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蔓芝专利>正文

一种煤炭生产用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381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炭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煤炭生产用干燥装置,所述顶板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连接有加热器,且顶板的下方设置有箱体,所述加热器的上方连接有风机,所述箱体的下方设置有底板,且箱体与顶板之间通过固定板固定相连,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翻动机构,所述底板的上方位于一端位置处固定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将煤炭放入箱体中后,启动第二电机,利用翻动机构,即可实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同步转动,使两组叶片同时对箱体的煤炭进行持续翻动,同时可启动第一电机,实现箱体的反复晃动,以增大煤炭翻动的幅度,使煤炭表面受风更加均匀,从而加快煤炭烘干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炭生产用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炭加工
,具体是一种煤炭生产用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虽然煤炭的价值大不如从前,但毕竟目前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煤炭还是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必不可缺的能量来源之一,煤炭的供应也关系到我国的工业乃至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的稳定,煤炭的供应安全问题也是我国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在煤炭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需对其进行烘干,有利于后续的使用和充分燃烧,但因煤炭颗粒体积较大,会大大降低烘干速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煤炭生产用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炭生产用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炭生产用干燥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连接有加热器,且顶板的下方设置有箱体,所述加热器的上方连接有风机,所述箱体的下方设置有底板,且箱体与顶板之间通过固定板固定相连,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翻动机构,所述底板的上方位于一端位置处固定有第一电机,且底板的上方位于另一端位置处固定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箱体之间通过连接杆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上方转动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与箱体之间通过第二固定件转动相连。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一锥齿轮与箱体之间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之间通过连接轴固定相连,所述连接轴的中段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第三锥齿轮的一侧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箱体之间连接有第二转杆。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板的内部设有送风内管,且顶板的下方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送风内管的一端与加热器相连,且送风内管的另一端与出风口相连。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下方对应连接杆和液压杆的位置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尺寸与连接杆、液压杆的尺寸相适配。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杆、第二转杆与箱体之间均通过第一轴承转动相连,且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表面均套接有叶片。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板与连接轴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相连,且限位板呈“L”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将煤炭放入箱体中后,启动第二电机,利用翻动机构,即可实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同步转动,使两组叶片同时对箱体的煤炭进行持续翻动,同时可启动第一电机,实现箱体的反复晃动,以增大煤炭翻动的幅度,使煤炭表面受风更加均匀,从而加快煤炭烘干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煤炭生产用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煤炭生产用干燥装置中俯视箱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煤炭生产用干燥装置中正面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煤炭生产用干燥装置中侧面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板;2、加热器;3、箱体;4、风机;5、底板;6、固定板;7、第一电机;8、转盘;9、固定柱;10、连接杆;11、第一固定件;12、液压杆;13、第二固定件;14、凹槽;15、第二电机;16、第一锥齿轮;17、第一转杆;18、第二锥齿轮;19、连接轴;20、限位板;21、第三锥齿轮;22、第四锥齿轮;23、第二转杆;24、第一轴承;25、叶片。