密封座进气孔连通所述第一中间气道腔和所述第二中间气道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的中心轴线和所述出气通道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进气孔的中心轴线相对所述出气通道和所述进气通道的中心轴线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朝向所述密封座的一侧具有发热面,所述发热面连通所述第二中间气道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太张辉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