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巫殷武专利>正文

一种泥水平衡岩石顶管用的液压顶进圈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306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水平衡岩石顶管用的液压顶进圈体结构,包括装置主体和网壳,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钻体,且钻体的右侧设置有动壳,所述动壳的内部安装有钻刀,且钻刀的左右两侧固定有固定块,所述网壳设置于固定块的右侧,且网壳的内部开设有疏泥孔,所述疏泥孔的内部安装有钻头,且钻头的内部固定有卡纹,所述卡纹的内部设置有钻心,且钻心的后方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左侧连接有转头。该泥水平衡岩石顶管用的液压顶进圈体结构设置有钻体,通过安装在装置主体内部的钻体,从而使得钻体与动壳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将岩石进行挖掘推进,从而将岩石进行粉碎然后通过装置进行运走,便于使用者使用装置进行开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水平衡岩石顶管用的液压顶进圈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为一种泥水平衡岩石顶管用的液压顶进圈体结构。
技术介绍
泥水平衡式顶管是一种以全断面切削土体,以泥水压力来平衡土压力和地下水压力,又以泥水作为输送弃土介质的机械自动化顶管施工法,一般是随着顶管的推进,刀盘在不断转动,进泥管不断供泥水,排泥管不断将混有弃土的泥水排出泥水舱,因此顶进圈体是泥水平衡顶管不可或缺的装置。现有的市面上的圈体结构在对岩石进行掘进的过程中,只能够使用顶管配对的单独型号,但是面对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地质材料,同一个钻头不能够满足工程需要,给工程推进带来阻碍。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圈体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泥水平衡岩石顶管用的液压顶进圈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水平衡岩石顶管用的液压顶进圈体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圈体结构在对岩石进行掘进的过程中,只能够使用顶管配对的单独型号,但是面对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地质材料,同一个钻头不能够满足工程需要,给工程推进带来阻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泥水平衡岩石顶管用的液压顶进圈体结构,包括装置主体和网壳,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钻体,且钻体的右侧设置有动壳,所述动壳的内部安装有钻刀,且钻刀的左右两侧固定有固定块,所述网壳设置于固定块的右侧,且网壳的内部开设有疏泥孔,所述疏泥孔的内部安装有钻头,且钻头的内部固定有卡纹,所述卡纹的内部设置有钻心,且钻心的后方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左侧连接有转头,且转头的上下两侧开设有疏泥道,所述疏泥道的内部放置有液压机,且液压机的内部安装有安装腔。优选的,所述钻体与动壳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钻体的水平高度小于与动壳水平高度。优选的,所述钻刀与动壳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且钻刀与动壳之间相互垂直。优选的,所述网壳通过疏泥孔构成镂空结构,且疏泥孔在网壳的内部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钻头通过连接轴与装置主体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钻头与装置主体之间的圆心相互重合。优选的,所述钻头通过连接轴与转头之间的配合与装置主体构成转动结构,且钻头与转头之间的水平中心线相互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泥水平衡岩石顶管用的液压顶进圈体结构设置有钻体,通过安装在装置主体内部的钻体,从而使得钻体与动壳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将岩石进行挖掘推进,从而将岩石进行粉碎然后通过装置进行运走,便于使用者使用装置进行开凿。2、该泥水平衡岩石顶管用的液压顶进圈体结构设置有钻刀,通过安装在动壳内部的钻刀,从而使得钻刀能够从动壳的内部拆卸下来,便于使用者对磨损过度的钻刀进行更换,同时装置能够通过钻刀对岩石进行作用将岩石进行粉碎,从而将岩石进行开凿,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四个动壳,因此也设置有四个钻刀,能够使装置对岩石的加力更加均衡,避免开凿过程中岩石倒塌的问题。