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腾腾专利>正文

一种电源系统自动切换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4621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系统自动切换电路,其结构包括壳体、切换器、导线管,切换器设置在壳体内部,导线管左端固定在壳体右侧面靠近底部位置,导线管包括管体、导线口、导电板、夹持机构,由于导线受到风力的作用下不断摆动,通过夹持机构的夹持板对导线靠近接头位置夹持限位,能够减少导线受到风力的作用下不断摆动,减少导线的接头与导线管的接触点出现松动的现象,有利于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由于外界的雨水易沿着排气孔倒流至导线管内部,通过在排气孔内部设有卡球能够对外界的风雨阻挡,减少雨水进入到导线管内部,减少导线管内部的导线与导电板之间的接触位置受到雨水的影响而接触不良,有利于控制器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系统自动切换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源系统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到一种电源系统自动切换电路。
技术介绍
采用电源控制器对不同机械设备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切换,将机械设备的导线插入到控制器的导线管内部,电流通过导线输送使用机械设备,同时控制器内部设有切换器能够根据不同的机械设备所需的电流大小切换;现有技术中采用电源控制器用于机械设备的电流大小切换时,当控制器设置在高空位置时,高空的风力较大,且连接设备导线的直径比导线管内部的直径小时,导线受到风力的作用下不断摆动,造成导线的接头与导线管的接触点出现松动的现象,不能正常通过控制器为设备提供电流,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采用电源控制器用于机械设备的电流大小切换时,当控制器设置在高空位置时,高空的风力较大,且连接设备导线的直径比导线管内部的直径小时,导线受到风力的作用下不断摆动,造成导线的接头与导线管的接触点出现松动的现象,不能正常通过控制器为设备提供电流,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系统自动切换电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系统自动切换电路,其结构包括壳体(1)、切换器(2)、导线管(3),所述切换器(2)设置在壳体(1)内部,所述导线管(3)左端固定在壳体(1)右侧面靠近底部位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导线管(3)包括管体(31)、导线口(32)、导电板(33)、夹持机构(34),所述导线口(32)水平贯穿管体(31)中心位置两侧表面及内部,所述导电板(33)嵌套在导线口(32)靠左端内部位置,所述夹持机构(34)安装在导线口(32)靠近右端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系统自动切换电路,其结构包括壳体(1)、切换器(2)、导线管(3),所述切换器(2)设置在壳体(1)内部,所述导线管(3)左端固定在壳体(1)右侧面靠近底部位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管(3)包括管体(31)、导线口(32)、导电板(33)、夹持机构(34),所述导线口(32)水平贯穿管体(31)中心位置两侧表面及内部,所述导电板(33)嵌套在导线口(32)靠左端内部位置,所述夹持机构(34)安装在导线口(32)靠近右端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系统自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4)包括支撑板(341)、开口(342)、活动腔(343)、推块(344)、夹持板(345)、排气孔(346),所述开口(342)穿过支撑板(341)中部的两侧表面,所述活动腔(343)开设在开口(342)上下端的内壁,所述推块(344)上下端分别固定在活动腔(343)内壁,所述夹持板(345)与推块(344)活动配合,所述排气孔(346)分别位于开口(342)上下侧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系统自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345)包括限位板(45a)、夹持块(45b)、缓冲块(45c)、侧槽(45d),所述夹持块(45b)顶部与限位板(45a)底面连为一体,所述缓冲块(45c)嵌套在夹持块(45b)底面内部,所述侧槽(45d)由外往内凹陷在夹持块(45b)左侧面中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源系统自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槽(45d)包括套板(d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腾腾
申请(专利权)人:邹腾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