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碳质组分在线分析仪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09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碳质组分在线分析仪壳体,包括拆卸式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包括下壳体本体,所述下壳体本体为顶端开口的框体结构,其一端设有显示部、另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显示部、下壳体本体和连接部依次连接形成U字形结构;所述显示部、下壳体本体和连接部之间形成装配缺口;所述上壳体包括一个顶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固接于顶板两侧形成ㄇ字形结构;于所述顶板与侧板连接处上壳体内壁固设有用于防止上壳体变形的加强筋;所述上壳体设于所述装配缺口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抵抗壳体发生蠕变、塑性形变且便于工作人员拆装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碳质组分在线分析仪壳体
本技术涉及空气颗粒物碳组分分析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强度碳质组分在线分析仪壳体。
技术介绍
大气气溶胶中的碳质组分,通常占大气细粒子质量浓度的10~70%,是大气细粒子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可分为3大类:有机碳(OrganicCarbon,OC)、元素碳(ElementalCarbon,EC)和碳酸碳(CarbonateCarbon,CC)。OC主要来源于一次燃烧过程的排放和生物排放,以及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与大气中氧化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进入颗粒态的产物产生的。EC也被称作炭黑(BlackCarbon,BC),主要来源于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CC主要存在于土壤和煤矿飞尘的粗粒子中,质量浓度远小于EC和OC的,所以大气溶胶中的CC成分一般忽略。对大气气溶胶碳质组分(OC/EC)的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膜采样+离线分析和在线OC/EC监测。与离线分析法相比,在线采样分析法克服了其时间分辨率低、人为干扰较大的缺点,具有更大的应用市场。目前,市场上用于在线OC/EC监测的碳质组分在线分析仪壳体采用钣金加工,壳体内置高温反应炉,其体积较大,受其自身的重力、内应力影响,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壳体易发生蠕变;此外,分析仪运行过程中需要拆装维护的频率较高,在反复拆装时容易使壳体发生外力引起的塑性形变。分析仪壳体不可逆转的形变会直接影响其精准装配,甚至是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碳质组分在线分析仪壳体,既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不可逆形变,又能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快速拆装维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碳质组分在线分析仪壳体,包括拆卸式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包括下壳体本体,所述下壳体本体为顶端开口的框体结构,其一端设有显示部、另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显示部、下壳体本体和连接部依次连接形成U字形结构;所述显示部、下壳体本体和连接部之间形成装配缺口;所述上壳体包括一个顶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固接于顶板两侧形成ㄇ字形结构;于所述顶板与侧板连接处上壳体内壁固设有用于防止上壳体变形的加强筋;所述上壳体设于所述装配缺口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顶板与侧板连接处形成侧棱,所述第一加强筋平行于所述侧棱设置,且第一加强筋的两侧分别与顶板、侧板内壁固接;所述第二加强筋垂直于侧棱设置,所述第二加强筋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垂直于侧棱设置且与侧板端部固接,第二连接端垂直于顶板内侧面设置且与其端部固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连接板和设于固定连接板正上方的活动连接板,所述固定连接板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避让空间,该第一避让空间内安装有电路接口组件;所述活动连接板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二避让空间,该第二避让空间内安装有气路接口组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显示部包括两个纵向加强板和一个横向加强板,两个所述纵向加强板、横向加强板以及下壳体本体之间围成封闭的口字形空间,所述口字形空间中容纳有旋转门,所述旋转门一侧与纵向加强板铰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门为双层板件结构,其外表面为一平面板件,内表面为一曲面板件;靠近铰接处的平面板件和曲面板件相互贴合形成平面,远离铰接处的曲面板件向下壳体内部凸起形成凸面;所述纵向加强板、横向加强板与旋转门的连接处匹配旋转门表面轮廓设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门中部设有容纳显示屏的通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纵向加强板上纵向