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偏光玻璃镜片的生产方法和超薄偏光玻璃镜片技术

技术编号:288343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偏光玻璃镜片的生产方法,加工步骤包括:1)将光学玻璃毛胚经光学磨制,获得厚度达到0.6mm‑1.2mm的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2)将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浸入强化液中进行化学强化;3)将胶水分别涂抹于前光学薄片的后凹面、后光学薄片的前凸面及偏光弯膜的前、后表面,使偏光弯膜粘合在前光学薄片的后凹面与后光学薄片的前凸面之间并排出气泡;然后送入恒温固化炉中固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超薄偏光玻璃镜片,包括: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和偏光膜;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分别为厚度0.6mm‑1.2mm的钢化玻璃薄片;偏光膜置于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之间并通过胶水与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黏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偏光玻璃镜片的生产方法和超薄偏光玻璃镜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眼镜镜片,尤其涉及超薄偏光玻璃镜片。
技术介绍
传统的偏光镜片,都是利用偏光原理,过滤绝大部分放射光、散射光和眩目的强光,以保护人的眼睛。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CN2386462Y公开了专利号为ZL99218903.9,名称为“防眩目眼镜”的技术方案,提出在普通眼镜的两片镜片之间设置一层偏振膜。其不足之处是:夹置于两片镜片之间的偏振膜,由于暴露在空气和水气中,容易被氧化及腐蚀,抗冲击力的强度差、寿命短。为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了名称为“多层贴合钢化玻璃偏光镜片”的技术方案,在专利号为ZL200520083653.7的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CN2789797Y中公开了。该方案提出,多层贴合钢化玻璃偏光镜片由偏振膜和光学镜片组成。偏振膜设在光学镜片之间。在光学镜片的侧边缘有一保护层。包附在多层镜片的侧边缘四周。而且两光学镜片的弧度不同,其中后面镜片凸面的弧度略大于前面镜片凹面的弧度,以便于镜片夹层中气泡排除镜片体外。偏光膜和光学片的结合面上涂有一层粘合剂,二者通过合压制为一体。多种优质化学物料均匀涂在镜片边缘紧紧包附在镜片周围,使空气不能和粘合面接触。不仅解决了粘合分层问题,使其寿命大大延长,而且镜片周围由于胶层包附形成的应力,镜片抗外力冲击的强度亦大大增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薄偏光玻璃镜片的生产方法,使佩戴者更舒适、更轻便,减轻长时间佩戴的疲劳感。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偏光玻璃镜片的生产方法,加工步骤包括:1)将光学玻璃毛胚经经过玻璃冷加工工艺研磨成厚度0.6mm-1.2mm的玻璃薄片;2)将玻璃薄片经过光学磨制,获得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3)将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浸入强化液中进行化学强化;4)将结合剂分别涂抹于前光学薄片的后凹面、后光学薄片的前凸面及偏光弯膜的前、后表面,使偏光弯膜粘合在前光学薄片的后凹面与后光学薄片的前凸面之间并排出气泡;然后送入恒温固化炉中固化,得到厚度为1.3mm-1.8mm的超薄偏光玻璃镜片。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磨制包括以下步骤:1)去除光学玻璃毛胚边缘的尖锐角位;2)通过模具对光学玻璃毛胚进行粗磨;3)对粗磨后的光学玻璃毛胚进行削平,得到粗糙光学玻璃薄片;4)去除粗糙光学玻璃薄片边缘的尖锐角位;5)通过模具对粗糙光学玻璃薄片进行细磨;6)对细磨后的粗糙光学玻璃薄片进行抛光,得到光滑光学玻璃薄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偏光玻璃镜片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磨中切削液的浓度为1:90,粗磨压力为2.5-3.0kg,粗磨时间为1.0-1.5sec、磨削量为0.2-0.4mm。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削平中切削液的浓度为1:45,切削压力为2-2.5kg,切削粗磨时间为3-5sec、磨削量为0.2-0.4mm。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细磨中切削液的浓度为1:30,细磨压力为2.5-3.0kg,细磨粗磨时间为4-9sec、磨削量为0.15-0.25mm。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化学强化是通过改变玻璃的表面的化学组长来提高玻璃强度。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化学强化是应用离子文换法进行钢化:将所述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浸入到熔融硝酸钾盐中,使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表面的K+离子与Na+离子发生交换,在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形成硝酸钾交换层;由于K+离子的膨胀系数小于Na+离子,从而在冷却过程中造成外层收缩较小,而内层收缩较大,当冷却至常温后,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便处于内层受拉,外层受压的状态,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预热至330℃-370℃后浸入到熔融硝酸钾盐中;熔融硝酸钾盐的温度为390℃-410℃;强化时间为8-10h;强化结束后,所述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经过滴净后保持温度在350℃以上后经空气冷却至150℃