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快速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419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快速散热结构,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该变压器快速散热结构,包括位于箱体右侧的水冷箱,箱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延伸至箱体的内部并固定有风轮,箱体的上内壁中心位置固定有防尘罩,且风轮转动连接于防尘罩的内部。该变压器快速散热结构,首先启动驱动电机对变压器以及导流板的外部进行散热,然后启动第一油泵,使第一油泵通过进油管和管道将油箱内经过过滤器过滤后的导热油抽进导流板内部,待导热油灌满导流板内部,导热油浸透油浸散热板,再启动第二油泵,使第二油泵将导流板内已经吸热后的油通过管道和出油管抽回油箱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快速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具体为一种变压器快速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用来变换交流电压、电流而传输交流电能的一种静止的电器设备,它是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实现电能传递的,变压器就其用途可分为电力变压器、试验变压器、仪用变压器及特殊用途的变压器,变压器不仅能升高电压把电能送到用电地区,还能把电压降低为各级使用电压,以满足用电的需要,在电力系统传送电能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电压和功率两部分损耗,在输送同一功率时电压损耗与电压成反比,但是现有技术中,变压器运行时,绕组和铁心中的损耗所产生的热量必须及时散逸出去,以免过热而造成绝缘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快速散热结构,通过油浸散热板与变压器直接接触增大接触面积,再利用导热油流动导热,经由两个油泵以及水冷箱对导热油的冷却,使得导热油对变压器的散热效果更高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变压器快速散热结构,包括位于箱体右侧的水冷箱,所述箱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延伸至箱体的内部并固定有风轮,所述箱体的上内壁中心位置固定有防尘罩,且风轮转动连接于防尘罩的内部,所述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内部通过开设凹槽固定连接有油浸散热板,所述水冷箱的左侧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油泵,且水冷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油箱,所述第二油泵的输入端固定有出油管,且出油管的一端贯穿水冷箱并延伸至其外侧与油箱连通,所述第二油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导流板连通,所述油箱的左侧外表面靠近底部拐角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油管,且进油管活动贯穿箱体并延伸至其内部与导流板连通,所述第一油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过滤器并贯穿油箱延伸至其内侧。为了使变压器与导流板之间连接更紧密,作为本技术一种变压器快速散热结构优选的,所述变压器与导流板的上下两侧接缝处均安装有密封圈。为了使得保证水冷箱的散热效果,作为本技术一种变压器快速散热结构优选的,所述水冷箱的右侧外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连通有进水阀,且水冷箱的底部连通有排污阀。为了方便对箱体内零部件的保养,作为本技术一种变压器快速散热结构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端通过合页活动铰接有盖板,且盖板的前端固定有把手。为了时导流板外部能更好的散热,作为本技术一种变压器快速散热结构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前端设置有多个波纹片。为了控制油箱内气压,作为本技术一种变压器快速散热结构优选的,所述油箱的顶部固定有泄压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快速散热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变压器快速散热结构,首先启动驱动电机对变压器以及导流板的外部进行散热,然后启动第一油泵,使第一油泵通过进油管和管道将油箱内经过过滤器过滤后的导热油抽进导流板内部,待导热油灌满导流板内部,导热油浸透油浸散热板,再启动第二油泵,使第二油泵将导流板内已经吸热后的油通过管道和出油管抽回油箱内,将吸热后的油通过出油管流经水冷箱的内部时,水冷箱内部的冷水可以对油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油再进入油箱内,当需要对水冷箱内的水进行更换时,打开排污阀,使废水排出,然后启动进水阀,使水冷箱内的水快速更换,通过油浸散热板与变压器增大接触面积,利用导热油循环导热,使得散热效果更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变压器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中:1、箱体;2、变压器;3、导流板;4、油浸散热板;5、风轮;6、驱动电机;7、防尘罩;8、进油管;9、第一油泵;10、过滤器;11、油箱;12、进水阀;13、出油管;14、水冷箱;15、第二油泵;16、排污阀;17、密封圈;18、盖板;19、波纹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快速散热结构,包括位于箱体1右侧的水冷箱14,箱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并固定有风轮5,箱体1的上内壁中心位置固定有防尘罩7,且风轮5转动连接于防尘罩7的内部,箱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变压器2,变压器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导流板3,导流板3的内部通过开设凹槽固定连接有油浸散热板4,水冷箱14的左侧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油泵15,且水冷箱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油箱11,第二油泵15的输入端固定有出油管13,且出油管13的一端贯穿水冷箱14并延伸至其外侧与油箱11连通,第二油泵15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导流板3连通,油箱11的左侧外表面靠近底部拐角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油泵9,第一油泵9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油管8,且进油管8活动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其内部与导流板3连通,所述第一油泵9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过滤器10并贯穿油箱11延伸至其内侧。