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水道结构及采煤机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71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雾水道结构及采煤机滚筒,其中,喷雾水道结构包括叶片水道、第一水道、第一径向孔道、第一单向阀和第一喷雾组件,叶片水道设置于叶片邻近筒体的一侧;第一水道靠近叶片的外周端面设置;第一径向孔道连通叶片水道和第一水道;第一单向阀设在第一径向孔道内,用于防止第一水道内的水流入第一径向孔道内;第一喷雾组件设置于叶片的外周端面,并与第一水道连通,用于将第一水道内的水喷到采煤机滚筒上的截齿组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喷雾水道结构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喷雾组件所喷出的水仅来自径向孔道而导致在径向孔道堵塞后无法对截齿组件喷水、以及径向孔道内储水量较少而导致的对截齿组件冷却和灭尘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雾水道结构及采煤机滚筒
本专利技术属于采煤机
,具体涉及一种喷雾水道结构及采煤机滚筒。
技术介绍
现阶段的采煤机滚筒上的水道,参见图1,主要形式为内喷雾水从滚筒连接盘进入,再依次经过连接盘水槽、叶片和/或端盘水道、位于叶片上的径向孔道和/或端盘上的径向孔道后,内喷雾水通过与分别叶片上的径向孔道和/或端盘上的径向孔道连通的喷雾组件喷到截齿组件上,对截齿组件进行冷却和除尘。由于,位于叶片上的径向孔道和位于端盘上的径向孔道的孔深度均能达到40-50mm,孔径在10mm左右,一旦径向孔道被堵塞,被堵塞物堵塞的径向孔道很难被疏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雾水道结构及采煤机滚筒,其中,喷雾水道结构能够避免因径向孔道发生堵塞而影响喷雾组件向截齿组件喷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喷雾水道结构,应用于采煤机滚筒,所述采煤机滚筒包括筒体和设置于所述筒体上的叶片,所述喷雾水道结构包括:叶片水道,设置于所述叶片邻近所述筒体的一侧;第一水道,靠近所述叶片的外周端面设置;第一径向孔道,连通所述叶片水道和所述第一水道;第一单向阀,设在所述第一径向孔道内,用于防止所述第一水道内的水流入所述第一径向孔道内;第一喷雾组件,设置于所述叶片的外周端面,并与所述第一水道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一水道内的水喷到所述采煤机滚筒上的截齿组件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道包括:第一水槽,开设在所述叶片的外周端面且沿所述叶片的外周向延伸;第一盖板,与所述叶片的外周侧连接并密封所述第一水槽,所述第一水槽和所述第一盖板形成所述第一水道;所述第一喷雾组件与所述第一盖板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叶片上并与所述第一水道连通的第一排水口、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排水口打开或关闭的第一密封盖。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道沿所述叶片的外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径向孔道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径向孔道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叶片水道连通,多个所述第一径向孔道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水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道的流道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叶片水道的流道截面面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喷雾水道结构,通过在第一径向孔道内设置第一单向阀,使第一径向孔道内的水只能流向第一水道,避免第一水道内的水流入第一径向孔道内,进而保证第一径向孔道不被第一水道内的堵塞物堵塞;此外,通过第一径向孔道连通叶片水道和第一水道,使第一径向孔道内的水汇聚到第一水道内后,再通过位于第一水道上的第一喷雾组件将第一水道内的水喷到采煤机滚筒上的截齿组件上,进而保证第一喷雾组件在水量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对截齿组件上进行冷却和灭尘,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喷雾组件所喷出的水仅来自径向孔道而导致在径向孔道堵塞后无法对截齿组件喷水、以及径向孔道内储水量较少而导致的对截齿组件冷却和灭尘效率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喷雾水道结构,应用于采煤机滚筒,所述采煤机滚筒包括筒体和设置于所述筒体上的端盘,所述喷雾水道结构包括:端盘水道,设置于所述端盘邻近所述筒体的一侧;第二水道,靠近所述端盘的外周端面设置;第二径向孔道,连通所述端盘水道和所述第二水道;第二单向阀,设在所述第二径向孔道内,用于防止所述第二水道内的水流入所述第二径向孔道内;第二喷雾组件,设置于所述端盘的外周端面,并与所述第二水道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二水道内的水喷到所述采煤机滚筒上的截齿组件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道包括:第二水槽,开设在所述端盘的外周端面且沿所述端盘的外周向延伸;第二盖板,与所述端盘的外周侧连接并密封所述第二水槽,所述第二水槽和所述第二盖板形成所述第二水道;所述第二喷雾组件与所述第二盖板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端盖上并与所述第二水道连通的第二排水口、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排水口打开或关闭的第二密封盖。