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转子隔爆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63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具体公开了一种外转子隔爆电机。该外转子隔爆电机包括定子和外转子组件,所述的外转子组件上设有输出轴,所述的输出轴与定子旋转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与定子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第一隔爆接合区;所述的外壳与定子共同将外转子组件包覆在内;所述的外壳上设有轴孔,所述的输出轴插入轴孔并穿出外壳;所述的轴孔从内向外依次包括支撑段和隔爆段,所述的输出轴与支撑段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的输出轴与隔爆段之间形成第二隔爆接合区。以上所述的外转子隔爆电机通过壳体将外转子整体保护,且壳体与定子及输出轴之间的连接处严格按照隔爆要求设计,提高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转子隔爆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具体公开了一种外转子隔爆电机。
技术介绍
外转子电机因其噪音小、扭矩大、易维护等优点,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风机领域。目前,外转子电机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324816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公布号为CN10172889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分别公开了一种外转子电机,从结构上均包括外转子组件、定子和端盖,所述的外转子组件上设有输出轴,输出轴通过轴承与定子连接。但由于外转子组件与定子之间为动结合,电机内部的密封很难实现,无法达到隔爆要求,当外转子电机工作于易燃易爆工况时,存在因电机导致爆炸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转子隔爆电机,通过壳体将外转子整体保护,且壳体与定子及输出轴之间的连接处严格按照隔爆要求设计,提高运行的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外转子隔爆电机,包括定子和外转子组件,所述的外转子组件上设有输出轴,所述的输出轴与定子旋转活动连接;还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与定子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第一隔爆接合区;所述的外壳与定子共同将外转子组件包覆在内;所述的外壳上设有轴孔,所述的输出轴插入轴孔并穿出外壳;所述的轴孔从内向外依次包括支撑段和隔爆段,所述的输出轴与支撑段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的输出轴与隔爆段之间形成第二隔爆接合区。外壳与定子结合,将外转子组件包覆在内,可以有效降低因电机导致爆炸的风险,提高使用安全性和适用范围。另外,外壳与输出轴之间形成第二隔爆接合区,在实现动力输出的同时,保证隔爆性能。同时轴孔与输出轴之间设置轴承,保证输出轴与轴孔的同心度,使输出轴与轴孔之间的间隙均匀,避免工作旋转时输出轴与轴孔之间因碰擦产生火化。作为优选,所述的轴孔还包括密封段,所述的密封段与输出轴之间设有密封圈。作为优选,所述的密封段位于轴孔外端;所述的密封圈为U形密封圈。密封圈的设置可以防止灰尘和水汽进入,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的定子包括端盖,所述外壳开口端的端面与端盖之间为第一密封区域;所述的端盖上设有环形设置的第一密封凸筋,所述的第一密封凸筋插入外壳内,所述第一密封凸筋与外壳内壁之间为第二密封区域;所述的第一隔爆接合区包括第一密封区域和第二密封区域。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盒组件,所述的控制盒组件位于定子远离外壳的一侧连接,并与定子可拆连接,所述控制盒组件与定子的连接处形成第三隔爆接合区。第三隔爆接合区有效的保证了控制盒组件与定子连接处的隔爆性能能,提高使用安全性。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盒端面与定子之间形成第三密封区域;所述控制盒组件的端部设有第二密封凸筋,所述的定子上设有承插孔,所述的第二密封凸筋插入承插孔内,且所述第二密封凸筋与承插孔内壁之间形成第四密封区域;所述的第三隔爆接合区包括第三密封区域和第四密封区域。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隔爆接合区、第二隔爆接合区和第三隔爆接合区均按照GB3836.1和GB3836.2的要求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外转子隔爆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外转子隔爆电机的爆炸图;图3为本实施例外转子隔爆电机的全剖视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外转子隔爆电机,包括定子3和外转子组件5,所述的外转子组件5上设有输出轴2,所述的输出轴2与定子3旋转活动连接。所述的定子3包括端盖。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外壳1,所述的外壳1与端盖连接,所述的外壳1与定子3共同将外转子组件5包覆在内;所述的外壳1上设有轴孔,所述的输出轴2插入轴孔并穿出外壳1。外壳1与定子3结合,将外转子组件5包覆在内,可以有效降低因电机导致爆炸的风险,提高使用安全性和适用范围。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外壳1开口端的端面与端盖之间为第一密封区域71。所述的端盖上设有环形设置的第一密封凸筋31,所述的第一密封凸筋31插入外壳1内,所述第一密封凸筋31与外壳1内壁之间为第二密封区域72。所述的第一密封区域71和第二密封区域72共同形成第一隔爆接合区。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的轴孔从内向外依次包括支撑段、隔爆段和密封端,所述的输出轴2与支撑段之间设有轴承61,所述的输出轴2与隔爆段之间形成第二隔爆接合区62。如图3和图5所示,外壳1与输出轴2之间形成第二隔爆接合区62,在实现动力输出的同时,保证隔爆性能。同时轴孔与输出轴2之间设置轴承61,保证输出轴2与轴孔的同心度,使输出轴2与轴孔之间的间隙均匀,避免工作旋转时输出轴与轴孔之间因碰擦产生火化。如图5所示,所述的密封段与输出轴2之间设有密封圈63,所述的密封段位于轴孔外端,所述的密封圈63为U形密封圈63。密封圈63的设置可以防止灰尘和水汽进入,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如图3和图6所示,还包括控制盒4组件,所述的控制盒4组件位于定子3远离外壳1的一侧连接,并与定子3可拆连接,所述控制盒4端面与定子3之间形成第三密封区域82。所述控制盒4组件的端部设有第二密封凸筋,所述的定子3上设有承插孔,所述的第二密封凸筋插入承插孔内,且所述第二密封凸筋与承插孔内壁之间形成第四密封区域81。所述的第三密封区域82和第四密封区域81共同形成第三隔爆接合区。第三隔爆接合区有效的保证了控制盒4组件与定子3连接处的隔爆性能能,提高使用安全性。上述的第一隔爆接合区、第二隔爆接合区62和第三隔爆接合区的具体密封路径长度及结合面间隙均按照GB3836.1和GB3836.2的要求设置。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转子隔爆电机,包括定子和外转子组件,所述的外转子组件上设有输出轴,所述的输出轴与定子旋转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与定子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第一隔爆接合区;所述的外壳与定子共同将外转子组件包覆在内;所述的外壳上设有轴孔,所述的输出轴插入轴孔并穿出外壳;所述的轴孔从内向外依次包括支撑段和隔爆段,所述的输出轴与支撑段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的输出轴与隔爆段之间形成第二隔爆接合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转子隔爆电机,包括定子和外转子组件,所述的外转子组件上设有输出轴,所述的输出轴与定子旋转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与定子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第一隔爆接合区;所述的外壳与定子共同将外转子组件包覆在内;所述的外壳上设有轴孔,所述的输出轴插入轴孔并穿出外壳;所述的轴孔从内向外依次包括支撑段和隔爆段,所述的输出轴与支撑段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的输出轴与隔爆段之间形成第二隔爆接合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隔爆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孔还包括密封段,所述的密封段与输出轴之间设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转子隔爆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段位于轴孔外端;所述的密封圈为U形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隔爆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包括端盖,所述外壳开口端的端面与端盖之间为第一密封区域;所述的端盖上设有环形设置的第一密封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万敏陈洪星屠金伟祝福剑吴玲佳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铭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