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帅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余温再利用的烧结炉及其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3037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余温再利用的烧结炉及其利用方法,包括循环机构和烧结炉机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第一壳体、导热管、工业扇、第二壳体、蒸发器、储存箱、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与所述导热管的外表面焊接,所述导热管的内侧壁与所述工业扇的法兰板焊接;利用循环机构内的相关结构之间的配合实现均匀导热及油气净化,在蒸发器的馏分工艺下,烧结炉机构的废料排烟口所排放的废气会馏分至热态的不凝气和液态的污水,其中污水在重力的作用下由第三壳体跌落至储存箱内进行水资源回收,而不凝气通过输气管重新回流至烧结炉机构的密封套筒处,辅助烧结炉机构进行下一批工件的加工,最终实现余热气体的废物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余温再利用的烧结炉及其利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烧结炉
,具体为一种便于余温再利用的烧结炉及其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烧结炉是指使粉末压坯通过烧结获得所需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专用设备。烧结炉用于烘干硅片上的浆料、去除浆料中的有机成分、完成铝背场及栅线烧结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设置有预热段、升温段及高温段的三段加热式烧结装置来完成烧结处理,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燃料燃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热量散发到外界环境中,这必然会导致能量的巨大浪费,同时也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这类热气通常是被蒸发的润滑脂或生产废气,如果不加以处理,排放至外界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而简单的接入设备内部则容易造成烧结炉内壁产生烧结晶,造成设备损坏。为此,提出一种便于余温再利用的烧结炉及其利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余温再利用的烧结炉及其利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余温再利用的烧结炉,包括循环机构和烧结炉机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第一壳体、导热管、工业扇、第二壳体、蒸发器、储存箱、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与所述导热管的外表面焊接,所述导热管的内侧壁与所述工业扇的法兰板焊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后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焊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与所述第四壳体的外表面焊接,所述第四壳体的内侧壁焊接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的前表面与所述蒸发器的后表面焊接,所述第四壳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三壳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三壳体的两侧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插槽,所述第三壳体通过两个所述插槽与所述储存箱的外表面插接,所述连接法兰的内侧壁通过油封密封连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连通于所述烧结炉机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对称一体成型有四个支撑套筒,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对称一体成型有四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外表面与所述支撑套筒的内侧壁焊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热管的外表面均匀焊接有导热鞘翅片。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蒸发器的前表面安装有排气扇,所述蒸发器的冷凝管连通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外表面贯穿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壁。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烧结炉机构包括烘干炉膛、预烧锻炉膛、加热器、隔温炉膛和顶盖,所述烘干炉膛的上表面与所述隔温炉膛的下表面焊接,所述隔温炉膛的上表面与所述预烧锻炉膛的下表面焊接,所述预烧锻炉膛的内侧壁与所述加热器的外表面安装,所述预烧锻炉膛的外表面开设有密封套筒,所述烘干炉膛的外表面开设有废料排烟口,所述预烧锻炉膛的上表面与所述顶盖焊接,所述烘干炉膛的外表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烘干炉膛的外表面焊接有支撑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密封套筒的内侧壁与所述输气管的外表面连通,所述废料排烟口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连通。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便于余温再利用的烧结炉的利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当使用完毕的烧结炉机构将工件由出料口排出口,其残留的高温蒸汽或高温油气由循环机构开始循环利用,其中第一壳体利用工业扇将高温油气导入至导热管内,并由导热管流通至第二壳体,期间利用多枚导热鞘翅片将热量均匀排放至循环机构内;S2、随后通过排气扇将高温油气二次导向,流通至第四壳体的同时贯穿正在工作的蒸发器,利用蒸发器的馏分工艺将高温状态下的油气分解至污水及热态的不凝气,其中污水在重力的作用下由第三壳体跌落至储存箱内进行水资源回收;S3、不凝气通过输气管重新回流至烧结炉机构的密封套筒处,最终实现余热气体的再利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S2中,污水在重力的作用下由连接法兰及第三壳体跌落至储存箱内进行水资源回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循环机构内的相关结构之间的配合实现均匀导热及油气净化,在蒸发器的馏分工艺下,烧结炉机构的废料排烟口所排放的废气会馏分至热态的不凝气和液态的污水,其中污水在重力的作用下由第三壳体跌落至储存箱内进行水资源回