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网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处理器、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调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电网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处理器、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具有新能源并网的主动配电网,主要的能量调度管理还是基于对于区域内新能源发电端的物理建模,结合各类机器学习等优化算法,制定调度管理计划。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针对区域非常小的配电网可以实现精确地对配电网内所有设备进行建模仿真,但对于城区这样面积大,用电设备多,拓扑结构复杂的配电网,不仅详细建模困难,而且模型复杂也会导致运算量地急剧增加,不符合现实情况地需求。针对用户的光伏发电和充电桩,由于其基本都处在配电网结构的支路末端,且容量不大,基本上在建模仿真时都会被等效成一个电源和负载。但是,在针对V2G并网,最大的技术难点之一就是需要针对每辆车不同的SOC制订不同的充放电策略,这是目前配电网能量调度管理中,无法精细到的程度。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网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网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能量管理终端,与负载终端连接,用于采集所述负载终端的用电习惯信息,并采用时序模型算法分析所述用电习惯信息,得到用户负荷预测数据;/n配电网调度平台,与所述能量管理终端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用户负荷预测数据和预先确定的功率预测数据生成能量管理策略,并下发所述能量管理策略至所述能量管理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配电网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量管理终端,与负载终端连接,用于采集所述负载终端的用电习惯信息,并采用时序模型算法分析所述用电习惯信息,得到用户负荷预测数据;
配电网调度平台,与所述能量管理终端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用户负荷预测数据和预先确定的功率预测数据生成能量管理策略,并下发所述能量管理策略至所述能量管理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量管理终端还与配电网连接,用于基于所述能量管理策略确定所述配电网为所述负载终端分配的目标电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网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习惯信息包括历史用电量信息,所述能量管理终端包括:
光伏逆变器和/或充电站,用于记录所述负载终端的历史用电量信息,并按照时间段信息将所述历史用电量信息进行分组处理,得到处于同一时间段的多组历史用电量信息;
所述光伏逆变器和/或充电站,还用于采用所述时序模型算法分析每个时间段的所述历史用电量信息得到一个所述用户负荷预测数据,并将多个所述用户负荷预测数据进行排列得到多个时间段的所述用户负荷预测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网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电网调度平台,还用于以每个所述时间段作为所述能量管理策略的数据颗粒度,以确定最低的所述目标电量作为所述能量管理策略的优化目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网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调度平台,还用于通过基于所述能量管理策略如下计算公式确定所述目标电量和剩余电量SOCi:
其中,是未来第i小时的用户负荷预测数据,所述功率预测数据包括:是未来第i小时的光伏发电量,是未来第i小时的充放电量;SOCi是未来第i小时电池的剩余电量;
其中,所述计算公式的约束条件包括:1)且2)为正值时放电;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网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逆变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配电网的调度指令时,在最优算法中加入所述调度指令作为约束,得到更新后的能量管理策略,并且在更新过程中确定所述负载终端无法满足约束要求,则拒绝所述配电网的调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网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调度平台还用于基于所述更新后的能量管理策略得到更新后的计算公式:
技术研发人员:马骏驰,翁捷,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