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门的转闸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27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出入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双门的转闸门,包括支架,支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设置有相互并排的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所述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挡杆,各个挡杆分别周向分布在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的外壁并且各个挡杆之间相隔90度,所述第一旋转体与第二旋转体之间的挡杆在高度上相互错开,所述第一旋转体的挡杆向左抵近所述左支架,所述第二旋转体的挡杆向右抵近所述右支架,所述支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挡闸,所述挡闸对应在第一旋转体与第二旋转体之间的挡杆交汇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带双门的转闸门能提高人员的通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双门的转闸门
本技术涉及出入口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带双门的转闸门。
技术介绍
转闸是人行通道闸的一种,用以约束人们有秩序地通过道口,具有新颖美观、安装简单、使用方便、转动声音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厂、工地、小区、车站等地方。但是现有的转闸门多为单门设计,每次仅允许单人通过,导致人员的通过效率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公开一种带双门的转闸门,能提高人员的通过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双门的转闸门,包括支架,支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设置有相互并排的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所述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挡杆,各个挡杆分别周向分布在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的外壁并且各个挡杆之间相隔90度,所述第一旋转体与第二旋转体之间的挡杆相互错开,所述第一旋转体的挡杆向左抵近所述左支架,所述第二旋转体的挡杆向右抵近所述右支架,所述支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挡闸,所述挡闸对应在第一旋转体与第二旋转体之间的挡杆交汇处。由于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设置有相互并排的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因此在使用时,可以允许两个人同时进入闸门,两个人可以分别在闸门内的左右两侧向前推动挡杆,让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转动,因此可以让两个人同时通过闸门,有效提升人员的通过效率。另外,由于所述挡闸对应在第一旋转体与第二旋转体之间的挡杆交汇处,因此可以阻挡人员靠近两个旋转体之间的挡杆交汇处,避免人员被反方向转动的挡杆撞击,有效提升带双门的转闸门的使用安全性。因此本技术一种带双门的转闸门能提高人员的通过效率。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动锁和第二电动锁,第一电动锁和第二电动锁的活动锁头分别锁接于所述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的上端,所述挡闸的前侧设置有第一控制盒和第二控制盒,所述第一控制盒和第二控制盒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动锁和第二电动锁。因此可以通过第一控制盒和第二控制盒分别操控所述第一电动锁和第二电动锁,让其内部的活动锁头分别对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的上端进行锁定或解锁,活动锁头锁定所述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后,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便不能继续转动,从而可以关闭闸门,人员不能通过,因此可以通过第一控制盒和第二控制盒打开或关闭闸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块,各个连接块和各个挡杆的内端分别开设有螺丝孔,所述各个挡杆分别通过螺丝孔与螺丝的连接可拆卸地连接在各个连接块上。因此当有人员卡在转闸门内需要解救时,可以利用工具松开连接在所述螺丝孔上的螺丝,让挡杆的内端可以从连接块上分离,从而可以从挡杆的内端拆出挡杆,因此可以让卡在转闸门内的人员被施救,提高转闸门的使用安全性。进一步地,各个挡杆分别包括内挡杆、外挡杆以及塑料棍,内挡杆的内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块,塑料棍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内挡杆和外挡杆。因此当有人员被卡在转闸门内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解救时,由于塑料棍材质较软,因此可以利用切断工具快速切断塑料棍,让内挡杆与外挡杆快速分离,从而可以让挡杆容易断开,让卡在转闸门内的人员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被解救,有效缩短解救时间。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转闸门的使用安全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设置有相互并排的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因此在使用时,可以允许两个人同时进入闸门,两个人可以分别在闸门内的左右两侧向前推动挡杆,让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转动,因此可以让两个人同时通过闸门,有效提升人员的通过效率。另外,由于所述挡闸对应在第一旋转体与第二旋转体之间的挡杆交汇处,因此可以阻挡人员靠近两个旋转体之间的挡杆交汇处,避免人员被反方向转动的挡杆撞击,有效提升带双门的转闸门的使用安全性。因此本技术一种带双门的转闸门能提高人员的通过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活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或简单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此外,若有“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1~4所示,一种带双门的转闸门,包括支架1,支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支架3和右支架4,左支架3与右支架4之间设置有相互并排的第一旋转体21和第二旋转体22,第一旋转体21和第二旋转体22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挡杆5,各个挡杆5分别周向分布在第一旋转体21和第二旋转体22的外壁并且各个挡杆5之间相隔90度,第一旋转体21与第二旋转体22之间的挡杆5在高度上相互错开,第一旋转体21的挡杆5向左抵近左支架3,第二旋转体22的挡杆5向右抵近右支架4,支架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挡闸6,挡闸6对应在第一旋转体21与第二旋转体22之间的挡杆5交汇处。由于左支架3与右支架4之间设置有相互并排的第一旋转体21和第二旋转体22,因此在使用时,可以允许两个人同时进入闸门,两个人可以分别在闸门内的左右两侧向前推动挡杆5,让第一旋转体21和第二旋转体22转动,因此可以让两个人同时通过闸门,有效提升人员的通过效率。另外,由于挡闸6对应在第一旋转体21与第二旋转体22之间的挡杆5交汇处,因此可以阻挡人员靠近两个旋转体之间的挡杆5交汇处,避免人员被反方向转动的挡杆5撞击,有效提升带双门的转闸门的使用安全性。因此本技术一种带双门的转闸门能提高人员的通过效率。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如图5所示,支架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动锁100和第二电动锁101,第一电动锁100和第二电动锁101的活动锁头(图中未画出)分别锁接于第一旋转体21和第二旋转体22的上端,挡闸6的前侧设置有第一控制盒201和第二控制盒202,第一控制盒201和第二控制盒202分别电性连接第一电动锁100和第二电动锁101。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双门的转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支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支架(3)和右支架(4),所述左支架(3)与右支架(4)之间设置有相互并排的第一旋转体(21)和第二旋转体(22),所述第一旋转体(21)和第二旋转体(22)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挡杆(5),各个挡杆(5)分别周向分布在第一旋转体(21)和第二旋转体(22)的外壁并且各个挡杆(5)之间相隔90度,所述第一旋转体(21)与第二旋转体(22)之间的挡杆(5)相互错开,所述第一旋转体(21)的挡杆(5)向左抵近所述左支架(3),所述第二旋转体(22)的挡杆(5)向右抵近所述右支架(4),所述支架(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挡闸(6),所述挡闸(6)对应在第一旋转体(21)与第二旋转体(22)之间的挡杆(5)交汇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双门的转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支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支架(3)和右支架(4),所述左支架(3)与右支架(4)之间设置有相互并排的第一旋转体(21)和第二旋转体(22),所述第一旋转体(21)和第二旋转体(22)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挡杆(5),各个挡杆(5)分别周向分布在第一旋转体(21)和第二旋转体(22)的外壁并且各个挡杆(5)之间相隔90度,所述第一旋转体(21)与第二旋转体(22)之间的挡杆(5)相互错开,所述第一旋转体(21)的挡杆(5)向左抵近所述左支架(3),所述第二旋转体(22)的挡杆(5)向右抵近所述右支架(4),所述支架(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挡闸(6),所述挡闸(6)对应在第一旋转体(21)与第二旋转体(22)之间的挡杆(5)交汇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双门的转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动锁(100)和第二电动锁(101),第一电动锁(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赣军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创铠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