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空气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299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空气空调系统,包括增压膨胀组件,空气压缩机与室内空间的出风口连通,膨胀机通过第二吸气口与空气压缩机的第一排气口连通,膨胀机通过第二排气口与室内空间的送风口连通,第一排气口与第二吸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换热器,还包括换热驱动风机,换热驱动风机能够将室外空气驱动进入第一换热器中的第一流路中,换热驱动风机还能够将室内空间中的废气引入第一流路中。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废气余能对压缩气体进行冷却,提高第一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的同时提升空调系统的节能环保性,另外,在制冷量相同的前提下,利用废气余能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第一流路中空气量的需求量,能够有效降低换热驱动风机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空气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压缩空气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主要采用压缩冷媒制冷循环系统,即利用制冷剂的相变潜热实现房间的空气调节,这种空调系统大部分制冷剂对环境有危害,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为克服这一不足,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采用增压膨胀组件对空气进行压缩膨胀实现制冷或者制热的空气调节系统,为了能够防止用户长时间处于室内身体健康受到不利威胁,此类空调系统中往往设置排风风机,以将室内的废气排出并引入新鲜空气,而未对废气的冷量进行必要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空气空调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直接将室内空间的废气排出未对废气余能进行利用的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空气空调系统,包括增压膨胀组件,所述增压膨胀组件包括通过电机的转轴连接的空气压缩机及膨胀机,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一吸气口与室内空间的出风口连通,所述膨胀机通过第二吸气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第一排气口连通,所述膨胀机通过第二排气口与所述室内空间的送风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吸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换热器,还包括换热驱动风机,所述换热驱动风机能够将室外空气驱动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第一流路中,以使所述第一流路中的空气能够与所述空气压缩机流出的空气热交换,所述换热驱动风机能够将所述室内空间中的废气引入所述第一流路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流路的进气侧管路上设有第一混合腔,所述第一混合腔具有废气引入口,所述废气引入口与所述室内空间的废气排出口连通。优选地,所述废气引入口与所述废气排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风阀;和/或,所述第一混合腔的室外空气进入路径上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风阀。优选地,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吸气口之间的第一管路中的第一气流能够将新风引入所述第一管路中;或者,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送风口之间的第二管路中的第二气流能够将新风引入所述第二管路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三混合腔,所述第三混合腔具有第一新风引入口;或者,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混合腔,所述第二混合腔具有第二新风引入口。优选地,所述第二新风引入口的新风引入管路中设有第一送风风机,或者,所述第二混合腔与所述送风口之间的管路中设有第二送风风机。优选地,所述第三混合腔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管路中设有第三流量调节风阀,和/或,所述第一新风引入口的新风引入管路中设有第四流量调节风阀。优选地,所述室内空间还具有回风口,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第二混合腔连通。优选地,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第二混合腔之间的管路中设有回风风机。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吸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送风口之间管路中的空气在所述第二换热器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吸气口之间管路中的空气热交换,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吸气口之间管路上设有气液分离器。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第三换热器,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吸气口之间管路中的空气在所述第三换热器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管路中的空气热交换。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合腔还具有冷凝水引入口,所述冷凝水引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排水口连通。优选地,所述换热驱动风机的风叶套装于所述电机的转轴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压缩空气空调系统,将室内空间的废气引入到所述第一流路中,能够充分利用废气余能对压缩气体进行冷却,提高第一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的同时提升空调系统的节能环保性,另外,在制冷量相同的前提下,利用废气余能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所述第一流路中空气量的需求量,能够有效降低所述换热驱动风机的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空气空调系统原理示意图,图中箭头示出气流流动方向;图2为图1的另一种系统原理示意图,图中箭头示出气流流动方向;图3为图1的再一种系统原理示意图,图中箭头示出气流流动方向;图4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压缩空气空调系统原理示意图,图中箭头示出气流流动方向;图5为图4的另一种系统原理示意图,图中箭头示出气流流动方向;图6为图4的又一种系统原理示意图,图中箭头示出气流流动方向。