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防滑丝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91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防滑丝袜,属于纺织品领域。丝袜编织时每一路织线均包括并行的一根氨纶织线和一根锦纶织线,相邻两路的织线依次勾连串套编织,其中,所述的氨纶织线与锦纶织线呈上下排布,氨纶织线所在面作为热定型后的丝袜的内衬面,该内衬面在穿着时与人体皮肤接触,具有防滑效果。在丝袜定型时采用热定型的方式,不仅可以消除丝袜布料表面褶皱也可以实现氨纶织线与锦纶织线粘连、织线交叉点的粘连,使得丝袜织线结构更加牢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超薄防滑丝袜不仅可防止勾丝,也可以防止丝袜布料在裁剪时出现跑线的情况,延长了丝袜的使用寿命并大大增加了丝袜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防滑丝袜
本技术涉及纺织品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薄防滑丝袜。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时尚生活的追求,穿衣打扮也更加多样化,丝袜作为时尚的代表,可以凸现形体美,倍受女性的青睐。缝制丝袜的材料需要轻薄有弹性,并且具有透气性能,在炎热的夏天能够排出闷热的湿气,避免汗水沾腻皮肤造成穿着不适。丝袜的穿戴,主要是靠弹力包覆来凸显形体线条的美感,一旦丝袜下滑产生褶皱,严重影响其美观效果。为了避免丝袜在穿戴时下滑,现有大部分超薄中筒袜、长筒袜需要添加一个罗口。但罗口很容易勒脚,而且非常容易脱落。为了增加罗口的美观性,有时需要缝制特殊的附带硅胶花边织带当作罗口,加工工序复杂,成本很高。经过检索,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裸氨高密连裤袜(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0452911.1,申请日2018年04月02日),采用的并行的氨纶织线、锦纶织线,纺织方式为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沿螺旋同步编织的一路线、二路线、三路线、四路线,每一路的织线均包括并行的一根氨纶织线和一根锦纶织线,相邻路的织线依次勾连,相邻路织线的勾连交叉点3均由热溶胶粘结固定。这样直接编织成连裤袜省去包纱的过程,生产工艺简化,成本降低,织成的连裤袜薄且弹性较好;织线编织交叉点3采用热溶胶粘结,连裤袜不易勾丝。该技术采用直接编织的方式,省去了包纱过程,简化了工艺,并且得到的布料弹性较好,并且利用热熔胶来防止勾丝。但这种织线由于采用氨纶与锦纶直接并行混合编织,且使用70D的防脱散锦纶,穿戴时更易滑脱,因此,难以使用在中筒袜和长筒袜中。此外,另一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起皱的超强防护型复合布料(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1266928.4,申请日:2018年08月07日),包括40D尼龙四面弹层、功能型防水透湿材料层和超轻针织底布,所述40D尼龙四面弹层包括沿经向编织的锦纶丝与氨纶丝和沿纬向编织的棉纱与氨纶丝,其经纬成分为经向70D锦纶丝与40D氨纶丝以及纬向40S棉纱与40D氨纶丝,所述功能型防水透湿材料层为PTFE薄膜,所述PTFE薄膜的孔隙直径介于0.0004μm到400μm之间,所述超轻针织底布由孔状线圈构成,所述孔状线圈由纱线在空间弯曲而成,且每个孔状线圈均由一根纱线组成。该技术主要是提高材料的耐磨性与弹力,不能解决丝袜布料需要的防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丝袜不具备防滑效果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超薄防滑丝袜。本技术采用了不包纱的细氨纶织线与锦纶织线按照特定结构排布,从而提高其防滑性能,可以不再设置罗口,穿着更舒适。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超薄防滑丝袜,该丝袜布料的每一路织线均包括并行的一根氨纶织线和一根锦纶织线,相邻两路的织线依次勾连串套编织,其中,所述的氨纶织线与锦纶织线呈上下排布,氨纶织线所在面作为热定型后的丝袜的内衬面。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氨纶织线的丹尼尔数不高于20D,锦纶织线的丹尼尔数不高于12D,且氨纶织线丹尼尔数大于锦纶织线。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氨纶织线的丹尼尔数为12~20D,锦纶织线的丹尼尔数为6~12D。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氨纶织线的丹尼尔数比锦纶织线的丹尼尔数高5D以上。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的改进,相邻两路织线经过勾连而相互重叠产生交叉点,对交叉点采用热定型的方式粘连。