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式立柱模板加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3179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拼装式立柱模板加固系统,包括模板机构、加固机构和附加加固机构,加固机构包括U型互锚固定件和第一限位插销,多个U型互锚固定件沿模板机构的周向依次限位连接形成一环状结构,且套设于其外侧,附加加固机构包括附加钢管和连接钢管,附加钢管穿设于加固机构上,连接钢管水平搭接于附加钢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互锚原理将多个U型互锚固定件连接,增强了立柱模板施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且操作简单易调整,同时在加固机构和附加加固机构的共同作用下,通过附加钢管使U型互锚固定件上下相互结合,保证了较高立柱模板施工的安全,显著增强整体稳定性,且不会耗费过多的固定件,有利于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装式立柱模板加固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拼装式立柱模板加固系统。
技术介绍
立柱施工是在地铁车站、房屋建设等施工建设中常常使用到的施工方式,目前较为普遍的是正四边形和圆形立柱,立柱施工中常用的加固方式为木模加固装置或钢模加固装置,但都存在一些问题。钢模由于自身重量重,导致其在模板瓶装和模板拆除过程中均需要有大型吊车帮忙,一旦吊装过程中出现意外容易出现人员伤亡事故,且在模板拼装施工完成后,很难进行微调,如要进行调整,很有可能需要返工。此外,钢模容易锈蚀,会造成结构外观质量缺陷,且其模板尺寸不能随施工对象的尺寸而改变,且一旦出现损坏无法弥补,提升工程造价。木模的使用可以解决由于重量大带来的问题,但是木模需要成块拼装而成,整体性不高,此外,对于小型立柱,木模的固定可以采用外拉螺杆,对于尺寸较大的立柱采用对拉螺杆方式,但对拉螺杆会损耗大量的钢筋,且钢筋作为对拉螺杆,其刚度受限制,这种固定方式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模板的牢固度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装式立柱模板加固系统,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拼装式立柱模板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模板机构(1),包括多个木模板(11)和多个方木(12),多个所述木模板(11)围设形成一柱状空腔(13),所述方木(12)沿所述空腔(13)的轴向延伸,多个所述方木(12)沿所述空腔(13)的周向固定于所述木模板(11)的外侧;/n加固机构(2),所述加固机构(2)包括多个U型互锚固定件(21)和多个第一限位插销(22),所述U型互锚固定件(21)包括相互连接的U型板段(211)和平板段(212),一个所述U型互锚固定件(21)的所述平板段(212)穿过另一个所述U型互锚固定件(21)的所述U型板段(211)的凹槽(215),所述平板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装式立柱模板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板机构(1),包括多个木模板(11)和多个方木(12),多个所述木模板(11)围设形成一柱状空腔(13),所述方木(12)沿所述空腔(13)的轴向延伸,多个所述方木(12)沿所述空腔(13)的周向固定于所述木模板(11)的外侧;
加固机构(2),所述加固机构(2)包括多个U型互锚固定件(21)和多个第一限位插销(22),所述U型互锚固定件(21)包括相互连接的U型板段(211)和平板段(212),一个所述U型互锚固定件(21)的所述平板段(212)穿过另一个所述U型互锚固定件(21)的所述U型板段(211)的凹槽(215),所述平板段(212)穿出所述凹槽(215)的板段上开设有第一插销口(213)和钢管口(214),所述第一限位插销(22)插入所述第一插销口(213)中限位两个所述U型互锚固定件(21),多个所述U型互锚固定件(21)沿所述空腔(13)的周向依次限位连接形成一环状结构,套设于所述模板机构(1)的外侧;
附加加固机构(3),包括附加钢管(31)和连接钢管(32),所述加固机构(2)的每个所述钢管口(214)中插装有一个所述附加钢管(31),所述连接钢管(32)通过扣件水平搭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附加钢管(3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立柱模板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块(4),所述限位块(4)设置于所述凹槽(215)内,所述限位块(4)的第一侧面(41)抵接所述方木(12),所述限位块(4)的第二侧面(42)抵接所述凹槽(215)内的所述平板段(212),所述限位块(4)的顶面(44)和底面(45)分别抵接所述U型板段(211)的内侧面(2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煌伟章超蓝鑫鑫高帆吕根锋
申请(专利权)人: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