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数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58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墨烯数据线,包括线缆主体、包裹于所述线缆主体上的数据线外壳、及连接于所述线缆主体端部的连接部,所述数据线外壳包括依次粘接于所述线缆主体上的粘结层和绝缘层,其中,所述粘结层包括有石墨烯与二氧化硅的原料制成。其利用石墨烯/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作为载体能够对静电进行吸附,并且减少线缆主体内电子向连接部的逃逸,还能提高其抗电磁干扰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数据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数据线。
技术介绍
现有电子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往往采用数据线缆进行数据传输,电子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其机壳等容易产生静电,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将电子设备机壳等接地以消除静电,或将两个电子设备的机壳与机壳之间连接,以消除静电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石墨烯数据线,不仅能够降低其连接电子设备的静电,还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和抗电磁干扰能力。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墨烯数据线,包括线缆主体、包裹于所述线缆主体上的数据线外壳、及连接于所述线缆主体端部的连接部,所述数据线外壳包括依次粘接于所述线缆主体上的粘结层和绝缘层,其中,所述粘结层为包含有石墨烯与二氧化硅的原料制成。具体的,所述粘结层所用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将氧化石墨在碱性条件下,超声混匀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去离子水相体系中,以使得表面活性剂包裹于氧化石墨表面,形成含有氧化石墨烯颗粒的悬浮液;S12、将所得悬浮液在置于40℃下搅拌条件下,向其中缓慢加入正硅酸乙脂,使得正硅酸乙酯水解并吸附到氧化石墨烯颗粒上,形成溶胶,继续充分搅拌后,将产物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多次,于真空干燥即得所述石墨烯与二氧化硅的复合相材料;所述复合相材料中,石墨烯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3):50。进一步的,所述粘结层所用材料制备方法还包括:S13、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增塑剂、碳酸钙、炭黑和所述复合相材料混合,搅拌,并升温至100℃脱水2h;S14、再降低温度至50℃以下,充入氮气,逐步加入助剂,抽真空条件下混合均匀;S15、最后于氮气氛围中解除真空至常压,即得所述粘结层。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所述复合相材料的质量配比为100:(2.0~2.5)。其中,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苯二甲酸酯和柠檬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绝缘层由聚苯乙烯、环氧树脂和聚氨酯复合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数据线还包括包裹于所述粘结层与所述绝缘层之间的铜箔层。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数据线不具有抗静电干扰和电磁干扰的不足,提供一种石墨烯数据线,其利用石墨烯/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作为载体能够对静电进行吸附,并且减少线缆主体内电子向连接部的逃逸,还能提高其抗电磁干扰能力。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石墨烯数据线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数据线不具有抗静电干扰和电磁干扰的不足,提供一种石墨烯数据线。该石墨烯数据线包括线缆主体、包裹于线缆主体上的数据线外壳、及连接于线缆主体端部的连接部,数据线外壳包括依次粘接于线缆主体上的粘结层和绝缘层,其中,粘结层包括有石墨烯与二氧化硅的原料制成。其利用石墨烯/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作为载体能够对静电进行吸附,并且减少线缆主体内电子向连接部的逃逸,还能提高其抗电磁干扰能力。具体的,粘结层所用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将氧化石墨在碱性条件下,超声混匀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去离子水相体系中,以使得表面活性剂包裹于氧化石墨表面,形成含有氧化石墨烯颗粒的悬浮液;S12、将所得悬浮液在置于40℃下搅拌条件下,向其中缓慢加入正硅酸乙脂,使得正硅酸乙酯水解并吸附到氧化石墨烯颗粒上,形成溶胶,继续充分搅拌后,将产物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多次,于真空干燥即得所述石墨烯与二氧化硅的复合相材料;所述复合相材料中,石墨烯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3):50。进一步的,粘结层所用材料制备方法还包括:S13、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增塑剂、碳酸钙、炭黑和所述复合相材料混合,搅拌,并升温至100℃脱水2h;S14、再降低温度至50℃以下,充入氮气,逐步加入助剂,抽真空条件下混合均匀;S15、最后于氮气氛围中解除真空至常压,即得所述粘结层。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所述复合相材料的质量配比为100:(2.0~2.5)。其中,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苯二甲酸酯和柠檬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绝缘层由聚苯乙烯、环氧树脂和聚氨酯复合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数据线还包括包裹于所述粘结层与所述绝缘层之间的铜箔层。铜箔层通过锡焊与粘结层焊接或者融接,铜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为避免数据线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静电干扰或电磁干扰而产生的温度变化。为便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石墨烯数据线在其粘结层制备过程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评价,将复合相材料中石墨烯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及S13步骤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复合相材料的质量比列入表1中。表1中,对比例3中“-”代表无该项组分,而采用常规的粘结剂环氧树脂。表1实施例复合相材料S13实施例11:50100:2.0实施例22:50100:2.0实施例33:50100:2.0实施例41:50100:2.2实施例51:50100:2.5实施例62:50100:2.4对比例10.8:50100:2.0对比例23.2:50100:2.0对比例3--对比例41:50100:1.9对比例51:50100:2.6测试将上述实施例1-6和对比例1-5提供的数据线(以CAN数据线为例)进行抗静电干扰测试和抗电磁干扰测试。1、抗静电干扰测试按照GB/T19951-2005《道路车辆静电放电形成电骚扰实验方案》,使用苏州泰思特研发的ESD-30G静电发生器来检测静电放电情况。数据线受静电干扰分为不带电运行和带电运行两种,将一个数据源电子设备与一数据收集设备采用上述数据线连接,对数据线的连接部采用接触放电方式,放电电压范围±5kV,对于数据线裸露在外面的塑料使用空气放电方式,放电电压范围±15kV。测试时,各放电测试点至少需要承受3次正向放电电压和3次负向电压放电,间隔时间最少为5s;同时采用1MΩ泄放电阻测试的残留电荷释放到大地,实验过程中记录采集的数据与运行情况。2、抗电磁干扰测试按照GB/T17626.8《电磁兼容实验与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干扰水平测验》,使用苏州泰思特公司生产的PFMF-12006测试数据线工频磁场自我保护性能。工频磁场实验分为两种,分别是稳定性磁场实验和短时影响磁场实验。规定稳定磁场强度保持100A/m,持续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主体、包裹于所述线缆主体上的数据线外壳、及连接于所述线缆主体端部的连接部,所述数据线外壳包括依次粘接于所述线缆主体上的粘结层和绝缘层,其中,所述粘结层为包含有石墨烯与二氧化硅的原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主体、包裹于所述线缆主体上的数据线外壳、及连接于所述线缆主体端部的连接部,所述数据线外壳包括依次粘接于所述线缆主体上的粘结层和绝缘层,其中,所述粘结层为包含有石墨烯与二氧化硅的原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所用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氧化石墨在碱性条件下,超声混匀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去离子水相体系中,以使得表面活性剂包裹于氧化石墨表面,形成含有氧化石墨烯颗粒的悬浮液;
S12、将所得悬浮液在置于40℃下搅拌条件下,向其中缓慢加入正硅酸乙脂,使得正硅酸乙酯水解并吸附到氧化石墨烯颗粒上,形成溶胶,继续充分搅拌后,将产物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多次,于真空干燥即得所述石墨烯与二氧化硅的复合相材料;所述复合相材料中,石墨烯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3):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数据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竟
申请(专利权)人:大朋电子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