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氨纶织线的下表面与所述锦纶织线的上表面采用热定型的方式粘连。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丝袜的热定型温度区间为118~130℃。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氨纶织线采用防脱散氨纶。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锦纶织线为锦纶长丝。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丝袜为带罗口丝袜或非罗口丝袜。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丝袜为连裤袜或中筒袜或长筒袜或短袜或船袜。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超薄防滑丝袜,该丝袜布料的每一路织线均包括并行的一根氨纶织线和一根锦纶织线,相邻两路的织线依次勾连串套编织,其中,所述的氨纶织线与锦纶织线呈上下排布,氨纶织线所在面作为热定型后的丝袜的内衬面。穿着本技术的防滑丝袜时,与人体皮肤相接触的丝袜内衬面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在腿部弯曲活动时可有效避免丝袜下滑,即使丝袜口不设置罗口也能保证丝袜的紧绷无褶皱。得益于本技术防滑丝袜良好的防滑性,在与鞋子同时穿着时,具有防止行走过程中鞋子脱落的作用。(2)本技术的一种超薄防滑丝袜,相邻两路织线经过勾连而相互重叠产生交叉点,对交叉点采用热定型的方式粘连。本技术采用防脱散氨纶,热定型处理后的丝袜布料更加稳定,可以减少丝袜勾丝的出现,并且可以方便地进行布料裁剪而不会产生跑线。本技术丝袜易裁剪成各种形式的丝袜,使用寿命长,其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每条织路均采用氨纶包覆纱的织线结构示意图;图2为隔路采用氨纶包覆纱的织线结构示意图;图3为氨纶与锦纶上下排布的织线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超薄防滑连裤丝袜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氨纶织线;2、锦纶织线;3、交叉点。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在传统丝袜布料中,用于丝袜的布料编织结构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每路织线均采用氨纶包覆纱,采用相邻织路勾连串套编织方式,如图1所示;每隔一路的织线采用锦纶织线,其余路的织线采用氨纶包覆纱,相邻路织线采用勾连串套编织的方式,通过如图2所示。所述氨纶包覆纱采用锦纶包覆氨纶的方式,通过缠绕将锦纶与氨纶的织线捻为一根包覆纱。传统丝袜的编织结构中,氨纶形成包覆纱而不具备防滑的效果,所织成的丝袜往往需要设置罗口,不仅增加了丝袜的编织工艺,设置的罗口还容易造成勒脚的情况。实施例1结合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超薄防滑丝袜,采取多路织线纬编的方式进行布料编织。该布料的每一路织线均包括并行的一根氨纶织线1和一根锦纶织线2,相邻两路的织线依次勾连形成线圈进行串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防滑丝袜,其特征在于:该丝袜布料的每一路织线均包括并行的一根氨纶织线(1)和一根锦纶织线(2),相邻两路的织线依次勾连串套编织,其中,所述的氨纶织线(1)与锦纶织线(2)在垂直于编织布料的方向上呈上下排布,氨纶织线(1)所在面作为热定型后的丝袜的内衬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防滑丝袜,其特征在于:该丝袜布料的每一路织线均包括并行的一根氨纶织线(1)和一根锦纶织线(2),相邻两路的织线依次勾连串套编织,其中,所述的氨纶织线(1)与锦纶织线(2)在垂直于编织布料的方向上呈上下排布,氨纶织线(1)所在面作为热定型后的丝袜的内衬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防滑丝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纶织线(1)的丹尼尔数不高于20D,锦纶织线(2)的丹尼尔数不高于12D,且氨纶织线(1)丹尼尔数大于锦纶织线(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防滑丝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纶织线(1)的丹尼尔数为12~20D,锦纶织线(2)的丹尼尔数为6~12D。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防滑丝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纶织线(1)的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兰妲针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