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终端
,特别涉及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手机在接入移动网络后,可以为用户提供上网服务。具体的,手机是通过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identitymodula,SIM)卡接入移动网络的。但是,在无覆盖或弱覆盖区域,容易导致手机掉网或掉制式,可能使得用户无法使用上网服务,影响用户体验。尤其在建网初期,无覆盖或弱覆盖现象更加明显。目前手机通常支持双SIM卡。因此,手机可以基于两个SIM卡(例如SIM卡1和SIM卡2)分别接入移动网络,并使用其中SIM卡1为用户提供上网服务,即手机当前使用的移动网络是基于SIM卡1接入的。现有技术中,手机在当前使用的移动网络发生掉网或掉制式后,通过切换到基于SIM卡2接入的移动网络上,来避免用户无法使用上网服务,影响用户体验。然而,现有切换网络的方式,属于事后补救,容易导致用户在使用手机上网时发生卡顿或短暂断网,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有助于在用户使用电子设备上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电子设备当驻留在通过第一通信模块接入的第一网络时,在所述电子设备第n次沿第一路线移动的过程中,先后获取到针对所述第一网络的第一采样点的网络信息和第二采样点的网络信息;所述第一路线为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路线;/n所述电子设备在获取到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网络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采样点的网络信息、第二采样点的网络信息和第一采样历史记录,预测所述电子设备第n次沿所述第一路线移动时经过第一时长后所述第一网络是否会发生异常;所述第一采样历史记录包括所述电子设备在第n次以前每一次沿所述第一路线移动的过程中,针对所述第一网络获取到的采样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电子设备当驻留在通过第一通信模块接入的第一网络时,在所述电子设备第n次沿第一路线移动的过程中,先后获取到针对所述第一网络的第一采样点的网络信息和第二采样点的网络信息;所述第一路线为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路线;
所述电子设备在获取到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网络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采样点的网络信息、第二采样点的网络信息和第一采样历史记录,预测所述电子设备第n次沿所述第一路线移动时经过第一时长后所述第一网络是否会发生异常;所述第一采样历史记录包括所述电子设备在第n次以前每一次沿所述第一路线移动的过程中,针对所述第一网络获取到的采样点的网络信息;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若预测到所述第一网络会发生异常,则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n次沿所述第一路线移动的过程中,在所述第一网络发生异常前,驻留到通过第二通信模块接入的第二网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样历史记录包括第一匹配点的网络信息、第二匹配点的网络信息和第一异常点的网络信息;
所述第一匹配点的网络信息和所述第二匹配点的网络信息分别为所述电子设备在第n-i次沿所述第一路线移动的过程中先后针对所述第一网络分别获取到的、且所述第一网络发生异常的概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采样点的网络信息;其中,所述i为小于所述n的正整数;
所述第一异常点的网络信息是所述电子设备在第n-i次沿所述第一路线移动的过程中,在获取到所述第二匹配点的网络信息后最近一次针对所述第一网络获取到的、且所述第一网络发生异常的概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采样点的网络信息;
所述第一采样点的网络信息和所述第一匹配点的网络信息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网络信息和所述第二匹配点的网络信息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所述第一条件用于指示第一采样物理位置与第二采样物理位置之间的距离在误差范围内,所述第一采样物理位置为所述电子设备在第n次沿所述第一路线移动的过程中采样点对应的物理位置;所述第二采样物理位置为所述电子设备在第n次之前的一次沿所述第一路线移动的过程中匹配点对应的物理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样点的网络信息与所述第一匹配点的网络信息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采样点的网络信息和所述第一匹配点的网络信息中服务小区标识相同、服务小区的网络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在第一范围内、存在相同的邻小区标识、相同的邻小区的网络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在第二范围内;
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网络信息与所述第二匹配点的网络信息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网络信息和所述第二匹配点的网络信息中服务小区标识相同、服务小区的网络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在所述第一范围内、存在相同的邻小区标识、相同的邻小区的网络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在所述第二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采样点的网络信息中包括所述电子设备在对应采样点的系统时间;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采样点的网络信息、第二采样点的网络信息、和采样历史记录,预测所述电子设备第n次沿所述第一路线移动时经过第一时长后所述第一网络是否会发生异常,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采样点的网络信息、所述第二采样点的网络信息、所述第一匹配点的网络信息、第二匹配点的网络信息和所述第一异常点的网络信息中分别包括的系统时间,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第n次沿所述第一路线移动时经过第二时长后所述第一网络发生异常;
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时长是否大于所述第一时长;
若所述第二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时长,则预测所述电子设备第n次沿所述第一路线移动时经过第一时长后所述第一网络会发生异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长满足下述表达式:
其中,τ为所述第二时长,T1为在所述第一匹配点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时间,T2为在所述第二匹配点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时间,T3为在所述第一异常点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时间,T1′为在所述第一采样点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时间,T2′为在所述第二采样点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时间。
6.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样历史记录还包括第三匹配点的网络信息;所述第三匹配点的网络信息为所述电子设备在第n-j次沿所述第一路线移动的过程中获取到的、且第一网络发生异常的概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采样点的网络信息,所述j不等于i、且小于n的正整数;
当所述第一采样点的网络信息和所述第三匹配点的网络信息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所述第一采样点与所述第一匹配点之间信号强度误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采样点与所述第三匹配点之间的信号强度误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样点与所述第一匹配点之间的信号强度误差满足下述表达式:
或者,
其中,Var为所述第一采样点与所述第一匹配点之间的信号强度误差,CS为服务小区的误差影响因子,CN为邻小区的误差影响因子,且CS+CN=1;VS=PS1-PS0;PS1为所述第一采样点的网络信息中服务小区的网络信号强度;PS0为所述第一匹配点的网络信息中服务小区的网络信号强度,r为所述第一采样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锐,窦凤辉,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