本实施方案中:箱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并固定有风轮5,使得驱动电机6带动风轮5进行转动,通过风轮5对变压器2与导流板3的外部进行散热,变压器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导流板3,导流板3的内部通过开设凹槽固定连接有油浸散热板4,使得油浸散热板4贴合变压器2表面,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强散热,导流板3可使油浸散热板4吸附的导热油快速更换,水冷箱14的左侧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油泵15,且水冷箱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油箱11,第二油泵15的输入端固定有出油管13,且出油管13的一端贯穿水冷箱14并延伸至其外侧与油箱11连通,第二油泵15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导流板3连通,第二油泵15可以将导流板3内部的油通过管道传送至出油管13内部流动,流经水冷箱14内部时快速散热,再流置油箱11内,油箱11的左侧外表面靠近底部拐角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油泵9,第一油泵9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油管8,且进油管8活动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其内部与导流板3连通,所述第一油泵9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过滤器10并贯穿油箱11延伸至其内侧,第一油泵9可以将油箱11内的油通过管道传送至进油管8内,导热油在进入管道前会由过滤器10过滤,进油管8再将冷却后的导热油输入到导流板3内,使得油浸散热板4吸附的油循环往复,增强导热效果,管道、进油管8以及出油管13均采用耐高温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该驱动电机6的型号可为YE2,该第一油泵9与该第二油泵15的型号均可为WCB-30。具体的,变压器2与导流板3的上下两侧接缝处均安装有密封圈17。本实施例中:变压器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快速散热结构,包括位于箱体(1)右侧的水冷箱(1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并固定有风轮(5),所述箱体(1)的上内壁中心位置固定有防尘罩(7),且风轮(5)转动连接于防尘罩(7)的内部,所述箱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变压器(2),所述变压器(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导流板(3),所述导流板(3)的内部通过开设凹槽固定连接有油浸散热板(4),所述水冷箱(14)的左侧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油泵(15),且水冷箱(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油箱(11),所述第二油泵(15)的输入端固定有出油管(13),且出油管(13)的一端贯穿水冷箱(14)并延伸至其外侧与油箱(11)连通,所述第二油泵(15)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导流板(3)连通,所述油箱(11)的左侧外表面靠近底部拐角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油泵(9),所述第一油泵(9)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油管(8),且进油管(8)活动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其内部与导流板(3)连通,所述第一油泵(9)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过滤器(10)并贯穿油箱(11)延伸至其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快速散热结构,包括位于箱体(1)右侧的水冷箱(1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并固定有风轮(5),所述箱体(1)的上内壁中心位置固定有防尘罩(7),且风轮(5)转动连接于防尘罩(7)的内部,所述箱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变压器(2),所述变压器(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导流板(3),所述导流板(3)的内部通过开设凹槽固定连接有油浸散热板(4),所述水冷箱(14)的左侧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油泵(15),且水冷箱(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油箱(11),所述第二油泵(15)的输入端固定有出油管(13),且出油管(13)的一端贯穿水冷箱(14)并延伸至其外侧与油箱(11)连通,所述第二油泵(15)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导流板(3)连通,所述油箱(11)的左侧外表面靠近底部拐角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油泵(9),所述第一油泵(9)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油管(8),且进油管(8)活动贯穿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国汤秀林李伟东江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九鼎新茂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