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MOS管并联控制的物联网智能型AAU电源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683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路MOS管并联控制的物联网智能型AAU电源控制器,所述AAU控制器包括主控MCU以及与主控MCU电性连接的外接按键、供电电路、电流采集电路、4G模块电路和433模块,所述AAU控制器还包括三路主回路输入和MOS并联控制输出电路,所述三路主回路输入和MOS并联控制输出电路与所述主控MCU电性连接,其中供电电路包括第一DC‑DC供电电路、第二DC‑DC供电电路、第三DC‑DC供电电路和第四DC‑DC供电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利用了物联网和并联MOS管控制技术,远程定时控制AAU设备的开启和关闭,同时该AAU控制器具有4G网关功能,可以接收其它AAU控制器节点的数据,使联网能力更加高效,值得推广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路MOS管并联控制的物联网智能型AAU电源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AAU控制器
,具体为一种多路MOS管并联控制的物联网智能型AAU电源控制器。
技术介绍
AAU(有源天线处理单元)是5G基础网络框架引入的新型设备,所谓有源天线就是因为这种带天线的设备需要供电才能把信号发射出去。AAU设备在工作时功耗非常大,在用户多忙时AAU大功耗工作,在用户少闲时AAU需要断电节约电能。物联网智能远程AAU控制器,利用了物联网和继电器控制技术,远程定时控制AAU设备的开启和关闭,解决了AAU设备常年耗电的问题,为基站运营节约了成本。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物联网智能远程AAU控制器采用继电器控制,结构复杂,不具有4G网关功能,无法接收其它AAU控制器节点的数据,联网能力差,影响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路MOS管并联控制的物联网智能型AAU电源控制器,结构简单,利用了物联网和并联MOS管控制技术,远程定时控制AAU设备的开启和关闭,同时该AAU控制器具有4G网关功能,可以接收其它AAU控制器节点的数据,使联网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路MOS管并联控制的物联网智能型AAU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AU控制器包括主控MCU(1)以及与主控MCU(1)电性连接的外接按键(2)、供电电路(3)、电流采集电路(4)、4G模块电路(5)和433模块(6),所述AAU控制器还包括三路主回路输入和MOS并联控制输出电路(7),所述三路主回路输入和MOS并联控制输出电路(7)与所述主控MCU(1)电性连接,且三路主回路输入和MOS并联控制输出电路(7)由可调节电阻RV2、可调节电阻RV3、可调节电阻RV4、可调节电阻RV5、可调节电阻RV6、可调节电阻RV7、放电管M1、放电管M2、放电管M3、放电管M4、放电管M5、放电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MOS管并联控制的物联网智能型AAU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AU控制器包括主控MCU(1)以及与主控MCU(1)电性连接的外接按键(2)、供电电路(3)、电流采集电路(4)、4G模块电路(5)和433模块(6),所述AAU控制器还包括三路主回路输入和MOS并联控制输出电路(7),所述三路主回路输入和MOS并联控制输出电路(7)与所述主控MCU(1)电性连接,且三路主回路输入和MOS并联控制输出电路(7)由可调节电阻RV2、可调节电阻RV3、可调节电阻RV4、可调节电阻RV5、可调节电阻RV6、可调节电阻RV7、放电管M1、放电管M2、放电管M3、放电管M4、放电管M5、放电管M6、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容C26、电容C27、光电耦合器U7、光电耦合器U8、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4、MOS管Q5和MOS管Q6构成,其中可调节电阻RV2、可调节电阻RV3、放电管M1和放电管M2组成第一路主回路输入电路,可调节电阻RV4、可调节电阻RV5、放电管M3和放电管M4组成第二路主回路输入电路,可调节电阻RV6、可调节电阻RV7、放电管M5和放电管M6组成第三路主回路输入电路,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容C26、电容C27、光电耦合器U7、光电耦合器U8、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4、MOS管Q5以及MOS管Q6组成MOS并联控制输出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MOS管并联控制的物联网智能型AAU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MCU(1)的型号为M0518SD2A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MOS管并联控制的物联网智能型AAU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3)包括第一DC-DC供电电路(31)、第二DC-DC供电电路(32)、第三DC-DC供电电路(33)和第四DC-DC供电电路(34),其中第一DC-DC供电电路(31)将48V的直流电转换为12V的直流电,所述第二DC-DC供电电路(32)将48V的直流电转换为12V的直流电,并给三路主回路输入和MOS并联控制输出电路(7)供电,所述第三DC-DC供电电路(33)与第一DC-DC供电电路(31)连接,并将第一DC-DC供电电路(31)转化的12V的直流电转化为5V的直流电给电流采集电路(4)供电,所述第四DC-DC供电电路(34)与所述第一DC-DC供电电路(31)连接,并将第一DC-DC供电电路(31)转化的12V的直流电转化为3.3V的直流电给主控MCU(1)、4G模块电路(5)和433模块(6)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路MOS管并联控制的物联网智能型AAU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C-DC供电电路(31)包括DC-DC电源管理芯片U2、保险丝F1、可调节电阻RV1、电感器L1、电感器L2、电容CR1、电容CR2、电容C1和二极管D1,其中保险丝F1一端连接48V直流供电输入端,另一端经电感器L2与DC-DC电源管理芯片U2的2号引脚连接,可调节电阻RV1和电容CR2并联连接,电容CR1和二极管D1串联连接,且电容CR1两端分别与DC-DC电源管理芯片U2的1号引脚和2号引脚连接,电感器L1一端与DC-DC电源管理芯片U2的3号引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12V直流供电输出端和电容C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路MOS管并联控制的物联网智能型AAU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DC-DC供电电路(32)包括DC-DC电源管理芯片U3、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感器L3、电阻R1、电阻R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和电容C6,其中二极管D2一端连接10V直流供电端,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4和DC-DC电源管理芯片U3的1号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4远离二极管D2一端分别与DC-DC电源管理芯片U3的0号引脚、4号引脚、5号引脚、6号引脚、7号引脚和8号引脚连接,二极管D3一端与DC-DC电源管理芯片U3的2号引脚连接,另一端与48V直流供电输入端连接,电容5和电容C6并联连接,且电容5和电容C6的一端与48V直流供电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10V直流供电输出端连接,电阻R1和电容C3并联连接,且电阻R1和电容C3一端经电感器L3后与DC-DC电源管理芯片U3的2号引脚连接,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焕斌陈桐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云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