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外挂加载设备的背投式显示终端背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20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外挂加载设备的背投式显示终端背板,其包括:背板本体以及设于背板本体上的中控系统以及多个功能区,背板本体上设有布线槽,布线槽以加载设备的安装位置为起点,以中控系统的安装位置为终点,沿背板本体上的各功能区之间的间隙呈折线形设置,布线槽用于容置外挂的加载设备的连接线;布线槽的两侧槽壁上分别对应地设有向布线槽中心延伸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固定端与槽壁固定连接,活动端彼此相对形成中心缝隙。当显示终端需要外接加载设备如摄像头、麦克风等时,连接线可以设置在显示终端内,沿背板上的布线槽连接至中控系统,将连接线隐藏在现实终端内解决了由于连接线外露带来的安全隐患及不美观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外挂加载设备的背投式显示终端背板
本技术涉及显示器背板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外挂加载设备的背投式显示终端背板。
技术介绍
背投式显示终端运用在诸多领域,在家用电视,触控一体机,教育会议机,广告投放机等设备上均有使用,在该类设备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为满足市场需求,需要经常加载外挂其他配件,例如摄像头,麦克风,红外识别设备,人体感应设备等等,由此该类显示终端的功能更加丰富,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现有背投式显示终端在外挂加载设备时,往往会增加一条或多条连接线,而这些连接外挂设备的连接线基本上都是外露在设备外面,这种外露的布线方式存在不美观,安全隐患,易老化破损,易被人为破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背投式显示终端在外挂加载设备时连接线外露在外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外挂加载设备的背投式显示终端背板,其包括:背板本体以及设于背板本体上的中控系统以及多个功能区,所述背板本体上设有布线槽,所述布线槽以加载设备的安装位置为起点,以所述中控系统的安装位置为终点,沿背板本体上的各功能区之间的间隙呈折线形设置,所述布线槽用于容置外挂的加载设备的连接线;所述布线槽的两侧槽壁上分别对应地设有向布线槽中心延伸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固定端与槽壁固定连接,限位件的活动端彼此相对形成中心缝隙。优选地,所述布线槽以所述背板本体上凸起的加强筋作为槽壁。优选地,所述布线槽的截面大小与加载设备的连接线直径相匹配。优选地,所述限位件为具有弹性的橡胶条。优选地,所述布线槽由所述背板本体内部以钣金工艺冲压成型,或在所述背板本体内部铺设连接线管道成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主要有以下技术效果:1.当显示终端需要外接加载设备如摄像头、麦克风等时,连接线可以设置在显示终端内,沿背板本体上的布线槽连接至中控系统,将连接线隐藏在现实终端内,避免加载设备连接线外露的风险,解决了一系列由于连接线外露带来的安全隐患及不美观等问题;将连接线由相对的两个橡胶条的活动端的缝隙中置入,并被橡胶条限制在布线槽中,避免连接线脱出布线槽。2.背板本体的加强筋一方面起到加固背板本体结构的作用,另一方面两根相邻的加强筋之间形成的凹槽可以作为布线槽使用,将连接线置于两根加强筋之间,既无需单独在背板本体设置其他结构作为布线槽,也可将连接线有序地规整到两根加强筋之间,便于维护和拆除等。3.由于加载设备的品牌或型号不同,连接线的粗细也各不相同,在背板本体上设置布线槽时,应该充分考虑加载设备的连接线直径来确定布线槽的横截面,以便能完全放置连接线。4.不同的显示终端的中控系统在背板本体上的安装位置不同,加载设备与显示终端的连接处位置也会有差异,中控系统在背板本体的左侧时,布线槽在背板本体上向左侧延伸至中控系统,中控系统在背板本体的右侧时,布线槽在背板本体上向右延伸至中控系统,根据中控系统的位置合理布置布线槽的走向,使连接线能最短路径达到中控系统。5.布线槽在设置时避开背板本体上已有的电子元件及各种功能区,与其他功能区在背板本体上共存,在既不占用已有的功能区空间的情况下,还能实现连接线的布线槽布置,合理利用显示终端的背板空间。6.