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319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古建筑加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该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第一“U”型杆、第二“U”型杆和加固板支撑机构,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板面上均上下对称开设有水平的长条孔,第一“U”型杆和第二“U”型杆的杆体从第一加固板的两个长条孔上穿入并从第二加固板的两个长条孔中穿出并通过螺母锁紧在第二加固板上,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外侧面上均安装有加固板支撑机构,通过加固板支撑机构对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形成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古建筑支撑柱的尺寸灵活变形实现稳固支撑,能够根据支撑柱的长度选择支撑位置,整体结构稳固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古建筑加固装置
,尤其是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古建筑木结构的主要由榫卯连接,典型的即为梁端做成榫头形式,柱身做成卯口形式,这种连接节点具有刚柔并济的作用,结合我国古建筑木结构体系自身,具有良好的抗弯能力和耗能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古建筑的榫卯节点逐渐变得松动、榫和卯之间空隙加大,更甚者出现局部拔榫、节点松脱等现象,因此需要对损坏较重的古建筑进行修复。古建筑修复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支撑柱等架构进行临时的加固,以便于在修理古建筑屋顶时不发生意外。现有的用于临时加固古建筑支撑柱结构的装置大多形状固定,仅能够对某一特定直径的支撑柱进行支撑,不能根据支撑柱的尺寸灵活进行变形,普适性差,此外,现有的加固支撑装置不能根据支撑柱结构的长度灵活选择临时加固支撑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克服前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普适性强,根据古建筑支撑柱的尺寸灵活变形实现稳固支撑,且能够根据支撑柱的长度选择支撑位置,临时加固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稳固性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第一“U”型杆、第二“U”型杆和加固板支撑机构,所述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板面上均上下对称开设有水平的长条孔,第一“U”型杆和第二“U”型杆的杆体从第一加固板的两个长条孔上穿入并从第二加固板的两个长条孔中穿出,第一“U”型杆和第二“U”型杆为螺纹杆,第一“U”型杆和第二“U”型杆的末端通过螺母锁紧在第二加固板上,所述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外侧面上均安装有加固板支撑机构,通过加固板支撑机构对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形成支撑;使用时,第一“U”型杆和第二“U”型杆能够在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长条孔中相对移动,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也能够沿第一“U”型杆和第二“U”型杆平行的杆体移动,根据支撑柱的长度,将支撑柱的适宜柱段限位在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第一“U”型杆和第二“U”型杆之间,锁紧螺母,形成临时加固作用,根据地面高度调整加固板支撑机构并将加固板支撑机构与地面固定连接,形成稳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板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耳板、第二耳板、伸缩装置和固定杆,所述第一耳板安装在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二耳板安装在伸缩装置的一端,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铰接,伸缩装置的另一端水平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地面上,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伸缩装置的长度,无论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之间的角度大小如何变化,均能够通过紧固件将固定杆稳固地固定在地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呈“Ω”型,固定杆的外径与紧固件“Ω”型结构的内腔尺寸相配合,固定杆的两端均套设有一个紧固件,紧固件固定在地面上。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装置为液压杆,或为气缸,或为电动伸缩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具有以下优点:第一“U”型杆和第二“U”型杆能够在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长条孔中相对移动,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也能够沿第一“U”型杆和第二“U”型杆平行的杆体移动,根据支撑柱的长度,将支撑柱的适宜柱段限位在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第一“U”型杆和第二“U”型杆之间,锁紧螺母,形成临时加固作用,根据地面高度调整加固板支撑机构并将加固板支撑机构与地面固定连接,形成稳定的支撑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总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加固板、2第二加固板、3第一“U”型杆、4第二“U”型杆、5长条孔、6螺母、7第一耳板、8第二耳板、9伸缩装置、10固定杆、紧固件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加固板1、第二加固板2、第一“U”型杆3、第二“U”型杆4和加固板支撑机构,所述第一加固板1和第二加固板2的板面上均上下对称开设有水平的长条孔5,第一“U”型杆3和第二“U”型杆4的杆体从第一加固板1的两个长条孔5上穿入并从第二加固板2的两个长条孔5中穿出,第一“U”型杆3和第二“U”型杆4为螺纹杆,第一“U”型杆3和第二“U”型杆4的末端通过螺母6锁紧在第二加固板2上,所述第一加固板1和第二加固板2的外侧面上均安装有加固板支撑机构,通过加固板支撑机构对第一加固板1/第二加固板2形成支撑;使用时,第一“U”型杆3和第二“U”型杆4能够在第一加固板1和第二加固板2的长条孔5中相对移动,第一加固板1和第二加固板2也能够沿第一“U”型杆3和第二“U”型杆4平行的杆体移动,根据支撑柱的长度,将支撑柱的适宜柱段限位在第一加固板1、第二加固板2、第一“U”型杆3和第二“U”型杆4之间,锁紧螺母6,形成临时加固作用,根据地面高度调整加固板支撑机构并将加固板支撑机构与地面固定连接,形成稳定的支撑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板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耳板7、第二耳板8、伸缩装置9和固定杆10,所述第一耳板7安装在第一加固板1/第二加固板2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二耳板8安装在伸缩装置9的一端,第一耳板7和第二耳板8铰接,伸缩装置9的另一端水平安装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通过紧固件11安装在地面上,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伸缩装置9的长度,无论第一耳板7和第二耳板8之间的角度大小如何变化,均能够通过紧固件11将固定杆10稳固地固定在地面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11呈“Ω”型,固定杆10的外径与紧固件11“Ω”型结构的内腔尺寸相配合,固定杆10的两端均套设有一个紧固件11,紧固件11固定在地面上。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装置9为液压杆,或为气缸,或为电动伸缩杆。工作原理:本技术的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使用时,第一“U”型杆3和第二“U”型杆4能够在第一加固板1和第二加固板2的长条孔5中相对移动,第一加固板1和第二加固板2也能够沿第一“U”型杆3和第二“U”型杆4平行的杆体移动,根据支撑柱的长度,将支撑柱的适宜柱段限位在第一加固板1、第二加固板2、第一“U”型杆3和第二“U”型杆4之间,锁紧螺母6,形成临时加固作用,根据地面高度调整加固板支撑机构并将加固板支撑机构与地面固定连接,形成稳定的支撑作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技术的具体个案,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技术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第一“U”型杆、第二“U”型杆和加固板支撑机构,所述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板面上均上下对称开设有水平的长条孔,第一“U”型杆和第二“U”型杆的杆体从第一加固板的两个长条孔上穿入并从第二加固板的两个长条孔中穿出,第一“U”型杆和第二“U”型杆为螺纹杆,第一“U”型杆和第二“U”型杆的末端通过螺母锁紧在第二加固板上,所述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外侧面上均安装有加固板支撑机构,通过加固板支撑机构对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形成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第一“U”型杆、第二“U”型杆和加固板支撑机构,所述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板面上均上下对称开设有水平的长条孔,第一“U”型杆和第二“U”型杆的杆体从第一加固板的两个长条孔上穿入并从第二加固板的两个长条孔中穿出,第一“U”型杆和第二“U”型杆为螺纹杆,第一“U”型杆和第二“U”型杆的末端通过螺母锁紧在第二加固板上,所述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外侧面上均安装有加固板支撑机构,通过加固板支撑机构对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形成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立民袁广华房起凯程忠波于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灵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灵岩石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