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新颖,内设的加强筋壳体内侧形成稳固三脚结构可有效抵抗蠕变、塑性形变;呈ㄇ字形结构的上壳体从上方与下壳体分离,使得在维护分析仪内部部件时可操作空间更大;可180°开合的旋转门方便从工作人员从分析仪前端进行送样、取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下壳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上壳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旋转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壳体、11-顶板、12-侧板、13-侧棱、14-加强筋、141-第一加强筋、142-第二加强筋、1421-第一连接端、1422-第二连接端、2-下壳体、21-下壳体本体、22-显示部、221-纵向加强板、2211-安装孔、222-横向加强板、223-旋转门、2231-平面板件、2232-曲面板件、2233-通孔、2234-磁吸块、23-连接部、231-固定连接板、232-活动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强度碳质组分在线分析仪壳体,包括拆卸式连接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如图2所示,所述下壳体2包括下壳体本体21,所述下壳体本体21为顶端开口的框体结构,其一端设有显示部22、另一端设有连接部23,所述显示部22、下壳体本体21和连接部23依次连接形成U字形结构;所述显示部22、下壳体本体21和连接部23之间形成装配缺口;所述连接部23包括固定连接板231和设于固定连接板231正上方的活动连接板232;活动连接板232底边与固定连接板231上边拆卸式连接、定边和侧边与上壳体1拆卸式连接;可单独分离的活动连接板232有助于拆卸维护时扩大可操作空间,更方便工作人员检修。所述固定连接板231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避让空间,该第一避让空间内安装有电路接口组件;所述活动连接板232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二避让空间,该第二避让空间内安装有气路接口组件;所述第一避让空间和第二避让空间有助于保护电路接口组件和气路接口组件不受挤压破损。所述上壳体1包括一个顶板11和两个侧板12,两个所述侧板12分别固接于顶板11两侧形成ㄇ字形结构;呈ㄇ字形结构的上壳体1可从上方与下壳体2分离,使得在维护分析仪内部部件时可操作空间更大、视野更开阔;于所述顶板11与侧板12连接处内侧的上壳体1固设有用于防止上壳体1变形的加强筋14;所述上壳体1设于所述装配缺口上。所述显示部22包括两个纵向加强板221和一个横向加强板222,两个所述纵向加强板221、横向加强板222以及下壳体本体21之间围成封闭的口字形空间,所述口字形空间中容纳有旋转门223,所述旋转门223一侧与纵向加强板221铰接并可180°向外旋转,大角度开合设置方便工作人员从分析仪前端送样、取样时可操作空间更大、视野更开阔,也便于从其前端大概查看到分析仪内部情况。所述纵向加强板221上纵向开设有多个安装孔22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碳质组分在线分析仪壳体,包括拆卸式连接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n所述下壳体(2)包括下壳体本体(21),所述下壳体本体(21)为顶端开口的框体结构,其一端设有显示部(22)、另一端设有连接部(23),所述显示部(22)、下壳体本体(21)和连接部(23)依次连接形成U字形结构;所述显示部(22)、下壳体本体(21)和连接部(23)之间形成装配缺口;/n所述上壳体(1)设于所述装配缺口上,其包括一个顶板(11)和两个侧板(12),两个所述侧板(12)分别固接于顶板(11)两侧形成ㄇ字形结构;于所述顶板(11)与侧板(12)连接处内侧的上壳体(1)固设有用于防止上壳体(1)变形的加强筋(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碳质组分在线分析仪壳体,包括拆卸式连接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壳体(2)包括下壳体本体(21),所述下壳体本体(21)为顶端开口的框体结构,其一端设有显示部(22)、另一端设有连接部(23),所述显示部(22)、下壳体本体(21)和连接部(23)依次连接形成U字形结构;所述显示部(22)、下壳体本体(21)和连接部(23)之间形成装配缺口;
所述上壳体(1)设于所述装配缺口上,其包括一个顶板(11)和两个侧板(12),两个所述侧板(12)分别固接于顶板(11)两侧形成ㄇ字形结构;于所述顶板(11)与侧板(12)连接处内侧的上壳体(1)固设有用于防止上壳体(1)变形的加强筋(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碳质组分在线分析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4)包括第一加强筋(141)和第二加强筋(142);所述顶板(11)与侧板(12)连接处形成侧棱(13),所述第一加强筋(141)平行于所述侧棱(13)设置,且第一加强筋(141)的两侧分别与顶板(11)、侧板(12)内壁固接;所述第二加强筋(142)垂直于侧棱(13)设置,所述第二加强筋(142)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端(1421)和第二连接端(1422),所述第一连接端(1421)垂直于侧棱(13)设置且与侧板(12)端部固接,第二连接端(1422)垂直于顶板(11)内侧面设置且与其端部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碳质组分在线分析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3)包括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咏刘洋张猛姚康宋贤亮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科环境监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