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89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涉及储氢装置技术领域;放置桁架包括:桁架本体、底板、移动组件、升降组件、平移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桁架本体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桁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底板上平行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移动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上;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所述平移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支撑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实现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快速安装,节约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氢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
技术介绍
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是氢燃料电池加氢站用于储存氢气的设备。为了提高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存放空间的利用率,通常将卧式储氢压力容器存放在分布有隔舱的桁架中;通过使用分布有隔舱的桁架可以实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立体式存放,从而提高卧式储氢压力容器存放场地的空间利用率。在卧式储氢的压力容器的装配过程中,需要将卧式储氢压力容器从桁架上隔舱的一端插设在隔舱内,实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装配。现有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装配主要采用直接起吊悬停固定高度装配方式,具体装配过程如下:通过起吊设备将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提升至一定高度,使得卧式储氢压力容器对准隔舱的开口并悬置在半空中,将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一端放置在桁架隔舱一端的横梁上;然后通过人力在隔舱两端横梁的中间支撑卧式储氢压力容器,并沿隔舱的长度方向移动卧式储氢压力容器,使其另一端放置在隔舱的另一横梁上;最后进行固定,实现装配。上述装配方式耗时耗力,且悬停过程比较危险,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采用直接起吊悬停固定高度装配方式装配卧式储氢压力容器导致耗时耗力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包括:桁架本体、底板、移动组件、升降组件、平移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桁架本体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桁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别沿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底板上平行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位于所述桁架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垂直分布;所述移动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上,用于沿所述第三导轨移动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用于升降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所述平移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所述平移组件可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抵接;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支撑在所述平移组件或者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平移组件配合,用于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的中间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弯曲部;所述下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内设置有第一滚轮,用于方便在所述平移组件或者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移动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所述上固定板的中间设置有第二半圆形弯曲部;所述上固定板的两端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固定板上;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下固定板配合,用于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固定在所述第一半圆形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半圆形弯曲部内。在一些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限位板和紧固螺栓;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的一端;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螺纹孔;相应地,所述平移组件和所述第二横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使用的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紧固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和所述第二安装通孔配合,用于将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平移组件或者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底部两端平行设置有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内转动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移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三导轨配合,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上。在一些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定位销;所述移动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通孔;相应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配合使用的第二限位通孔;所述第一定位销与所述第一限位通孔和所述第二限位通孔配合,用于将所述移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在一些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底座上设置有扶手,用于方便移动所述移动组件。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剪式支撑架、液压缸和支撑板;所述剪式支撑架相对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并与所述移动组件铰接;所述剪式支撑架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铰接;所述液压缸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且位于所述剪式支撑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上下移动;所述平移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平移组件包括第四导轨、平移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四导轨平行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所述平移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四导轨配合使用的第三导槽;所述平移板通过所述第三导槽与所述第四导轨配合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四导轨上;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相对设置在所述平移板上,并分别沿所述平移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相对设置有第五导轨和第六导轨,用于支撑所述固定组件;所述第五导轨和所述第六导轨能够移动至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抵接,使得所述固定组件能够从所述第五导轨和所述第六导轨上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进而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从所述平移组件上移动至所述桁架本体上。在一些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平移组件还包括第二定位销;所述平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销配合使用的第三限位通孔;相应地,所述升降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销配合使用的第四限位通孔和第五限位通孔;所述第二定位销与所述第三限位通孔和所述第四限位通孔配合,用于将所述平移组件限定在所述升降组件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定位销与所述第三限位通孔和所述第五限位通孔配合,用于将所述平移组件限定在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抵接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包括:桁架本体、底板、移动组件、升降组件、平移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桁架本体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桁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别沿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底板上平行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位于所述桁架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垂直分布;所述移动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上,用于沿所述第三导轨移动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用于升降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所述平移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所述平移组件可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抵接;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支撑在所述平移组件或者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平移组件配合,用于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通过在所述桁架本体上设置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并在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同时,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设置所述平移组件;使用时,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本体、底板、移动组件、升降组件、平移组件和固定组件;/n所述桁架本体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桁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别沿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n所述底板上平行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位于所述桁架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垂直分布;/n所述移动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上,用于沿所述第三导轨移动卧式储氢压力容器;/n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用于升降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n所述平移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所述平移组件可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抵接;/n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支撑在所述平移组件或者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平移组件配合,用于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本体、底板、移动组件、升降组件、平移组件和固定组件;
所述桁架本体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桁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别沿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底板上平行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位于所述桁架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垂直分布;
所述移动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上,用于沿所述第三导轨移动卧式储氢压力容器;
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用于升降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
所述平移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所述平移组件可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抵接;
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支撑在所述平移组件或者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平移组件配合,用于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
所述下固定板的中间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弯曲部;所述下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内设置有第一滚轮,用于方便在所述平移组件或者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移动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
所述上固定板的中间设置有第二半圆形弯曲部;所述上固定板的两端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固定板上;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下固定板配合,用于将所述卧式储氢压力容器固定在所述第一半圆形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半圆形弯曲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限位板和紧固螺栓;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的一端;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螺纹孔;相应地,所述平移组件和所述第二横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使用的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紧固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和所述第二安装通孔配合,用于将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平移组件或者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氢站卧式储氢压力容器的放置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底部两端平行设置有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内转动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移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三导轨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沛军宣锋姜方伍远安曹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