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振烛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671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振烛灯,包括壳体组件、发光组件及缓冲组件;壳体组件包括底座、烛杆及烛芯;底座与烛芯相对设置在烛杆的两端;发光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内的储能件、与储能件电连接的中控板、及设置在中控板两侧的顶灯与底灯;顶灯设置在烛芯内,底灯设置在烛杆内;缓冲组件设置在发光组件与底座之间;缓冲组件包括与底座连接的立柱、滑设在立柱上的套柱、及弹性设置在立柱与套柱之间的弹性件;中控板固定在套柱上。上述抗振烛灯,通过在中控板与底座之间设置缓冲组件,通过弹性件有效对壳体组件受到振动或撞击的冲击载荷进行吸收,进而有效防止中控板因为振动或撞击而出现断路失效的问题,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振烛灯
本技术涉及光电照明
,特别是涉及一种抗振烛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生活中的情调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在重要的节日或者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中,人们都会布置浪漫的场地氛围,而在场地布置中常常用到的就是蜡烛,蜡烛发出微弱的光亮给人以柔美浪漫的感觉,但是与因为蜡烛的使用存在安全隐患,所以人们常常通过使用模拟蜡烛燃烧产生光亮的烛灯。现有的烛灯采用将中控板固定在壳体上的刚性连接结构,所以烛灯受到的振动会直接传递至中控板上,在运输过程中与安装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因为振动或撞击导致中控板断路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中控板因为振动或撞击断路失效的问题,提供一种抗振烛灯。一种抗振烛灯,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烛杆、及与所述烛杆连接的烛芯;所述底座与所述烛芯相对设置在所述烛杆的两端;发光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储能件、与所述储能件电连接的中控板、及设置在所述中控板两侧的顶灯与底灯;所述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振烛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烛杆、及与所述烛杆连接的烛芯;所述底座与所述烛芯相对设置在所述烛杆的两端;/n发光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储能件、与所述储能件电连接的中控板、及设置在所述中控板两侧的顶灯与底灯;所述顶灯设置在所述烛芯内,所述底灯设置在所述烛杆内;及/n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立柱、滑设在所述立柱上的套柱、及弹性设置在所述立柱与套柱之间的弹性件;所述中控板固定在所述套柱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振烛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烛杆、及与所述烛杆连接的烛芯;所述底座与所述烛芯相对设置在所述烛杆的两端;
发光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储能件、与所述储能件电连接的中控板、及设置在所述中控板两侧的顶灯与底灯;所述顶灯设置在所述烛芯内,所述底灯设置在所述烛杆内;及
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立柱、滑设在所述立柱上的套柱、及弹性设置在所述立柱与套柱之间的弹性件;所述中控板固定在所述套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烛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柱环绕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外侧,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套柱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振烛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呈圆柱状结构设置,所述套柱呈圆柱状结构设置,所述立柱与所述套柱沿同一中心轴线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振烛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拉块,所述拉块自所述立柱靠近所述套柱的一端的外侧曲面向远离所述立柱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套柱内设置有勾块,所述勾块自所述套柱的内侧曲面向所述套柱内部延伸设置,所述拉块与所述勾块对应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烛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加强架,所述加强架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外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爵堂刘克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圣悦装饰礼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