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的分类方法以及流量管理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884833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9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流量的分类方法,用于涉及通信领域,进一步涉及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的应用。该方法包括:本申请实施例中,流量管理设备接收第一流量之后,首先,流量管理设备将使用第一分类器对第一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二流量。进而,流量管理设备将使用第二分类器对第二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三流量,流量管理设备中第一分类器为分类粒度粗的分类器,第二分类器为分类粒度细的分类器,避免了两个独立的分类器对同一部分流量执行重复分类工作,节约了流量管理设备的资源,提升了流量管理设备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量的分类方法以及流量管理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进一步涉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技术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的应用,尤其是一种流量的分类方法。
技术介绍
网络流量(Networktraffic)是指能够连接网络的设备在网络上所产生的数据流量。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大多封装在网络报文中的,这些报文提供了网络中的负载。流量分类,就是将流量划分为多个优先级或多个服务类别。为了有效利用带宽,并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需要流量管理设备能够针对不同应用,将流量进行分类。流量的分类技术作为增强网络可控性的基础技术之一,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网络上的流量分布,允许网络运营商优先一些重要的传输,并且可以阻止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通常,流量分类技术具有多个不同的分类角度。流量管理设备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模型来达到流量分类的目的。首先,流量管理设备设定了多个不同的分类角度。其次,对于每一个分类角度,流量管理设备都是通过一个独立的机器学习模型实现从该角度对流量分类。现有常见的分类角度包括应用类型、服务提供商、应用软件等。例如,对于服务提供商这一分类角度,流量管理设备使用决策树模型,将流量分为网易、腾讯以及字节跳动这三个不同类别。又例如,对于应用类型这一分类角度,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模型,将流量分为聊天类、下载类、视频类、游戏类等不同类别。现有的流量管理设备通常会集成多个不同的分类角度,使用不同分类角度对应的分类模型分别对输入的流量进行分类会导致流量管理设备的分类性能不高。例如,流量管理设备使用应用软件分类角度的分类模型将一部分流量分类到“大话西游”。同时,使用服务提供商分类角度的分类模型将一部分流量分类到网易公司,以及使用应用类型分类角度的分类模型将一部分流量分类到游戏类。而这三部分流量中可能会存在交集,这就意味着对同一部分流量执行了三次分类。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量的分类方法以及流量管理设备,能够提升流量管理设备的性能。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流量的分类方法,该方法包括:流量管理设备接收第一流量,所述第一流量为待分类流量,所述流量管理设备包括第一分类器和第二分类器;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一分类器对所述第一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二流量,所述第二流量属于第一类别,所述第一类别属于第一类别集合,所述第一分类器用于依据第一分类角度将输入的流量分类到所述第一类别集合中;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二分类器对所述第二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三流量,所述第三流量属于第二类别,所述第二类别属于第二类别集合,所述第二分类器用于依据第二分类角度将输入的流量分类到所述第二类别集合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流量管理设备使用两级不同粒度的分类器,依次对流量进行分类,例如流量管理设备中第一分类器为分类粒度粗的分类器,第二分类器为分类粒度细的分类器。从而避免了两个独立的分类器对同一部分流量执行重复分类工作,节约了流量管理设备的资源,提升了流量管理设备的性能。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实现方式还包括:所述流量管理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分类器输出第一分类结果,所述第一分类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类别;所述流量管理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分类器输出第二分类结果,所述第二分类结果指示所述第二类别。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流量管理设备输出第一分类结果以及第二分类结果以便于网络管理员根据第一分类结果以及第二分类结果对分类后的流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升了流量管理设备的实用性。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实现方式还包括: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一分类器对所述第一流量分类后得到第四流量,所述第四流量属于第三类别,所述第三类别属于所述第一类别集合;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第三分类器对所述第四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五流量,所述第五流量属于第四类别,所述第四类别属于第三类别集合,所述第三分类器用于依据所述第二分类角度将输入的流量分类到所述第三类别集合中,所述第四类别与所述第二类别相同,所述第二类别集合与所述第三类别集合不相同。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同一分类角度的不同分类器的分类结果可能存在交集,如第二分类器和第三分类器同属于第二分类角度,第二分类器对应的第二类别集合和第三分类器的对应的第三类别集合具有交集,不完全相同。即同一分类角度的不同分类器的分类结果可以合并,简化了分类结果的复杂性,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实现方式还包括: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第四分类器对所述第三流量分类后得到第六流量,所述第六流量属于第五类别,所述第五类别属于第四类别集合,所述第四分类器用于依据第三分类角度将输入的流量分类到所述第四类别集合中;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第五分类器对所述第五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七流量,所述第七流量属于第六类别,所述第六类别属于第五类别集合,所述第五分类器用于依据所述第三分类角度将输入的流量分类到所述第五类别集合中,所述第五类别与所述第六类别相同,所述第四类别集合与所述第五类别集合不相同。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同一分类角度的不同分类器的分类结果可能存在交集,如第四分类器和第五分类器同属于第二分类角度,第四分类器对应的第四类别集合和第五分类器的对应的第五类别集合具有交集,不完全相同。即同一分类角度的不同分类器的分类结果可以合并,简化了分类结果的复杂性,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一分类器对所述第一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二流量,所述第二流量属于第一类别,所述第一类别属于第一类别集合,包括:当第一分类角度为服务提供商时,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一分类器根据服务提供商对所述第一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二流量,所述第二流量属于第一服务提供商类别,所述第一服务提供商类别属于所述第一分类器对应的服务提供商类别集合;当第一分类角度为应用软件时,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一分类器根据应用软件对所述第一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二流量,所述第二流量属于第一应用软件类别,所述第一应用软件类别属于所述第一分类器对应的第一应用软件类别集合。