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水阀及应用该阀的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48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1
一种分水阀及应用该阀的坐便器,其包括有:出水阀体,出水阀体端面设有出水孔,及与各出水孔连通的出水管;壳体,壳体与出水阀体密封连接构成用于液体进入和排出的阀体腔,该壳体上设有壳体轴孔;阀片,该阀片上设有可与出水孔连通的轴向通孔;转轴,转轴穿过上述壳体轴孔带动阀片在阀体腔内转动;出水阀体端面上还设有引流槽,该引流槽的首端与出水孔之一连通,末端位于相邻的两出水孔间,阀片轴向通孔在相邻出水孔间转动时,该引流槽可将轴向通孔与和引流槽首端连通的出水孔连通。经上述改进的分水阀,当用户进行水路切换时,阀片上的轴向通孔与出水孔过渡连通,避免从出水孔排出的液体压力产生较大的变化,提升分水阀在水路切换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水阀及应用该阀的坐便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引流功能的分水阀及应用该阀的坐便器,其IPC分类号为F16K11/074。
技术介绍
分水阀作为智能坐便器管路中的关键零件,其具有一进多出或二进多出的结构。现常规设计为在分水阀的出水阀体上设有相互隔离的出水孔,通过控制分水阀上阀片的转动,实现出水的切换。因出水阀体上的出水孔需与外部水管进行连接,故相邻的出水孔间具一定的间隔距离,当分水阀进行水路切换时会引起,液体在阀体内会快速积聚产生较大的腔压,当阀片转动至与另一出水孔连通时,积聚在腔内的液体会瞬间高压排出,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现常见带泄水功能的分水阀可参阅专利公开号为CN205155250U的技术方案。该专利公开在第二阀片与第一阀片抵靠的面上设泄水凹槽,解决分水阀在停止状态下,阀体腔内液体的排空的问题。而分水阀在进行水路切换时,出水水压瞬间变化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本方案中其它有关术语和公知常识,可参见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年或1997年版的《机械工程手册》、《电机工程手册》以及国家标准GBT21465-2008《阀门术语》和GB/T23131-201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坐便器便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实现水路进行平稳切换的分水阀。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水阀,其包括有:出水阀体,其端面设有三个以上的出水孔及与各出水孔连通的出水管;壳体,其与出水阀体密封连接构成用于液体进入和排出的阀体腔,且壳体上设有壳体轴孔;>设置在阀体腔内且可转动和紧贴于所述出水阀体端面上的阀片,该阀片上设连通阀体腔与出水阀体出水孔的轴向通孔;转轴,其穿过所述壳体轴孔带动阀片在阀体腔内转动;其特征在于:出水阀体端面上还设有引流槽,该引流槽的首端与所述出水孔之一连通,末端位于相邻的两出水孔间,所述阀片轴向通孔在相邻出水孔间转动时,该引流槽可将轴向通孔与所述的和引流槽首端连通的出水孔连通。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分水阀,通过在出水阀体端面上设有与出水孔连通的引流槽。当分水阀进行水路切换时,阀片上的轴向通孔经引流槽与出水孔过渡连通,阀体腔内的液体经引流槽导通至出水孔排出。该设计避免因水路切换时,阀体腔内液压急剧变化使从出水孔排出的液体压力产生较大的变化,提升分水阀水路切换时排出液体压力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出水孔为四个,其沿周向,依次为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第三出水孔、第四出水孔。更进一步地,引流槽的末端为弧形,该弧心位于第二出水孔和第三出水孔之间,且与出水孔圆心处于同一圆周线上。进一步地,轴向通孔包括设置在阀片端面上用于与出水孔相连通的第一轴向通孔和用于与引流槽相连通的第二轴向通孔。更进一步地,在径向平面上,出水孔为圆孔,槽的末端为弧形,其位于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之间,出水孔的圆心至阀轴线的距离大于引流槽的末端至阀轴线的距离。进一步地,出水阀体端面上还设有与各自出水孔连通的弧形槽。更进一步地,出水阀体端面上还设有轴向凹入的下沉部,该下沉部使弧形槽的壁厚均匀变化。进一步地,该分水阀还包括有一装配在壳体上的电机和轴套,轴套设置在转轴与电机之间,将电机轴伸与转轴连通。进一步地,壳体包括轴向延伸的环柱体、设置在该环状柱端部的顶端面和从该环状体的表面往外延伸出的进水管,该环状体与顶端面相对的一端为敞开。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坐便器: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分水阀,及与该分水阀连通的喷杆和自洁装置,分水阀中与引流槽导通连接的出水孔与自洁装置连通,出水阀体上的其它出水孔与喷杆连通。进一步地,该坐便器还包括有一液体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在分水阀的上游,其出水口通往分水阀的进水口。