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299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属于建筑外墙集热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撑板、集热器和散热器,第一支撑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集热器,集热器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器,散热器的输出端设置有与集热器相对应的导流管,散热器的输入端设置有回流管,所述集热器的下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板,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板,第一调节板与第二调节板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支撑板,集热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的运转带动活塞打气筒进行周期性动作,通过活塞打气筒的动作对集热器的上表面进行清理,避免杂物的不断积攒降低集热器的集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外墙集热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1650430U)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外墙的节能集热装置,包括墙体、承托架、固定板、一号箱体、支撑杆、承托板、光伏板、连接框架、钢化玻璃、蓄电池、二号箱体,墙体外墙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承托架,承托架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右侧与墙体外墙面固定连接,固定板顶部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箱体,承托板上端从前至后等距离依次固定连接有光伏板,一号箱体内固定连接有多个蓄电池,墙体内上端设有二号管道,二号管道内卡接有调节装置。该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一号箱体顶部连接有光伏板,光伏板可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给室内电热管供电,使电热管为室内供暖,节省室内电能消耗。然而该专利技术由于缺少相应的清理结构,导致用户无法对集热装置上的杂物进行清理,杂物的不断积攒会降低装置的集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集热器和散热器,第一支撑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集热器,集热器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器,散热器的输出端设置有与集热器相对应的导流管,散热器的输入端设置有回流管,所述集热器的下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板,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板,第一调节板与第二调节板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支撑板,集热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喷气管,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包括第四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的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三支撑板滑动连接的限位固定板,第三支撑板的下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与第四支撑板相对应的限位弹簧,第三支撑板的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支撑板相对应的固定侧板,固定侧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打气筒,活塞打气筒的输出端设置有与喷气管相对应的输气管,第三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与第一支撑板相对应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传动件,传动件与活塞打气筒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传动板,传动板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传动件相对应的传动圆盘,第四支撑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起振器,传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起振器动作的第一驱动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热器的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光伏板,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与光伏板相对应的蓄电池,集热器的下表面一端与第一支撑板通过销钉活动连接,限位固定板为“工”字形结构,限位固定板的材质为不锈钢,限位固定板的底端与第四支撑板通过螺丝钉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弹簧的材质为不锈钢,限位弹簧的顶端与第三支撑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限位弹簧的底端与第四支撑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起振器包括限位底座,限位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储料块,限位底座的阿另册设置有活塞油缸,活塞油缸的输出端设置有与弹性储料块相对应的输油管,活塞油缸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件,活塞油缸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二驱动件远离活塞油缸的复位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油缸贯穿第三支撑板设置,活塞油缸与第三支撑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驱动件与活塞油缸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底座的材质为不锈钢,限位底座的底端与第四支撑板通过螺丝钉固定连接,第一驱动件与传动板通过螺丝钉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材质为不锈钢,第二支撑板的两端设置有螺丝钉,第二支撑板通过两端的螺丝钉固定在集热器的端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支撑板的一端与第二调节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限位支撑板的另一端与第一调节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三支撑板相对应的限位套管,限位套管的底端与第四支撑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下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侧板,限位侧板的顶端与第三支撑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的运转带动活塞打气筒进行周期性动作,通过活塞打气筒的动作对集热器的上表面进行清理,避免杂物的不断积攒降低集热器的集热效果,其次,本装置通过驱动电机的运转带动起振器进行周期性动作,通过起振器的动作驱动集热器进行震动,不仅可以防止集热器发生堵塞,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集热装置的自清洁效果,从而显著提升装置的自清洁效果,保证用户对集热装置的正常使用,值得推广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对应的清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对应的起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对应的限位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