布线槽可以钣金工艺冲压成型,与背板本体一体成型,结构更稳固,也可以在背板本体内部铺设连接线管道成型,这种设置方式更加灵活,可以根据连接线、中控系统等的具体情况来合理布置布线槽的走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中空系统设置在左侧的便于外挂加载设备的背投式显示终端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布线槽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中空系统设置在右侧的便于外挂加载设备的背投式显示终端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布线槽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外挂加载设备的背投式显示终端背板的走线槽以及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加载设备,2-背板本体,21-中控系统,22-加强筋,3-布线槽,31-限位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参阅图1-图5,一种便于外挂加载设备的背投式显示终端背板,其包括:背板本体2以及设于背板本体2上的中控系统21以及多个功能区,所述背板本体2上设有折线形的布线槽3,所述布线槽3以加载设备1的安装处为起点,以所述中控系统21的安装点为终点,沿背板本体上的各功能区之间的间隙设置,所述布线槽3用于容纳外挂的加载设备1的连接线。当显示终端需要外接加载设备1如摄像头、麦克风时,其连接线可以沿背板本体2上的布线槽3连接至中控系统21,将连接线隐藏在显示终端内,避免加载设备1的连接线外露的风险,解决了一系列由于连接线外露带来的安全隐患及不美观等问题。优选地,所述布线槽以所述背板本体2上凸起的加强筋22作为槽壁。背板本体2的加强筋22一方面可以起到加固背板本体2结构的作用,另一方面用于容置外接的加载设备的连接线将连接线有序地规整到两根加强筋22之间,便于收纳维护和拆除连接线等。如图5所示,优选地,所述布线槽3的两侧槽壁上分别对应地设有向布线槽中心延伸的限位件31,所述限位件31为具有弹性的橡胶条,所述橡胶条的固定端与槽壁固定连接,活动端彼此相对形成中心缝隙,将连接线由相对的两个橡胶条的活动端的中心缝隙中卡入,将连接线限定在由橡胶条覆盖的布线槽3中,避免加载设备1的连接线脱出布线槽3。优选地,所述布线槽3的宽度与加载设备1的连接线直径相匹配。由于加载设备1的品牌或型号不同,连接线的粗细也各不相同,在背板本体2上设置布线槽时,应该充分考虑加载设备1的连接线直径来确定布线槽的宽度,以便能完全放置连接线。不同的显示终端的中控系统21在背板本体2上的安装位置不同,加载设备1与显示终端的连接处位置也会有差异,中控系统21在背板本体2的左侧时,如图1、图2所示,布线槽3在背板本体2上向左侧以折线弯折延伸至中控系统21,中控系统21在背板本体2的右侧时,如图3、图4所示,布线槽3在背板本体2上向右以折线弯折延伸至中控系统21,根据中控系统21的位置合理布置布线槽3的走向,使连接线能最短路径达到中控系统21。所述布线槽的排布与所述背板本体2上的其他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外挂加载设备的背投式显示终端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背板本体(2)以及设于背板本体(2)上的中控系统(21)以及多个功能区,所述背板本体(2)上设有布线槽(3),所述布线槽(3)以加载设备(1)的安装位置为起点,以所述中控系统(21)的安装位置为终点,沿背板本体(2)上的各功能区之间的间隙呈折线形设置,所述布线槽用于容置外挂的加载设备(1)的连接线,所述布线槽(3)的两侧槽壁上分别对应地设有向布线槽中心延伸的限位件(31),所述限位件(31)的固定端与槽壁固定连接,限位件(31)的活动端彼此相对形成中心缝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外挂加载设备的背投式显示终端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本体(2)以及设于背板本体(2)上的中控系统(21)以及多个功能区,所述背板本体(2)上设有布线槽(3),所述布线槽(3)以加载设备(1)的安装位置为起点,以所述中控系统(21)的安装位置为终点,沿背板本体(2)上的各功能区之间的间隙呈折线形设置,所述布线槽用于容置外挂的加载设备(1)的连接线,所述布线槽(3)的两侧槽壁上分别对应地设有向布线槽中心延伸的限位件(31),所述限位件(31)的固定端与槽壁固定连接,限位件(31)的活动端彼此相对形成中心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外挂加载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嘀嗒酷显柔性显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