3、该泥水平衡岩石顶管用的液压顶进圈体结构设置有连接轴,通过安装在钻头左侧的连接轴,而使得钻头能够通过连接轴通装置主体的内部拆卸下来,便于使用中对钻头进行更换,避免钻头的磨损损坏导致装置损坏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根据掘进工程的不同对钻头进行更换,从而能够更加灵活的适应不同的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钻体;3、动壳;4、钻刀;5、固定块;6、网壳;7、疏泥孔;8、钻头;9、卡纹;10、钻心;11、连接轴;12、转头;13、疏泥道;14、液压机;15、安装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泥水平衡岩石顶管用的液压顶进圈体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和网壳6,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钻体2,且钻体2的右侧设置有动壳3,钻体2与动壳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钻体2的水平高度小于与动壳3水平高度,从而使得钻体2与动壳3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将岩石进行挖掘推进,从而将岩石进行粉碎然后通过装置进行运走,便于使用者使用装置进行开凿,动壳3的内部安装有钻刀4,且钻刀4的左右两侧固定有固定块5,钻刀4与动壳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且钻刀4与动壳3之间相互垂直,从而使得钻刀4能够从动壳3的内部拆卸下来,便于使用者对磨损过度的钻刀4进行更换,同时装置能够通过钻刀4对岩石进行作用将岩石进行粉碎,从而将岩石进行开凿,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四个动壳3,因此也设置有四个钻刀4,能够使装置对岩石的加力更加均衡,避免开凿过程中岩石倒塌的问题,网壳6设置于固定块5的右侧,且网壳6的内部开设有疏泥孔7,网壳6通过疏泥孔7构成镂空结构,且疏泥孔7在网壳6的内部均匀分布,从而使得装置通过钻刀4与钻头8将岩石粉碎之后能够通过疏泥孔7将粉碎的岩石运送到装置的内部,然后经过专门的通道将碎石运送到装置的外部,避免开凿的碎石堆积造成开挖隧道堵塞,给使用者带来危险的问题,疏泥孔7的内部安装有钻头8,且钻头8的内部固定有卡纹9,卡纹9的内部设置有钻心10,且钻心10的后方连接有连接轴11,钻头8通过连接轴11与装置主体1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钻头8与装置主体1之间的圆心相互重合,从而使得钻头8能够通过连接轴11通装置主体1的内部拆卸下来,便于使用中对钻头8进行更换,避免钻头8的磨损损坏导致装置损坏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根据掘进工程的不同对钻头8进行更换,从而能够更加灵活的适应不同的环境,连接轴11的左侧连接有转头12,且转头12的上下两侧开设有疏泥道13,钻头8通过连接轴11与转头12之间的配合与装置主体1构成转动结构,且钻头8与转头12之间的水平中心线相互重合,从而使得钻头8能够通过转头12的转动带动连接轴11与钻头8进行转动,从而便于钻头8对岩石进行粉碎,同时钻头8内部安装的卡纹9与钻心10能够增加钻头8与岩石之间的压力,从而能够增加装置掘进的效率,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疏泥道13的内部放置有液压机14,且液压机14的内部安装有安装腔15。工作原理:该泥水平衡岩石顶管用的液压顶进圈体结构使用流程为,首先使用者通过连接轴11将合适的钻头8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内部,钻头8能够通过连接轴11通装置主体1的内部拆卸下来,便于使用中对钻头8进行更换,避免钻头8的磨损损坏导致装置损坏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根据掘进工程的不同对钻头8进行更换,从而能够更加灵活的适应不同的环境,然后液压机14开设工作,液压机14推动装置主体1向前运动,然后转头12转动带动连接轴11与钻头8进行转动,从而便于钻头8对岩石进行粉碎,同时钻头8内部安装的卡纹9与钻心10能够增加钻头8与岩石之间的压力,从而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水平衡岩石顶管用的液压顶进圈体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和网壳(6),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钻体(2),且钻体(2)的右侧设置有动壳(3),所述动壳(3)的内部安装有钻刀(4),且钻刀(4)的左右两侧固定有固定块(5),所述网壳(6)设置于固定块(5)的右侧,且网壳(6)的内部开设有疏泥孔(7),所述疏泥孔(7)的内部安装有钻头(8),且钻头(8)的内部固定有卡纹(9),所述卡纹(9)的内部设置有钻心(10),且钻心(10)的后方连接有连接轴(11),所述连接轴(11)的左侧连接有转头(12),且转头(12)的上下两侧开设有疏泥道(13),所述疏泥道(13)的内部放置有液压机(14),且液压机(14)的内部安装有安装腔(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水平衡岩石顶管用的液压顶进圈体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和网壳(6),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钻体(2),且钻体(2)的右侧设置有动壳(3),所述动壳(3)的内部安装有钻刀(4),且钻刀(4)的左右两侧固定有固定块(5),所述网壳(6)设置于固定块(5)的右侧,且网壳(6)的内部开设有疏泥孔(7),所述疏泥孔(7)的内部安装有钻头(8),且钻头(8)的内部固定有卡纹(9),所述卡纹(9)的内部设置有钻心(10),且钻心(10)的后方连接有连接轴(11),所述连接轴(11)的左侧连接有转头(12),且转头(12)的上下两侧开设有疏泥道(13),所述疏泥道(13)的内部放置有液压机(14),且液压机(14)的内部安装有安装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平衡岩石顶管用的液压顶进圈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2)与动壳(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钻体(2)的水平高度小于与动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殷武张文涛黄锴森于泽江袁光明何春蓉
申请(专利权)人:巫殷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