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车智能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364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源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源车智能照明系统,包括安装板、压环、灯体、透明灯罩和壳体;压环和透明灯罩布置在所述壳体的端部,还包括防护壳,防护壳利用卡合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上;防护壳内柔性连接有抵紧环,且所述抵紧环的端面紧贴所述压环的端面;在所述防护壳的端部安装有四组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柔性滚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源车智能照明大灯,其前侧的压环和透明灯罩利用防护壳进行压紧固定,一方面可对灯体起到一定的安全防护效果,延长灯体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当需要拆卸灯体时,将防护壳旋下并取下压环和透明灯罩后即可拆卸灯体,无需拆卸电源车的保险杠,十分方便,便于对灯体进行拆卸维修或者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车智能照明系统
本技术属于电源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电源车智能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电源车采用非电启动及空气为冷却介质的发动机,不但免除了蓄电池及风箱水箱的维护以及加注冷却液的烦恼,而且能在极高、低温和沙尘等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在长期存放的情况下,装备随时可以奔赴现场并立即投入作业,前大灯是电源车的重要配件,通常固定在电源车的前部,位于电源车的保险杠处。原有电源车智能照明前大灯在使用时,通常直接利用螺栓固定在车体上,并且在灯体的外部还围绕一个灯壳,前部具有透明灯罩,其均利用螺栓进行固定,后期对灯体进行拆卸维修或者更换时,需要拆卸保险杠,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车智能照明系统,具有使用方便以及易于拆卸检修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车智能照明系统,包括安装板、压环、灯体、透明灯罩和壳体,所述壳体和所述灯体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灯体位于所述壳体内侧;所述压环和所述透明灯罩布置在所述壳体的端部,还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车智能照明系统,包括安装板(1)、压环(2)、灯体(3)、透明灯罩(4)和壳体(5),所述壳体(5)和所述灯体(3)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上,且所述灯体(3)位于所述壳体(5)内侧;所述压环(2)和所述透明灯罩(4)布置在所述壳体(5)的端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壳(6),所述防护壳(6)利用卡合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5)上;所述防护壳(6)内柔性连接有抵紧环(10),且所述抵紧环(10)的端面紧贴所述压环(2)的端面;在所述防护壳(6)的端部安装有四组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柔性滚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车智能照明系统,包括安装板(1)、压环(2)、灯体(3)、透明灯罩(4)和壳体(5),所述壳体(5)和所述灯体(3)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上,且所述灯体(3)位于所述壳体(5)内侧;所述压环(2)和所述透明灯罩(4)布置在所述壳体(5)的端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壳(6),所述防护壳(6)利用卡合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5)上;所述防护壳(6)内柔性连接有抵紧环(10),且所述抵紧环(10)的端面紧贴所述压环(2)的端面;在所述防护壳(6)的端部安装有四组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柔性滚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车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的外壁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导向滑槽(7),且在所述壳体(5)的外壁还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滑槽(7)相通的锁定槽(8);所述锁定槽(8)为“L”型槽,在所述防护壳(6)内壁固定有与所述导向滑槽(7)和所述锁定槽(8)相对应的锁定滑块(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俊林汪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高山领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