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两侧绿化带节水防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07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市政设施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速两侧绿化带节水防涝结构,包括水箱,所述水箱顶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水箱的上部连接有法兰接头,所述水箱内部的中部连接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顶部连接有手摇水泵,所述引水管下端连接有单向阀,所述手摇水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一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泵体另一侧连接有把手,所述泵体一端为开口,所述泵体另一端与引水管相连接,且泵体另一端在引水管顶部连接有止水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引流板和过滤板将雨水过滤后储存在水箱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避免水资源浪费,在水箱水满后,能够及时的将多余的水排入排水管网中,同时利用手摇水泵可以将水箱中的水泵出,满足日常绿化带养护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两侧绿化带节水防涝结构
本技术涉及市政设施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速两侧绿化带节水防涝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许多地区全年降水量少,但蒸发旺盛,导致地表水缺乏,同时在人口稠密和工农业发达的地区,用水量大,在这些地区修建道路的时候,为了改善道路景观和自然环境,常在道路两旁设置绿化带,这些绿化带需人工浇灌和养护以保证绿植的存活率。但是绿化带长期引水灌溉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同时也耗费人力物力,同时在雨水较多的时候,积水无法快速排出,影响绿化带上绿植的生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高速两侧绿化带节水防涝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两侧绿化带节水防涝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两侧绿化带节水防涝结构,包括水箱,所述水箱顶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水箱的上部连接有法兰接头,所述水箱内部的中部连接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顶部连接有手摇水泵,所述引水管下端连接有单向阀,所述手摇水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一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泵体另一侧连接有把手,所述泵体一端为开口,所述泵体另一端与引水管相连接,且泵体另一端在引水管顶部连接有止水垫。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泵体内部连接有吊芯,所述吊芯底部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吊芯顶部连接有锁链,所述吊芯通过锁链与把手相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泵体顶部的一侧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一端连接有转轴,所述支座通过转轴与把手相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板包括海绵垫,所述海绵垫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钢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板顶部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贯穿圆孔,所述钢板和海绵垫中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过滤板通过通孔与引水管贯穿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板顶部的四周均连接有引流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水箱将雨水进行收集,雨水在下落至地面后,通过引流板流向过滤板,在过滤后滴落进入水箱内部,在雨势较大的时候能够将雨水进行收集和储存,同时在水箱积满后,通过水箱一端的法兰接头与地下排水官网进行连接,实现快速排水,避免地面产生积水,有效地提高单位空间土地的储水能力,收集在水箱内的水通过手摇水泵可以手动泵出,为绿化养护工作和人们提供便捷的水源,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有效地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高速两侧绿化带节水防涝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高速两侧绿化带节水防涝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一种高速两侧绿化带节水防涝结构中手摇水泵的剖面图。图中:1、水箱;2、过滤板;3、引流板;4、手摇水泵;5、引水管;6、单向阀;7、法兰接头;21、钢板;22、海绵垫;41、泵体;42、出水管;43、把手;44、支座;45、吊芯;46、橡胶垫;47、锁链;48、转轴;49、止水垫。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速两侧绿化带节水防涝结构,包括水箱1,水箱1顶部连接有过滤板2,水箱1的上部连接有法兰接头7,当水箱1内水满后,溢出的水能够通过法兰接头7与道路旁的排水系统进行连接,将水排出,从水箱1内排出的水经过过滤板2过滤有效地减少了水中的泥沙杂质,在排入排水管路后,不会增加造成排水管路堵塞,水箱1内部的中部连接有引水管5,引水管5顶部连接有手摇水泵4,通过手摇水泵4能够将水箱1中的水泵出,为绿化带养护工作提供水源,引水管5下端连接有单向阀6,手摇水泵4包括泵体41,泵体41一侧连接有出水管42,泵体41另一侧连接有把手43,泵体41一端为开口,泵体41另一端与引水管5相连接,且泵体41另一端在引水管5顶部连接有止水垫49,止水垫49的一端利用螺丝固定在泵体41内部的底部,上下摇动把手43即可通过大气压将水从水箱1内抽出,通过引水管5将水泵入泵体41内,再从泵体41一侧的出水管42排出,在泵水过程中,止水垫49和单向阀6能够防止水回流,提高泵水效率。在图2中:过滤板2包括海绵垫22,海绵垫22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钢板21,钢板21顶部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贯穿圆孔,钢板21和海绵垫22中部均开设有通孔,过滤板2通过通孔与引水管5贯穿连接,过滤板2顶部的四周均连接有引流板3,引流板3将上方泥土中的水引至过滤板2顶部,过滤板2上下端的钢板21具备足够的强度支撑上方的泥土,雨水通过钢板21上的圆孔渗入海绵垫22中,在海绵垫22中积蓄大量的雨水,当海绵垫22吸满水后,在重力作用下水滴下落至水箱1中。在图3中:泵体41内部连接有吊芯45,吊芯45底部利用螺丝连接橡胶垫46,吊芯45顶部连接有锁链47,吊芯45通过锁链47与把手43相连接,泵体41顶部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支座44,支座44一端连接有转轴48,支座44通过转轴48与把手43相连接,把手43能够沿着转轴48进行转动,通过上下摇动把手43,带动锁链47和吊芯45上下移动,吊芯45在向上移动过程中将泵体41和引水管5中的空气不断抽出,在大气压强作用下,使水箱1中的水通过引水管5泵入泵体41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下雨时,雨水流入泥土中,在引流板3的引导下,雨水顺势流向过滤板2,通过过滤板2上的圆孔渗入海绵垫22中,将水储蓄在海绵垫22内,当海绵垫22蓄满水后,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滴落入水箱1中,海绵垫22在蓄水过程中将水中的泥沙阻隔在顶部,减少泥沙的混入,当长时间降水导致水箱1内溢满时,水位达到法兰接头7高度,多余的水能够排入排水管网中,法兰接头7设置在水箱1的上端,保持水箱1内能够长期储水,通过手摇水泵4能够将水箱1中的水从出水管42泵出,为绿化带养护工作提供水源。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两侧绿化带节水防涝结构,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顶部连接有过滤板(2),所述水箱(1)的上部连接有法兰接头(7),所述水箱(1)内部的中部连接有引水管(5),所述引水管(5)顶部连接有手摇水泵(4),所述引水管(5)下端连接有单向阀(6),所述手摇水泵(4)包括泵体(41),所述泵体(41)一侧连接有出水管(42),所述泵体(41)另一侧连接有把手(43),所述泵体(41)一端为开口,所述泵体(41)另一端与引水管(5)相连接,且泵体(41)另一端在引水管(5)顶部连接有止水垫(4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两侧绿化带节水防涝结构,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顶部连接有过滤板(2),所述水箱(1)的上部连接有法兰接头(7),所述水箱(1)内部的中部连接有引水管(5),所述引水管(5)顶部连接有手摇水泵(4),所述引水管(5)下端连接有单向阀(6),所述手摇水泵(4)包括泵体(41),所述泵体(41)一侧连接有出水管(42),所述泵体(41)另一侧连接有把手(43),所述泵体(41)一端为开口,所述泵体(41)另一端与引水管(5)相连接,且泵体(41)另一端在引水管(5)顶部连接有止水垫(4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两侧绿化带节水防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41)内部连接有吊芯(45),所述吊芯(45)底部连接有橡胶垫(46),所述吊芯(45)顶部连接有锁链(47),所述吊芯(45)通过锁链(47)与把手(43)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云莉张荣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嘉园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