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煤炭生产用干燥装置,包括顶板1,顶板1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连接有加热器2,且顶板1的下方设置有箱体3,加热器2的上方连接有风机4,箱体3的下方设置有底板5,且箱体3与顶板1之间通过固定板6固定相连,箱体3的一侧设置有翻动机构,底板5的上方位于一端位置处固定有第一电机7,且底板5的上方位于另一端位置处固定有第一固定件11,第一电机7的一端连接有转盘8,转盘8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柱9,固定柱9与箱体3之间通过连接杆10转动相连,第一固定件11的上方转动连接有液压杆12,液压杆12与箱体3之间通过第二固定件13转动相连。在图2中,翻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6,第一锥齿轮16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8,且第一锥齿轮16与箱体3之间连接有第一转杆17,第二锥齿轮18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锥齿轮21,且第二锥齿轮18与第三锥齿轮21之间通过连接轴19固定相连,连接轴19的中段设置有限位板20,第三锥齿轮21的一侧连接有第四锥齿轮22,第四锥齿轮22与箱体3之间连接有第二转杆23,在将煤炭放入箱体3之后,打开加热器2和风机4,将热风吹向煤炭,然后打开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带动第一锥齿轮16转动,第一锥齿轮16同时带动第一转杆17和第二锥齿轮18转动,在连接轴19的连接作用下,第三锥齿轮21开始转动,其又带动第四锥齿轮22转动,即可实现第一转杆17和第二转杆23同步转动,进而使叶片25对箱体3中的煤炭进行持续翻动,以便对煤炭表面进行均匀地烘干。在图1中,顶板1的内部设有送风内管,且顶板1的下方设置有出风口,送风内管的一端与加热器2相连,且送风内管的另一端与出风口相连,经出风口可将热风吹向箱体3内部,对煤炭进行烘干。在图3中,箱体3的下方对应连接杆10和液压杆12的位置处开设有凹槽14,凹槽14的尺寸与连接杆10、液压杆12的尺寸相适配,可启动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带动转盘8转动,在连接杆10的连接作用下,再加上液压杆12的伸缩、摆动,即可实现箱体3的反复晃动,以增大箱体3中的煤炭翻动幅度,使其表面受风更加均匀,进而加快其干燥速度。在图2中,第一转杆17、第二转杆23与箱体3之间均通过第一轴承24转动相连,且第一转杆17和第二转杆23的表面均套接有叶片25,在第一转杆17和第二转杆23的同步转动下,可使叶片25对煤炭进行翻动。在图2中,限位板20与连接轴19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相连,且限位板20呈“L”形结构,限位板20对连接轴19起到支撑和限位的作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将煤炭放入箱体3之后,打开加热器2和风机4,将热风吹向煤炭,然后打开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带动第一锥齿轮16转动,第一锥齿轮16同时带动第一转杆17和第二锥齿轮18转动,在连接轴19的连接作用下,第三锥齿轮21开始转动,其又带动第四锥齿轮22转动,即可实现第一转杆17和第二转杆23同步转动,进而使叶片25对箱体3中的煤炭进行持续翻动,以便对煤炭表面进行均匀地烘干。同时,可启动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带动转盘8转动,在连接杆10的连接作用下,再加上液压杆12的伸缩、摆动,即可实现箱体3的反复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炭生产用干燥装置,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连接有加热器(2),且顶板(1)的下方设置有箱体(3),所述加热器(2)的上方连接有风机(4),所述箱体(3)的下方设置有底板(5),且箱体(3)与顶板(1)之间通过固定板(6)固定相连,所述箱体(3)的一侧设置有翻动机构,所述底板(5)的上方位于一端位置处固定有第一电机(7),且底板(5)的上方位于另一端位置处固定有第一固定件(11),所述第一电机(7)的一端连接有转盘(8),所述转盘(8)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柱(9),所述固定柱(9)与箱体(3)之间通过连接杆(10)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固定件(11)的上方转动连接有液压杆(12),所述液压杆(12)与箱体(3)之间通过第二固定件(13)转动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炭生产用干燥装置,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连接有加热器(2),且顶板(1)的下方设置有箱体(3),所述加热器(2)的上方连接有风机(4),所述箱体(3)的下方设置有底板(5),且箱体(3)与顶板(1)之间通过固定板(6)固定相连,所述箱体(3)的一侧设置有翻动机构,所述底板(5)的上方位于一端位置处固定有第一电机(7),且底板(5)的上方位于另一端位置处固定有第一固定件(11),所述第一电机(7)的一端连接有转盘(8),所述转盘(8)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柱(9),所述固定柱(9)与箱体(3)之间通过连接杆(10)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固定件(11)的上方转动连接有液压杆(12),所述液压杆(12)与箱体(3)之间通过第二固定件(13)转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炭生产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6),所述第一锥齿轮(16)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8),且第一锥齿轮(16)与箱体(3)之间连接有第一转杆(17),所述第二锥齿轮(18)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锥齿轮(21),且第二锥齿轮(18)与第三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蔓芝
申请(专利权)人:吴蔓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