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道沿所述端盘的外周向延伸,所述第二径向孔道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径向孔道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端盘水道连通,多个所述第二径向孔道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水道连通;且所述第二水道的流道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端盘水道的流道截面面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喷雾水道结构,通过在第二水道内设置第二单向阀,使第二径向孔道内的水只能流向第二水道,以避免第二水道内的水流入第二径向孔道内,进而保证第二径向孔道不被第二水道内的堵塞物堵塞;此外,通过第二径向孔道连通端盘水道和第二水道,使第二径向孔道内的水汇聚到第二水道内后,再通过位于第二水道上的第二喷雾组件将第二水道内的水喷到采煤机滚筒上的截齿组件上,进而保证第二喷雾组件在水量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对截齿组件上进行冷却和灭尘,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喷雾组件所喷出的水仅来自径向孔道而导致在径向孔道堵塞后无法对截齿组件喷水、以及径向孔道内储水量较少而导致的对截齿组件冷却和灭尘效率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煤机滚筒,包括:筒体;叶片,与所述筒体外周面连接;端盘,与所述筒体外周面连接,且相对于所述叶片更靠近所述筒体的端部;以及上述设在所述叶片上的所述的喷雾水道结构;和/或设在所述端盘上的所述的喷雾水道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采煤机滚筒,能够保证叶片上的第一径向孔道不被第一水道内的堵塞物堵塞、和/或端盘上的第二径向孔道不被第二水道内的堵塞物堵塞,同时通过位于第一水道上的第一喷雾组件将第一水道内的水、和/或位于第二水道上的第二喷雾组件将第二水道内的水喷到采煤机滚筒上的截齿组件上,进而保证第一喷雾组件和第二喷雾组件在水量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对截齿组件上进行冷却和灭尘。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采煤机滚筒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喷雾水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喷雾水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采煤机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叶片,101-叶片水道,102-第一径向孔道;2-第一水道,201-第一水槽,202-第一盖板,203-第一密封盖;3-第一单向阀;4-第一喷雾组件;5-端盘,501-端盘水道,502-第二径向孔道;6-第二水道,601-第二水槽,602-第二盖板,603-第二密封盖;7-第二单向阀;8-第二喷雾组件;9-截齿组件;10-筒体。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雾水道结构,应用于采煤机滚筒,所述采煤机滚筒包括筒体(10)和设置于所述筒体(10)上的叶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水道结构包括:/n叶片水道(101),设置于所述叶片(1)邻近所述筒体(10)的一侧;/n第一水道(2),靠近所述叶片(1)的外周端面设置;/n第一径向孔道(102),连通所述叶片水道(101)和所述第一水道(2);/n第一单向阀(3),设在所述第一径向孔道(102)内,用于防止所述第一水道(2)内的水流入所述第一径向孔道(102)内;/n第一喷雾组件(4),设置于所述叶片(1)的外周端面,并与所述第一水道(2)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一水道(2)内的水喷到所述采煤机滚筒上的截齿组件(9)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雾水道结构,应用于采煤机滚筒,所述采煤机滚筒包括筒体(10)和设置于所述筒体(10)上的叶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水道结构包括:
叶片水道(101),设置于所述叶片(1)邻近所述筒体(10)的一侧;
第一水道(2),靠近所述叶片(1)的外周端面设置;
第一径向孔道(102),连通所述叶片水道(101)和所述第一水道(2);
第一单向阀(3),设在所述第一径向孔道(102)内,用于防止所述第一水道(2)内的水流入所述第一径向孔道(102)内;
第一喷雾组件(4),设置于所述叶片(1)的外周端面,并与所述第一水道(2)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一水道(2)内的水喷到所述采煤机滚筒上的截齿组件(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道(2)包括:
第一水槽(201),开设在所述叶片(1)的外周端面且沿所述叶片(1)的外周向延伸;
第一盖板(202),与所述叶片(1)的外周侧连接并密封所述第一水槽(201),所述第一水槽(201)和所述第一盖板(202)形成所述第一水道(2);所述第一喷雾组件(4)与所述第一盖板(20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叶片(1)上并与所述第一水道(2)连通的第一排水口、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排水口打开或关闭的第一密封盖(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道(2)沿所述叶片(1)的外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径向孔道(102)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径向孔道(10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叶片水道(101)连通,多个所述第一径向孔道(102)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水道(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喷雾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道(2)的流道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叶片水道(101)的流道截面面积。


6.一种喷雾水道结构,应用于采煤机滚筒,所述采煤机滚筒包括筒体(10)和设置于所述筒体(10)上的端盘(5),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利锋赵晋锋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