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射频电缆穿舱孔电磁屏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799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天器射频电缆穿舱孔电磁屏蔽设备,包括安装底座、吸波衰减段和截止波导衰减段,吸波衰减段与截止波导衰减段和安装底座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并组成一个完整的铝合金结构整体,吸波衰减段的内部嵌入一段镍锌铁氧体中空柱段,屏蔽设备的中央形成一个可供航天器射频电缆穿过的贯通腔体。该屏蔽设备安装在航天器舱板内侧的射频电缆穿舱孔处,可对航天器射频电缆穿舱孔位置由舱内至舱外的电磁泄漏进行有效屏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屏蔽效能较高且稳定可靠,安装工艺简单,结构紧凑,重量较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天器射频电缆穿舱孔电磁屏蔽设备
本技术涉及航天器电磁兼容
,尤其涉及一种航天器射频电缆穿舱孔电磁屏蔽设备。
技术介绍
遥感卫星、通信卫星等航天器射频电缆穿舱开孔位置会将舱内的电磁辐射噪声泄漏到舱外,从而干扰舱外天线和其他敏感设备的正常工作。目前通常采用的抑制航天器射频电缆穿舱孔位置电磁泄漏的屏蔽技术为使用屏蔽材料进行孔缝封堵,即使用由铜、铝等材料制成的屏蔽布、屏蔽胶带或航天器专用镀铝热控多层材料包覆射频电缆穿过航天器舱体留下的孔缝,或者如《抑制星上穿舱电缆电磁泄漏的包覆工艺技术》(郝佳,张名毅,丁勤,周传君,魏泽军,杨争光,航天器环境工程,2017,34(4):451-454)所描述的使用定制金属法兰盘适当缩小开孔尺寸后再进行屏蔽材料包覆处理,这些技术能够对通过射频电缆穿舱孔向航天器外部泄漏的VHF、UHF、L等载荷常用频段内的电磁噪声信号进行一定程度的抑制。然而,这些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和缺点:屏蔽包覆操作工艺过于依赖人工完成,工艺复杂且不支持电缆反复拆装,屏蔽层的牢固性、严密性与工艺人员经验相关,工程可靠性较低,尤为重要的是,这些技术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天器射频电缆穿舱孔电磁屏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1)、吸收衰减段(2)、截止波导衰减段(3)和中空柱段(5);/n安装底座(1)为圆环结构;吸收衰减段(2)为圆柱形腔体,内嵌一段中空柱段(5);安装底座(1)与吸收衰减段(2)同轴连接,设置在吸收衰减段(2)一端;截止波导衰减段(3)为圆柱形腔体,设置在吸收衰减段(2)另一端端面的中心孔处,截止波导衰减段(3)与吸收衰减段(2)同轴;中空柱段(5)的中心孔与截止波导衰减段(3)内腔连通,形成贯通腔体(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天器射频电缆穿舱孔电磁屏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1)、吸收衰减段(2)、截止波导衰减段(3)和中空柱段(5);
安装底座(1)为圆环结构;吸收衰减段(2)为圆柱形腔体,内嵌一段中空柱段(5);安装底座(1)与吸收衰减段(2)同轴连接,设置在吸收衰减段(2)一端;截止波导衰减段(3)为圆柱形腔体,设置在吸收衰减段(2)另一端端面的中心孔处,截止波导衰减段(3)与吸收衰减段(2)同轴;中空柱段(5)的中心孔与截止波导衰减段(3)内腔连通,形成贯通腔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器射频电缆穿舱孔电磁屏蔽设备,其特征在于,安装底座(1)的材料为铝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航天器射频电缆穿舱孔电磁屏蔽设备,其特征在于,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辉刘超高瑾博王佳伟粘丹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