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说明了两种具体的第一分类角度,提供了方案的一种应用场景。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二分类器对所述第二流量分流后得到第三流量,所述第三流量属于第二类别,所述第二类别属于第二类别集合,包括:当所述第一分类角度为服务提供商时,所述第二分类角度为服务,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二分类器根据服务对所述第二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三流量,所述第三流量属于第一服务类别,所述第一服务类别属于所述第二分类器对应的服务类别集合;当所述第一分类角度为应用软件时,所述第二分类角度为功能,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二分类器根据功能对所述第二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三流量,所述第三流量属于第一功能类别,所述第一功能类别属于所述第二分类器对应的功能类别集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量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流量管理设备接收第一流量,所述第一流量为待分类流量,所述流量管理设备包括第一分类器和第二分类器;/n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一分类器对所述第一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二流量,所述第二流量属于第一类别,所述第一类别属于第一类别集合,所述第一分类器用于依据第一分类角度将输入的流量分类到所述第一类别集合中;/n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二分类器对所述第二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三流量,所述第三流量属于第二类别,所述第二类别属于第二类别集合,所述第二分类器用于依据第二分类角度将输入的流量分类到所述第二类别集合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量管理设备接收第一流量,所述第一流量为待分类流量,所述流量管理设备包括第一分类器和第二分类器;
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一分类器对所述第一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二流量,所述第二流量属于第一类别,所述第一类别属于第一类别集合,所述第一分类器用于依据第一分类角度将输入的流量分类到所述第一类别集合中;
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二分类器对所述第二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三流量,所述第三流量属于第二类别,所述第二类别属于第二类别集合,所述第二分类器用于依据第二分类角度将输入的流量分类到所述第二类别集合中。


2.根据权利要求1中任意一项所述流量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流量管理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分类器输出第一分类结果,所述第一分类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类别;
所述流量管理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分类器输出第二分类结果,所述第二分类结果指示所述第二类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流量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一分类器对所述第一流量分类后得到第四流量,所述第四流量属于第三类别,所述第三类别属于所述第一类别集合;
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第三分类器对所述第四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五流量,所述第五流量属于第四类别,所述第四类别属于第三类别集合,所述第三分类器用于依据所述第二分类角度将输入的流量分类到所述第三类别集合中,所述第四类别与所述第二类别相同,所述第二类别集合与所述第三类别集合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流量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第四分类器对所述第三流量分类后得到第六流量,所述第六流量属于第五类别,所述第五类别属于第四类别集合,所述第四分类器用于依据第三分类角度将输入的流量分类到所述第四类别集合中;
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第五分类器对所述第五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七流量,所述第七流量属于第六类别,所述第六类别属于第五类别集合,所述第五分类器用于依据所述第三分类角度将输入的流量分类到所述第五类别集合中,所述第五类别与所述第六类别相同,所述第四类别集合与所述第五类别集合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流量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一分类器对所述第一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二流量,所述第二流量属于第一类别,所述第一类别属于第一类别集合,包括:
当第一分类角度为服务提供商时,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一分类器根据服务提供商对所述第一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二流量,所述第二流量属于第一服务提供商类别,所述第一服务提供商类别属于所述第一分类器对应的服务提供商类别集合;
当第一分类角度为应用软件时,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一分类器根据应用软件对所述第一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二流量,所述第二流量属于第一应用软件类别,所述第一应用软件类别属于所述第一分类器对应的第一应用软件类别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流量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二分类器对所述第二流量分流后得到第三流量,所述第三流量属于第二类别,所述第二类别属于第二类别集合,包括:
当所述第一分类角度为服务提供商时,所述第二分类角度为服务,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二分类器根据所述服务对所述第二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三流量,所述第三流量属于第一服务类别,所述第一服务类别属于所述第二分类器对应的服务类别集合;
当所述第一分类角度为应用软件时,所述第二分类角度为功能,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二分类器根据所述功能对所述第二流量分类后得到第三流量,所述第三流量属于第一功能类别,所述第一功能类别属于所述第二分类器对应的功能类别集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流量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第四分类器对所述第三流量分类后得到第六流量,所述第六流量属于第五类别,所述第五类别属于第四类别集合,所述第四分类器用于依据第三分类角度将输入的流量分类到所述第四类别集合中,包括:
当所述第二分类角度为服务时,所述第三分类角度为应用软件,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第四分类器根据应用软件对所述第三流量分类后得到第六流量,所述第六流量属于第一应用软件类别,所述第一应用软件类别属于所述第四分类器对应的第二应用软件类别集合;
当所述第二分类角度为功能时,所述第三分类角度为动作,所述流量管理设备使用第四分类器根据动作对所述第三流量分类后得到第六流量,所述第六流量属于第一动作类别,所述第一动作类别属于所述第四分类器对应的动作类别集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