-160℃;再将冷却后的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浸入85℃-95℃的水中去除玻璃表面的硝酸钾;最后将去除硝酸钾的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经过清洗后干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超薄偏光玻璃镜片,包括: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和偏光膜;所述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分别为厚度0.6mm-1.2mm的钢化玻璃薄片;所述偏光膜置于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之间并通过胶水与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黏贴;所述超薄偏光玻璃镜片的厚度为1.3mm-1.8mm。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超薄偏光玻璃镜片的强度通过FDA21CER801.410的冲击测试。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偏光玻璃镜片的生产方法,通过对光学玻璃毛胚进行两次研磨后使其厚度能够达到0.6mm-1.2mm,从而减轻了镜片的重量,增加了佩戴舒适性。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偏光玻璃镜片的生产方法,将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浸入强化液进行化学强化,使其强度可以通过FDA21CER801.410的冲击测试。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偏光玻璃镜片的生产方法,由于偏光膜的高交滤光层,可有效滤除各种眩光和紫外线达100%,不但可以降低光线强度,阻挡眩光提高视觉反差,改善视觉清晰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薄偏光玻璃镜片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步骤包括:1)将光学玻璃毛胚经经过玻璃冷加工工艺研磨成厚度0.6mm-1.2mm的玻璃薄片;2)将玻璃薄片经过光学磨制,获得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3)将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浸入强化液中进行化学强化;4)将胶水分别涂抹于前光学薄片的后凹面、后光学薄片的前凸面及偏光弯膜的前、后表面,使偏光弯膜粘合在前光学薄片的后凹面与后光学薄片的前凸面之间并排出气泡;然后送入恒温固化炉中固化。恒温固化炉中温度为38℃-52℃,固化时间为4小时,52℃,固化时间为4小时,至此制成圆形镜片胚料。具体来说,所述光学磨制包括以下步骤:1)去除光学玻璃毛胚边缘的尖锐角位;2)通过模具对光学玻璃毛胚进行粗磨;3)对粗磨后的光学玻璃毛胚进行削平,得到粗糙光学玻璃薄片;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偏光玻璃镜片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步骤包括:/n1)将光学玻璃毛胚经经过玻璃冷加工工艺研磨成厚度0.6mm-1.2mm的玻璃薄片;/n2)将玻璃薄片经过光学磨制,获得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n3)将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浸入强化液中进行化学强化;/n4)将结合剂分别涂抹于前光学薄片的后凹面、后光学薄片的前凸面及偏光弯膜的前、后表面,使偏光弯膜粘合在前光学薄片的后凹面与后光学薄片的前凸面之间并排出气泡;然后送入恒温固化炉中固化,得到厚度为1.3mm-1.8mm的超薄偏光玻璃镜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偏光玻璃镜片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步骤包括:
1)将光学玻璃毛胚经经过玻璃冷加工工艺研磨成厚度0.6mm-1.2mm的玻璃薄片;
2)将玻璃薄片经过光学磨制,获得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
3)将前光学薄片、后光学薄片浸入强化液中进行化学强化;
4)将结合剂分别涂抹于前光学薄片的后凹面、后光学薄片的前凸面及偏光弯膜的前、后表面,使偏光弯膜粘合在前光学薄片的后凹面与后光学薄片的前凸面之间并排出气泡;然后送入恒温固化炉中固化,得到厚度为1.3mm-1.8mm的超薄偏光玻璃镜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偏光玻璃镜片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磨制包括以下步骤:
1)去除光学玻璃毛胚边缘的尖锐角位;
2)通过模具对光学玻璃毛胚进行粗磨;
3)对粗磨后的光学玻璃毛胚进行削平,得到粗糙光学玻璃薄片;
4)去除粗糙光学玻璃薄片边缘的尖锐角位;
5)通过模具对粗糙光学玻璃薄片进行细磨;
6)对细磨后的粗糙光学玻璃薄片进行抛光,得到光滑光学玻璃薄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偏光玻璃镜片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磨中切削液的浓度为1:90,粗磨压力为2.5-3.0kg,粗磨时间为1.0-1.5sec、磨削量为0.2-0.4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偏光玻璃镜片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削平中切削液的浓度为1:45,切削压力为2-2.5kg,切削粗磨时间为3-5sec、磨削量为0.2-0.4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偏光玻璃镜片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磨中切削液的浓度为1:30,细磨压力为2.5-3.0kg,细磨粗磨时间为4-9sec、磨削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林塘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思乐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