调节板、2-限位支撑板、3-清理机构、4-第一支撑板、5-第二调节板、6-集热器、7-散热器、8-回流管、9-导流管、10-喷气管、11-第二支撑板、12-蓄电池、13-光伏板、31-第一驱动件、32-第三支撑板、33-起振器、34-限位弹簧、35-限位固定板、36-第四支撑板、37-限位侧板、381-限位套管、382-输气管、383-固定侧板、384-活塞打气筒、385-驱动电机、386-传动件、387-传动圆盘、388-传动板、391-弹性储料块、392-限位底座、393-活塞油缸、394-复位弹簧、395-第二驱动件、396-输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4、集热器6和散热器7,第一支撑板4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集热器6,集热器6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器7,使用时将散热器7固定在室内的墙壁上,使散热器7的高度比集热器6高0.5米,散热器7的输出端设置有与集热器6相对应的导流管9,散热器7的输入端设置有回流管8,集热器6的下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板5,第一支撑板4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板1,第一调节板1与第二调节板5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支撑板2,集热器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喷气管10,第一支撑板4的下方设置有清理机构3,清理机构3包括第四支撑板36,第四支撑板36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支撑板32,第四支撑板36的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三支撑板32滑动连接的限位固定板35,第三支撑板32的下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与第四支撑板36相对应的用于起振的限位弹簧34,第三支撑板32的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支撑板4相对应的固定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4)、集热器(6)和散热器(7),第一支撑板(4)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集热器(6),集热器(6)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器(7),散热器(7)的输出端设置有与集热器(6)相对应的导流管(9),散热器(7)的输入端设置有回流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6)的下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板(5),第一支撑板(4)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板(1),第一调节板(1)与第二调节板(5)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支撑板(2),集热器(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喷气管(10),第一支撑板(4)的下方设置有清理机构(3),清理机构(3)包括第四支撑板(36),第四支撑板(36)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支撑板(32),第四支撑板(36)的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三支撑板(32)滑动连接的限位固定板(35),第三支撑板(32)的下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与第四支撑板(36)相对应的限位弹簧(34),第三支撑板(32)的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支撑板(4)相对应的固定侧板(383),固定侧板(38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打气筒(384),活塞打气筒(384)的输出端设置有与喷气管(10)相对应的输气管(382),第三支撑板(32)的上方设置有与第一支撑板(4)相对应的驱动电机(385),驱动电机(385)的一侧设置有传动件(386),传动件(386)与活塞打气筒(384)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传动板(388),传动板(38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传动件(386)相对应的传动圆盘(387),第四支撑板(36)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起振器(33),传动板(38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起振器(33)动作的第一驱动件(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4)、集热器(6)和散热器(7),第一支撑板(4)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集热器(6),集热器(6)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器(7),散热器(7)的输出端设置有与集热器(6)相对应的导流管(9),散热器(7)的输入端设置有回流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6)的下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板(5),第一支撑板(4)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板(1),第一调节板(1)与第二调节板(5)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支撑板(2),集热器(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喷气管(10),第一支撑板(4)的下方设置有清理机构(3),清理机构(3)包括第四支撑板(36),第四支撑板(36)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支撑板(32),第四支撑板(36)的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三支撑板(32)滑动连接的限位固定板(35),第三支撑板(32)的下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与第四支撑板(36)相对应的限位弹簧(34),第三支撑板(32)的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支撑板(4)相对应的固定侧板(383),固定侧板(38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打气筒(384),活塞打气筒(384)的输出端设置有与喷气管(10)相对应的输气管(382),第三支撑板(32)的上方设置有与第一支撑板(4)相对应的驱动电机(385),驱动电机(385)的一侧设置有传动件(386),传动件(386)与活塞打气筒(384)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传动板(388),传动板(38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传动件(386)相对应的传动圆盘(387),第四支撑板(36)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起振器(33),传动板(38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起振器(33)动作的第一驱动件(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6)的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光伏板(13),第一支撑板(4)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与光伏板(13)相对应的蓄电池(12),集热器(6)的下表面一端与第一支撑板(4)通过销钉活动连接,限位固定板(35)为“工”字形结构,限位固定板(35)的材质为不锈钢,限位固定板(35)的底端与第四支撑板(36)通过螺丝钉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钢吕佳潞王浩邹艳华李彦辉于天峰王一博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