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建筑及其檩条加固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128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建筑及其檩条加固体系,包括多根间隔设置于屋架上方的檩条;相邻所述檩条之间通过支撑加固件加固连接;所述支撑加固件包括横跨于相邻两檩条之间的连接钢管;所述连接钢管两端分别通过支撑座和顶紧座与两檩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与檩条内侧面之间还安装有垫片;所述连接钢管其一端依次穿过檩条、垫片和支撑座,并与支撑座通过紧固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管其另一端通过顶紧座与檩条内顶面顶紧;所述连接钢管其靠近顶紧座一端穿过檩条,并与檩条通过紧固螺母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钢结构建筑及其檩条加固体系,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对安装大跨度的屋面板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建筑及其檩条加固体系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及其檩条加固体系,属于建筑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檩条亦称檩子、桁条,垂直于屋架或椽子的水平屋顶梁,用以支撑椽子或屋面材料,檩条是横向受弯(通常是双向弯曲)构件,一般都设计成单跨简支檩条。常用的檩条有实腹式和轻钢桁架式两种。相关技术中的轻钢结构建筑,其屋面檩条通过设置单层或双层拉条进行连接加固,但是檩条容易出现过早失稳,导致承载力较低。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亟待设计一种钢结构建筑及其檩条加固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钢结构建筑及其檩条加固体系,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对安装大跨度的屋面板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本技术的檩条加固体系,包括多根间隔设置于屋架上方的檩条;相邻所述檩条之间通过支撑加固件加固连接;所述支撑加固件包括横跨于相邻两檩条之间的连接钢管;所述连接钢管两端分别通过支撑座和顶紧座与两檩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与檩条内侧面之间还安装有垫片,使得支撑座能够与檩条内侧压紧固定;所述连接钢管其一端依次穿过檩条、垫片和支撑座,并与支撑座通过紧固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管其另一端通过顶紧座与檩条内顶面顶紧;所述连接钢管其靠近顶紧座一端穿过檩条,并与檩条通过紧固螺母固定连接,将连接钢管一端与支撑座贯穿安装,并通过支撑座与檩条固定连接;连接钢管另一端先通过顶紧座的圆弧槽顶压在檩条内顶面,并通过紧固螺母与檩条固定连接,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快捷,施工效率高,且提高了檩条的整体支撑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其上端开设有用于贯穿安装连接钢管的通孔;所述支撑座其下端与檩条内底面焊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顶紧座其上端开设有用于顶紧连接钢管的圆弧槽;所述顶紧座其下端与檩条内底面焊接固定。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相邻所述檩条中间还安装有中间受力件;所述中间受力件包括卡紧固定于连接钢管外侧的抱箍,及铰接安装于抱箍其下端两侧的连板,及与连板其另一端活动铰接的固定座;两侧所述连板其背离抱箍一端分别延伸至用于安装檩条的屋架上方,且通过固定座与屋架固定连接,安装时,先将固定座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屋架其主体支架上,再调节固定座与连板的铰接螺母,及连板与抱箍的铰接螺母,使得抱箍能够套装在连接钢管上,并通过调整抱箍上的松紧螺母将抱箍与连接钢管固定;之后,旋紧固定座与连板及连板与抱箍的铰接螺母实现定位,完成中间受力件的安装。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抱箍其上顶面设置呈平面结构,且抱箍其上顶面与檩条其上顶面平齐,将抱箍的上顶面设置成可以用于支撑屋面板的平面结构,使得中间受力件能够辅助檩条承受屋面板的压力,减轻檩条的负重,延长檩条使用寿命。一种钢结构建筑,包括钢结构建筑体,及设置于钢结构建筑体上的上述檩条加固体系。