收,而不凝气通过输气管重新回流至烧结炉机构的密封套筒处,辅助烧结炉机构进行下一批工件的加工,实现余热气体的废物再利用的同时,避免了化学气体在炉体内部产生烧结晶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烧结炉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法兰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循环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循环机构;101、第一壳体;1011、支撑套筒;102、导热管;1021、导热鞘翅片;103、工业扇;104、第二壳体;1041、支撑脚;105、蒸发器;1051、排气扇;1052、输液管;106、第三壳体;1061、插槽;107、储存箱;108、第四壳体;1081、连接法兰;109、输气管;2、烧结炉机构;201、烘干炉膛;202、废料排烟口;203、预烧锻炉膛;204、密封套筒;205、隔温炉膛;206、顶盖;207、支撑架;208、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余温再利用的烧结炉,包括循环机构1和烧结炉机构2,循环机构1包括第一壳体101、导热管102、工业扇103、第二壳体104、蒸发器105、储存箱107、第三壳体106和第四壳体108,第一壳体101的内侧壁与导热管102的外表面焊接,导热管102的内侧壁与工业扇103的法兰板焊接,第一壳体101的后表面与第二壳体104的内侧壁焊接,第二壳体104的内侧壁与第四壳体108的外表面焊接,第四壳体108的内侧壁焊接有连接法兰1081,连接法兰1081的前表面与蒸发器105的后表面焊接,第四壳体108的外表面与第三壳体106一体成型,第三壳体106的两侧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插槽1061,第三壳体106通过两个插槽1061与储存箱107的外表面插接,连接法兰1081的内侧壁通过油封密封连通有输气管109,输气管109连通于烧结炉机构2。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壳体101的内侧壁对称一体成型有四个支撑套筒1011,第二壳体104的内侧壁对称一体成型有四个支撑脚1041,支撑脚1041的外表面与支撑套筒1011的内侧壁焊接;通过支撑脚1041结构与支撑套筒1011结构之间的互相配合,实现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4之间的稳固连接与辅助支撑。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导热管102的外表面均匀焊接有导热鞘翅片1021;由导热管102流通至第二壳体1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余温再利用的烧结炉,包括循环机构(1)和烧结炉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1)包括第一壳体(101)、导热管(102)、工业扇(103)、第二壳体(104)、蒸发器(105)、储存箱(107)、第三壳体(106)和第四壳体(108);/n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内侧壁与所述导热管(102)的外表面焊接,所述导热管(102)的内侧壁与所述工业扇(103)的法兰板焊接,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后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104)的内侧壁焊接,所述第二壳体(104)的内侧壁与所述第四壳体(108)的外表面焊接,所述第四壳体(108)的内侧壁焊接有连接法兰(1081),所述连接法兰(1081)的前表面与所述蒸发器(105)的后表面焊接,所述第四壳体(108)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三壳体(106)一体成型,所述第三壳体(106)的两侧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插槽(1061),所述第三壳体(106)通过两个所述插槽(1061)与所述储存箱(107)的外表面插接,所述连接法兰(1081)的内侧壁通过油封密封连通有输气管(109),所述输气管(109)连通于所述烧结炉机构(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余温再利用的烧结炉,包括循环机构(1)和烧结炉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1)包括第一壳体(101)、导热管(102)、工业扇(103)、第二壳体(104)、蒸发器(105)、储存箱(107)、第三壳体(106)和第四壳体(108);
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内侧壁与所述导热管(102)的外表面焊接,所述导热管(102)的内侧壁与所述工业扇(103)的法兰板焊接,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后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104)的内侧壁焊接,所述第二壳体(104)的内侧壁与所述第四壳体(108)的外表面焊接,所述第四壳体(108)的内侧壁焊接有连接法兰(1081),所述连接法兰(1081)的前表面与所述蒸发器(105)的后表面焊接,所述第四壳体(108)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三壳体(106)一体成型,所述第三壳体(106)的两侧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插槽(1061),所述第三壳体(106)通过两个所述插槽(1061)与所述储存箱(107)的外表面插接,所述连接法兰(1081)的内侧壁通过油封密封连通有输气管(109),所述输气管(109)连通于所述烧结炉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余温再利用的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内侧壁对称一体成型有四个支撑套筒(1011),所述第二壳体(104)的内侧壁对称一体成型有四个支撑脚(1041),所述支撑脚(1041)的外表面与所述支撑套筒(1011)的内侧壁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余温再利用的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102)的外表面均匀焊接有导热鞘翅片(10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余温再利用的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05)的前表面安装有排气扇(1051),所述蒸发器(105)的冷凝管连通有输液管(1052),所述输液管(1052)的外表面贯穿于所述第二壳体(104)的顶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余温再利用的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炉机构(2)包括烘干炉膛(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帅
申请(专利权)人:高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