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背板装置以及液晶显示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419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1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背板装置以及液晶显示屏。上述的显示背板装置包括背板组件以及中框组件;背板组件包括背板本体、背光显示板以及环形挡板;中框组件包括中框板以及连接件,连接件位于中框板靠近环形挡板的一侧;中框板设置有扣位,扣位与避位区对应,中框板的内侧壁与扣位的底部的距离大于中框板的外侧壁与扣位的底部的距离。中框板的内侧壁与扣位的底部的距离大于中框板的外侧壁与扣位的底部的距离,使得扣位的槽口深度减少,从而使得与扣位对应位置的中框板的内侧与中框板的外侧的距离增大,即使得中框板在扣位位置的厚度增大,降低了中框在扣位位置的断裂几率,从而提高了显示背板装置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背板装置以及液晶显示屏
本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背板装置以及液晶显示屏。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视机的使用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中,由于液晶显示电视的轻巧和超薄的性能特点,逐渐成为主流电视。传统的液晶电视包括显示模组、中框以及背壳,将显示模组固定在安装框架上,背壳对显示模组进行背面封装,通过遥控器对准安装框架的边缘的红外接收装置,实现对液晶电视的控制。传统的液晶电视的在进行中框的安装时,通常采用对中框上的注胶孔注入热熔胶,使得中框与背壳以及显示模组稳定连接,然而,传统的中框在热熔胶的高温浸润下,使得位于注胶孔位置的中框发生软化,再加上注胶孔的孔径较小,使得注胶孔内的压强较大,导致注胶孔附近的中框部分断裂,严重降低了液晶电视的成品率,从而导致液晶电视的合格率降低,增大了液晶电视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降低中框在扣位位置的断裂几率的显示背板装置以及液晶显示屏。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显示背板装置,包括:背板组件以及中框组件;所述背板组件包括背板本体、背光显示板以及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环绕设置于所述背板本体的边缘,所述背板本体分别与所述背光显示板以及所述环形挡板连接,所述背光显示板与所述环形挡板位于所述背板本体的同一侧;所述中框组件包括中框板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中框板靠近所述环形挡板的一侧,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中框隔板连接,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环形挡板连接;所述中框板具有中空结构,所述中框板位于所述环形挡板的内侧,且所述中框板与所述环形挡板的内壁形成避位区;所述中框板设置有扣位,所述扣位与所述避位区对应,所述中框板的内侧壁与所述扣位的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中框板的外侧壁与所述扣位的底部的距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本体以及卡接凸起,所述连接本体与所述中框板连接,所述连接本体还与所述卡接凸起连接,所述环形挡板卡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凸起卡设于所述卡接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凸起具有卡接斜面,所述卡接斜面朝向远离所述环形挡板的方向倾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框组件还包括卡接夹板,所述卡接夹板与所述中框板靠近所述环形挡板的一侧连接,所述卡接夹板与所述连接本体形成卡接通槽,所述背板组件还包括卡接夹块,所述卡接夹块与所述背板本体连接,所述卡接夹块卡设于所述卡接通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组件还包括卡接垫片,所述卡接垫片与所述背板本体连接,且所述卡接垫片与所述环形挡板抵接,所述卡接垫片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卡接孔与所述卡接槽对齐,所述卡接凸起分别卡设于所述卡接孔以及所述卡接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组件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分别与所述背板本体以及所述卡接垫片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卡接垫片垂直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本体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板的部分收容于所述凹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框板靠近所述环形挡板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背板组件还包括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背板本体连接,所述连接凸起收容于所述连接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框板靠近所述环形挡板的一侧开设有拆装槽。一种液晶显示屏,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背板装置,还包括出光板以及安装支架,所述出光板与所述背板本体连接,所述中框板以及所述背光显示板均位于所述出光板和所述背板本体之间,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背板本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中框上开设扣位,便于将热熔胶通过扣位导入中框板、背板本体以及背光显示板之间,便于中框板、背板本体以及背光显示板之间的稳定连接,而中框板的内侧壁与扣位的底部的距离大于中框板的外侧壁与扣位的底部的距离,使得扣位的槽口深度减少,从而使得与扣位对应位置的中框板的内侧与中框板的外侧的距离增大,即使得中框板在扣位位置的厚度增大,降低了中框在扣位位置的断裂几率,从而提高了显示背板装置的合格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例中显示背板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背板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显示背板装置在A1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显示背板装置的中框组件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中框组件在A2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的中框组件在A3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背板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背板装置包括背板组件以及中框组件。所述背板组件包括背板本体、背光显示板以及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环绕设置于所述背板本体的边缘。所述背板本体分别与所述背光显示板以及所述环形挡板连接。所述背光显示板与所述环形挡板位于所述背板本体的同一侧。所述中框组件包括中框板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中框板靠近所述环形挡板的一侧,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中框隔板连接,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环形挡板连接。所述中框板具有中空结构。所述中框板位于所述环形挡板的内侧,且所述中框板与所述环形挡板的内壁形成避位区。所述中框板设置有扣位。所述扣位与所述避位区对应。所述中框板的内侧壁与所述扣位的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中框板的外侧壁与所述扣位的底部的距离。通过在中框上开设扣位,便于将热熔胶通过扣位导入中框板、背板本体以及背光显示板之间,便于中框板、背板本体以及背光显示板之间的稳定连接,而中框板的内侧壁与扣位的底部的距离大于中框板的外侧壁与扣位的底部的距离,使得扣位的槽口深度减少,从而使得与扣位对应位置的中框板的内侧壁与中框板的外侧壁的距离增大,即使得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背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背板组件,所述背板组件包括背板本体、背光显示板以及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环绕设置于所述背板本体的边缘,所述背板本体分别与所述背光显示板以及所述环形挡板连接,所述背光显示板与所述环形挡板位于所述背板本体的同一侧;/n中框组件,所述中框组件包括中框板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中框板靠近所述环形挡板的一侧,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中框隔板连接,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环形挡板连接;所述中框板具有中空结构,所述中框板位于所述环形挡板的内侧,且所述中框板与所述环形挡板的内壁形成避位区;所述中框板扣位设置有扣位,所述扣位与所述避位区对应,所述中框板的内侧壁与所述扣位的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中框板的外侧壁与所述扣位的底部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背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组件,所述背板组件包括背板本体、背光显示板以及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环绕设置于所述背板本体的边缘,所述背板本体分别与所述背光显示板以及所述环形挡板连接,所述背光显示板与所述环形挡板位于所述背板本体的同一侧;
中框组件,所述中框组件包括中框板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中框板靠近所述环形挡板的一侧,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中框隔板连接,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环形挡板连接;所述中框板具有中空结构,所述中框板位于所述环形挡板的内侧,且所述中框板与所述环形挡板的内壁形成避位区;所述中框板扣位设置有扣位,所述扣位与所述避位区对应,所述中框板的内侧壁与所述扣位的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中框板的外侧壁与所述扣位的底部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本体以及卡接凸起,所述连接本体与所述中框板连接,所述连接本体还与所述卡接凸起连接,所述环形挡板卡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凸起卡设于所述卡接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背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凸起具有卡接斜面,所述卡接斜面朝向远离所述环形挡板的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背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组件还包括卡接夹板,所述卡接夹板与所述中框板靠近所述环形挡板的一侧连接,所述卡接夹板与所述连接本体形成卡接通槽,所述背板组件还包括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四勇卓楚钦卓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南丰汇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