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钢结构建筑及其檩条加固体系,将连接钢管一端与支撑座贯穿安装,并通过支撑座与檩条固定连接;连接钢管另一端先通过顶紧座的圆弧槽顶压在檩条内顶面,并通过紧固螺母与檩条固定连接;支撑加固件与檩条连接牢固,且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快捷,施工效率高,提高了檩条的整体支撑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顶紧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中间受力件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标注为:1-檩条,1A-靠近支撑座一侧的檩条,1B-靠近顶紧座一侧的檩条,2-连接钢管,3-支撑座,31-通孔,4-顶紧座,41-圆弧槽,5-垫片,6-紧固螺母,7-中间受力件,71-抱箍,72-连板,73-固定座,74-平面结构,8-屋架,9-铰接螺母,10-松紧螺母,11-紧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的檩条加固体系,包括多根间隔设置于屋架8上方的檩条1;相邻所述檩条1A、1B之间通过支撑加固件加固连接;所述支撑加固件包括横跨于相邻两檩条之间的连接钢管2;所述连接钢管2两端分别通过支撑座3和顶紧座4与两檩条1A、1B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3与檩条1A内侧面之间还安装有垫片5,使得支撑座能够与檩条内侧压紧固定;所述连接钢管2其一端依次穿过檩条1A、垫片5和支撑座3,并与支撑座3通过紧固螺母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管2其另一端通过顶紧座4与檩条1B内顶面顶紧;所述连接钢管2其靠近顶紧座4一端穿过檩条1B,并与檩条1B通过紧固螺母6固定连接,将连接钢管一端与支撑座贯穿安装,并通过支撑座与檩条固定连接;连接钢管另一端先通过顶紧座的圆弧槽顶压在檩条内顶面,并通过紧固螺母与檩条固定连接,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快捷,施工效率高,且提高了檩条的整体支撑效果。所述支撑座3其上端开设有用于贯穿安装连接钢管的通孔31;所述支撑座3其下端与檩条1A内底面焊接固定。所述顶紧座4其上端开设有用于顶紧连接钢管的圆弧槽41;所述顶紧座4其下端与檩条1B内底面焊接固定。实施例2:如图4和图5所示的檩条加固体系,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中,相邻所述檩条1A、1B中间还安装有中间受力件7;所述中间受力件7包括卡紧固定于连接钢管2外侧的抱箍71,及铰接安装于抱箍71其下端两侧的连板72,及与连板72其另一端活动铰接的固定座73;两侧所述连板72其背离抱箍71一端分别延伸至用于安装檩条的屋架8上方,且通过固定座73与屋架8固定连接,安装时,先将固定座通过紧固螺栓11固定在屋架其主体支架上,再调节固定座与连板的铰接螺母,及连板与抱箍的铰接螺母9,使得抱箍能够套装在连接钢管上,并通过调整抱箍上的松紧螺母10将抱箍与连接钢管固定;之后,旋紧固定座与连板及连板与抱箍的铰接螺母实现定位,完成中间受力件的安装。所述抱箍71其上顶面设置呈平面结构74,且抱箍71其上顶面与檩条1其上顶面平齐,将抱箍的上顶面设置成可以用于支撑屋面板的平面结构,使得中间受力件能够辅助檩条承受屋面板的压力,减轻檩条的负重,延长檩条使用寿命。一种钢结构建筑,包括钢结构建筑体,及设置于钢结构建筑体上的上述檩条加固体系。本技术的钢结构建筑及其檩条加固体系,将连接钢管一端与支撑座贯穿安装,并通过支撑座与檩条固定连接;连接钢管另一端先通过顶紧座的圆弧槽顶压在檩条内顶面,并通过紧固螺母与檩条固定连接;支撑加固件与檩条连接牢固,且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快捷,施工效率高,提高了檩条的整体支撑效果。上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檩条加固体系,包括多根间隔设置于屋架上方的檩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檩条之间通过支撑加固件加固连接;所述支撑加固件包括横跨于相邻两檩条之间的连接钢管;所述连接钢管两端分别通过支撑座和顶紧座与两檩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与檩条内侧面之间还安装有垫片;所述连接钢管其一端依次穿过檩条、垫片和支撑座,并与支撑座通过紧固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管其另一端通过顶紧座与檩条内顶面顶紧;所述连接钢管其靠近顶紧座一端穿过檩条,并与檩条通过紧固螺母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檩条加固体系,包括多根间隔设置于屋架上方的檩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檩条之间通过支撑加固件加固连接;所述支撑加固件包括横跨于相邻两檩条之间的连接钢管;所述连接钢管两端分别通过支撑座和顶紧座与两檩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与檩条内侧面之间还安装有垫片;所述连接钢管其一端依次穿过檩条、垫片和支撑座,并与支撑座通过紧固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管其另一端通过顶紧座与檩条内顶面顶紧;所述连接钢管其靠近顶紧座一端穿过檩条,并与檩条通过紧固螺母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檩条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其上端开设有用于贯穿安装连接钢管的通孔;所述支撑座其下端与檩条内底面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檩条加固体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王骥刘静赵丽项鸿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