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机用调压器的壳体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3551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调压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机用调压器的壳体加固装置,包括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腔中的机芯,外壳体由外支撑架、内支撑架和支撑杆组合构成,外支撑架、内支撑架均为截面呈正六边形的框体结构,且其两者均共设置有四层,且外支撑架的拐角处通过支撑杆进行固定连接,且相邻层外支撑架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尘板,且相邻层内支撑架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防尘板,机芯为安装在内支撑架的内腔中;通过将外壳体设置成由外支撑架、内支撑架和支撑杆组合构成,并将内支撑架的外侧拐角位置与外支撑架的内侧框杆中端位置固定焊接,从而让且外支撑架与内支撑架之间组合形成六个三角形结构,从而有效提高外壳体的整体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机用调压器的壳体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调压器相关
,具体为一种通机用调压器的壳体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通用机械的总称,而通用机械在实际使用时,为了保证机械的正常运作,通常都在其上安装调压器,而调压器又称“晶闸管电力调整器”“可控硅电力调整器”或简称“电力调整器”。“晶闸管”又称“可控硅”(SCR)是一种四层三端半导体器件,把它接在电源和负载中间,配上相应的触发控制电路板,就可以调整加到负载上的电压、电流和功率;但是传统的调压器外壳较为简单,从而导致其强度较低,在受到外界碰撞很容易变形,从而使内部的电性原件很容易被挤压受损,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通机用调压器的壳体加固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机用调压器的壳体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机用调压器的壳体加固装置,包括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腔中的机芯,所述外壳体由外支撑架、内支撑架和支撑杆组合构成,所述外支撑架、内支撑架均为截面呈正六边形的框体结构,且其两者均共设置有四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机用调压器的壳体加固装置,包括外壳体(1)和设置在外壳体(1)内腔中的机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由外支撑架(7)、内支撑架(8)和支撑杆(9)组合构成,所述外支撑架(7)、内支撑架(8)均为截面呈正六边形的框体结构,且其两者均共设置有四层,且外支撑架(7)的拐角处通过支撑杆(9)进行固定连接,且相邻层外支撑架(7)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尘板(10),且相邻层内支撑架(8)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防尘板(11),所述机芯(2)为安装在内支撑架(8)的内腔中,且其上设置有主旋钮(3),且最下层外支撑架(7)的外侧壁上一体成型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为正六边形框状结构,且其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机用调压器的壳体加固装置,包括外壳体(1)和设置在外壳体(1)内腔中的机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由外支撑架(7)、内支撑架(8)和支撑杆(9)组合构成,所述外支撑架(7)、内支撑架(8)均为截面呈正六边形的框体结构,且其两者均共设置有四层,且外支撑架(7)的拐角处通过支撑杆(9)进行固定连接,且相邻层外支撑架(7)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尘板(10),且相邻层内支撑架(8)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防尘板(11),所述机芯(2)为安装在内支撑架(8)的内腔中,且其上设置有主旋钮(3),且最下层外支撑架(7)的外侧壁上一体成型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为正六边形框状结构,且其六个边角处开设有安装孔,且其下方设置有底座(4),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螺丝孔,且其螺丝孔的位置与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且连接板(5)通过固定螺丝(6)固定安装在底座(4)上,所述外壳体(1)上一体成型有控制面板座(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滔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新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