附图标记表示为:10、电机;11、空气压缩机;12、膨胀机;13、第一换热器;14、第二换热器;15、第三换热器;16、气液分离器;21、出风口;22、送风口;23、废气排出口;24、回风口;31、第三混合腔;32、第二混合腔;33、第一混合腔;41、第一送风风机;42、第二送风风机;43、第三流量调节风阀;44、第四流量调节风阀;45、第一流量调节风阀;46、第二流量调节风阀;47、回风风机;5、换热驱动风机;100、室内空间;200、室外空间。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见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空气空调系统,包括增压膨胀组件,所述增压膨胀组件包括通过电机10的转轴连接的空气压缩机11及膨胀机12,所述空气压缩机11通过第一吸气口与室内空间100的出风口21连通,所述膨胀机12通过第二吸气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11的第一排气口连通,所述膨胀机12通过第二排气口与所述室内空间100的送风口22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吸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换热器13,所述第一换热器13用于对所述空气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压缩气体进行冷却,所述出风口21与所述第一吸气口之间的第一管路中的第一气流能够将室外空间200的新风引入所述第一管路中;或者,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送风口22之间的第二管路中的第二气流能够将室外空间200的新风引入所述第二管路中。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第一管路或者第二管路的高速气流将所述室外空间200的新风引射进室内空间100,从而实现了室内空气质量的提升,利于保证用户的身体健康,同时,新风引入无需单独设置相应的新风引入风机,仅利用送风气流的引射即可实现,简化系统结构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系统的设计成本,另外,通过送风气流引射新风使两者能够混合后送入室内空间100,室内空间100的温度波动较小,保证用户的舒适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三混合腔31,所述第三混合腔31具有第一新风引入口;或者,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混合腔32,所述第二混合腔32具有第二新风引入口,通过所述第三混合腔31以及第二混合腔32能够将新风与相应的高速气流在腔内缓冲混合,尤其是在所述第二混合腔32内混合后送入室内空间100,能够使送风温度混合后更加均匀,用户舒适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第三混合腔31、第二混合腔32可以采用引射器替代。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新风引入口的新风引入管路(也即新风引入路径的上游侧上,下同)中设有第一送风风机41,或者,所述第二混合腔32与所述送风口22之间的管路中设有第二送风风机42,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送风风机41或者第二送风风机42的转速调整,实现新风引入量的调整。优选地,所述第三混合腔31与所述出风口21之间的管路中设有第三流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空气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膨胀组件,所述增压膨胀组件包括通过电机(10)的转轴连接的空气压缩机(11)及膨胀机(12),所述空气压缩机(11)通过第一吸气口与室内空间(100)的出风口(21)连通,所述膨胀机(12)通过第二吸气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11)的第一排气口连通,所述膨胀机(12)通过第二排气口与所述室内空间(100)的送风口(22)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吸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换热器(13),还包括换热驱动风机(5),所述换热驱动风机(5)能够将室外空气驱动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13)中的第一流路中,以使所述第一流路中的空气能够与所述空气压缩机(11)流出的空气热交换,所述换热驱动风机(5)还能够将所述室内空间(100)中的废气引入所述第一流路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空气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膨胀组件,所述增压膨胀组件包括通过电机(10)的转轴连接的空气压缩机(11)及膨胀机(12),所述空气压缩机(11)通过第一吸气口与室内空间(100)的出风口(21)连通,所述膨胀机(12)通过第二吸气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11)的第一排气口连通,所述膨胀机(12)通过第二排气口与所述室内空间(100)的送风口(22)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吸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换热器(13),还包括换热驱动风机(5),所述换热驱动风机(5)能够将室外空气驱动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13)中的第一流路中,以使所述第一流路中的空气能够与所述空气压缩机(11)流出的空气热交换,所述换热驱动风机(5)还能够将所述室内空间(100)中的废气引入所述第一流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空气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路的进气侧管路上设有第一混合腔(33),所述第一混合腔(33)具有废气引入口,所述废气引入口与所述室内空间(100)的废气排出口(2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空气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引入口与所述废气排出口(23)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风阀(45);和/或,所述第一混合腔(33)的室外空气进入路径上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风阀(4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空气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1)与所述第一吸气口之间的第一管路中的第一气流能够将新风引入所述第一管路中;或者,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送风口(22)之间的第二管路中的第二气流能够将新风引入所述第二管路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空气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三混合腔(31),所述第三混合腔(31)具有第一新风引入口;或者,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混合腔(32),所述第二混合腔(32)具有第二新风引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空气空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平符渡邹建煌和浩浩沈军陈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