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塔热泵供冷供热系统和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空调系统集成的
,涉及一种换热塔热泵供冷供热系统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建筑节能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而在目前整个城镇建筑能耗中,空调能耗占其中最主要方面,部分制冷空调能耗要占到建筑总能耗的50%~70%。在目前建筑制冷空调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供冷/暖方式为冷水机组+锅炉(燃煤、燃气或燃油)和热泵机组(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两种,其供冷/热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空气源热泵主要在解决其结霜问题和提高其适用范围两个方面有待提升,且无法提供满足大型能源站的供冷供热需求;地源热泵使用土壤作为冷热源,具有高效、节能、环保、节省占地面积、舒适等诸多优势,因此在大型建筑中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应用。但是打井占地面积巨大,且运行存在较多问题,如能量平衡问题,换热能力衰减问题等等。水冷冷水机组加锅炉的供冷/热方式在大型中央空调系统中应用的较为普遍。在夏季,冷水机组配备有冷却塔这一水循环冷却设备,用以散去冷凝器中的热量,从而使其在高效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搭热泵供冷供热系统,包括分水器、集水器、溶液箱、两组离心式热泵组和多个换热塔,所述两组离心式热泵组分别为第一离心式热泵组和第二离心式热泵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离心式热泵组,每组所述离心式热泵组内都设有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集水器的水经过用户水泵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一离心式热泵组内的第一蒸发器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器通过第三管道、第二十管道和所述分水器连接,所述集水器的水经过用户水泵通过第六管道和第二离心式热泵组内的第二蒸发器连接,所述第二蒸发器通过第八管道、第二十管道和所述分水器连接,所述集水器的内经过用户水泵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一离心式热泵组内的第一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搭热泵供冷供热系统,包括分水器、集水器、溶液箱、两组离心式热泵组和多个换热塔,所述两组离心式热泵组分别为第一离心式热泵组和第二离心式热泵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离心式热泵组,每组所述离心式热泵组内都设有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集水器的水经过用户水泵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一离心式热泵组内的第一蒸发器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器通过第三管道、第二十管道和所述分水器连接,所述集水器的水经过用户水泵通过第六管道和第二离心式热泵组内的第二蒸发器连接,所述第二蒸发器通过第八管道、第二十管道和所述分水器连接,所述集水器的内经过用户水泵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一离心式热泵组内的第一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通过第四管道、第二十管道和所述分水器连接,所述换热塔内的水经过塔水泵通过第六管道和第二离心式热泵组内的第二蒸发器连接,所述第二蒸发器通过第八管道、第三十管道和所述换热塔连接;所述换热塔内的水经过塔水泵通过第五管道和第二离心式热泵组内的第二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二冷凝器通过第七管道、第三十管道和所述换热塔连接;所述换热塔内的水经过塔水泵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一离心式热泵组内的第一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通过第四管道、第三十管道和所述换热塔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A-1阀门和D-3阀门,第三管道和第二十管道的连接处设置A-3阀门,第二管道上设有B-1阀门,第三管道上设有D-1阀门,第四管道和第二十管道的连接处设有B-3阀门,第五管道和第三十管道连接处设有A-2阀门,第六管道和第三十管道连接处设有B-2阀门,第七管道上设有D-2阀门,所述第二管道和第三十管道连接处设有A-4阀门,第八管道和第三十管道连接处设有B4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搭热泵供冷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溶液箱,所述溶液箱中的溶液通过第九管道、第五管道和第二离心式热泵机组中的第二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二冷凝器通过第七管道、第十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一离心式热泵组中的第一蒸发器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器通过第三管道、第十一管道和所述溶液箱连接,所述第九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溶液泵和C-1阀门,第十管道上设置有C-2阀门,第十一管道上设置有C-3阀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搭热泵供冷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箱中溶液通过第十二管道进入换热塔,然后从换热塔经过第十三管道回到溶液箱,所述第十二管道中设置有第二溶液泵。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热搭热泵供冷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箱内的溶液温度为15-35℃。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换热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先太,杨东方,曹先齐,余鹏飞,张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