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的干式电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耐高温的干式电容器。
技术介绍
电容器是由两个电极及其间的介质材料构成,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通过防护元件对电容器进行保护,防止电容器出现不必要的事故,在进行使用干式电容器时,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进行使用干式电容器时,由于干式电容器内部设有多层绝缘填料物,无法向外扩散开,使得电容器内部产生的热量会直接堆积在电容器内部,热量过多会导致电容器内部因为热量而产生水蒸气,容易导致内部部件受潮损坏,影响使用时的稳定性,会造成干式电容器损坏,且电容器的底部会暴露在外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异常漏电,引起不必要的事故,降低电容器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耐高温的干式电容器,其结构包括底座、电容芯子、电极、本体、防护装置,所述底座安装在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内部设有与之相连接的本体,所述本体内部设有电容芯子,所述电容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的干式电容器,其结构包括底座(1)、电容芯子(2)、电极(3)、本体(4)、防护装置(5),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座(1)安装在防护装置(5),所述防护装置(5)连接在本体(4)上,所述电容芯子(2)与电极(3)相通电;/n所述防护装置(5)包括有限位组件(51)、放置腔(52)、连接板(53)、引导件(54)、去湿组件(55),所述限位组件(51)两侧均设有引导件(54),所述引导件(54)与连接板(53)相接通,所述连接板(53)与去湿组件(55)相扣接,两块所述连接板(53)固定连接在放置腔(52)上,所述放置腔(52)与限位组件(51)相连通,所述限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的干式电容器,其结构包括底座(1)、电容芯子(2)、电极(3)、本体(4)、防护装置(5),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安装在防护装置(5),所述防护装置(5)连接在本体(4)上,所述电容芯子(2)与电极(3)相通电;
所述防护装置(5)包括有限位组件(51)、放置腔(52)、连接板(53)、引导件(54)、去湿组件(55),所述限位组件(51)两侧均设有引导件(54),所述引导件(54)与连接板(53)相接通,所述连接板(53)与去湿组件(55)相扣接,两块所述连接板(53)固定连接在放置腔(52)上,所述放置腔(52)与限位组件(51)相连通,所述限位组件(51)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放置腔(52)与本体(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干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湿组件(55)包括有对流口(551)、导流腔(552)、吸湿元件(553)、接条(554)、吸片(555),所述对流口(551)设在吸片(555)上,所述对流口(551)与导流腔(552)相接通,所述导流腔(552)上设有吸湿元件(553),所述吸湿元件(553)与接条(554)相连接,所述接条(554)与导流腔(552)相贴合,所述导流腔(552)与连接板(53)相扣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干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元件(553)包括有旋转片(531)、壳体(532)、吸附板(533)、通孔(534)、转杆(535),所述旋转片(531)连接在转杆(535)上,所述旋转片(531)与通孔(534)相通,所述转杆(535)与吸附板(533)相扣合,所述转杆(535)与壳体(532)活动卡合,所述壳体(532)设在导流腔(552)上,所述壳体(532)与接条(554)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干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板(533)包括有支杆(D1)、衔接块(D2)、吸引片(D3)、处理槽(D4)、填料层(D5),所述支杆(D1)固定连接在处理槽(D4)上,所述支杆(D1)上设有填料层(D5),所述填料层(D5)与衔接块(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海石物流运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