本技术的坐便器,通过将分水阀上与引流槽连通的出水孔与自洁装置连通,当用户进行水路切换时,阀体腔内的液体会沿引流槽导向至自洁装置排出,防止在切换过程中从喷杆喷出的液体压力产生较大的变化,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分水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分水阀实施例沿转轴400的轴线和进水管240的轴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分水阀实施例一的出水阀体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分水阀实施例一的出水阀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分水阀实施例一的阀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分水阀实施例一关闭状态时的径向剖面图;图7是图6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分水阀实施例一进行水路切换时的径向剖面图;图9是本技术分水阀实施例二的出水阀体的主视图;图10是本技术分水阀实施例二的阀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分水阀实施例二分水阀关闭状态时的径向剖面图;图12是本技术分水阀实施例二进行水路切换时的径向剖面图;图13是图12中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分水阀实施例二进行水路切换时阀片转动各状态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坐便器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分水阀、2-喷杆、3-自洁装置、4-加热装置、10-阀体腔、100-出水阀体、110-出水阀体端面、121-第一出水孔、122-第二出水孔、123-第三出水孔、124-第四出水孔、130-引流槽、131-引流槽首端、132-引流槽末端、130'-引流槽、131'-引流槽首端、132'-引流槽末端、141-第一弧形槽、142-第二弧形槽、143-第三弧形槽、144-第四弧形槽、150-下沉部、151-第一下沉部、152-第二下沉部、160-出水管、200-壳体、210-壳体轴孔、220-环柱体、230-顶端面、240-进水管、300-阀片、310-轴向通孔、310'-轴向通孔、311-第一轴向通孔、312-第二轴向通孔、400-转轴、500-轴套、600-第一密封圈、700-第二密封圈、800-弹簧、900-电机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至图3,本技术的分水阀1包括出水阀体100、装配在出水阀体上的壳体200、阀片300和转轴400。出水阀体100的前端面110上设有出水孔和引流槽130,该出水孔一般为三个以上。出水阀体100的外表面凸起有与各自出水孔相连通的出水管160。壳体200设置有壳体轴孔210,其与出水阀体连接的一端设有“敞开部”。该壳体200与出水阀体100密封连接构成用于液体进入和排出的阀体腔10。圆形阀片300上设有其转动至相应位置即与相应出水孔连通的轴向通孔(310或310'),转轴400穿过壳体轴孔210带动阀片300紧贴于出水阀体端面110上转动。见图3和图8(图9和12),引流槽130为在出水阀体端面110沿轴线凹入的槽,其首端(131或131')与上述的一个出水孔连通,末端(132或132')位于相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水阀,包括:/n——出水阀体(100),其出水阀体端面(110)上设有三个以上的出水孔(121、122、123、124)及与各出水孔连通的出水管;/n——壳体(200),其与出水阀体(100)密封连接构成用于液体进入和排出的阀体腔(10),且壳体上设有壳体轴孔(210);/n——设置在阀体腔(10)内且可转动和紧贴于所述出水阀体端面(110)上的阀片(300),该阀片上设连通阀体腔(10)与出水阀体出水孔的轴向通孔(310、310');/n——转轴(400),其穿过所述壳体轴孔(210)带动阀片(300)在阀体腔内转动;/n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阀体端面(110)上还设有引流槽(130、130'),该引流槽的首端(131、131')与所述出水孔之一连通,末端(132、132')位于相邻的两出水孔间,所述阀片轴向通孔(310、310')在相邻出水孔间转动时,该引流槽(130、130')可将轴向通孔(310、310')与所述引流槽的首端(131、131')连通的出水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水阀,包括:
——出水阀体(100),其出水阀体端面(110)上设有三个以上的出水孔(121、122、123、124)及与各出水孔连通的出水管;
——壳体(200),其与出水阀体(100)密封连接构成用于液体进入和排出的阀体腔(10),且壳体上设有壳体轴孔(210);
——设置在阀体腔(10)内且可转动和紧贴于所述出水阀体端面(110)上的阀片(300),该阀片上设连通阀体腔(10)与出水阀体出水孔的轴向通孔(310、310');
——转轴(400),其穿过所述壳体轴孔(210)带动阀片(300)在阀体腔内转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阀体端面(110)上还设有引流槽(130、130'),该引流槽的首端(131、131')与所述出水孔之一连通,末端(132、132')位于相邻的两出水孔间,所述阀片轴向通孔(310、310')在相邻出水孔间转动时,该引流槽(130、130')可将轴向通孔(310、310')与所述引流槽的首端(131、131')连通的出水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为四个,其沿周向,依次为第一出水孔(121)、第二出水孔(122)、第三出水孔(123)、第四出水孔(1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的末端(132)为弧形,该弧心(C)位于第二出水孔(122)和第三出水孔(123)之间,且与出水孔圆心(C1、C2、C3、C4)处于同一圆周线(M)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通孔(310')包括设置在阀片端面上用于与出水孔相连通的第一轴向通孔(311)和用于与引流槽(130')相连通的第二轴向通孔(3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卫文何竟波何兆奇
申请(专利权)人:地尔肠道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