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地线合并的直流接地极线路直线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65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1
一种导、地线合并的直流接地极线路直线塔,包括塔头和塔身,所述直线塔整体呈“T”字型结构,塔头为“一”字型结构,塔头的两侧分别设有左侧导线挂点和右侧导线挂点,所述左侧接地极导线挂点和右侧接地极导线挂点的挂点处分别通过防雷、防冰闪绝缘子连接接地极导线;所述接地极导线悬垂在塔头的左右两侧,接地极导线在正常情况时,作为正常导线使用;接地极导线在直线塔受到雷击排泄雷电时,作为地线使用。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建设的直线塔,可将接地极线路直线塔的导线与地线合并,降低铁塔高度3 m以上,减少了接地极线路工程投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地线合并的直流接地极线路直线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线塔,特别是涉及一种导、地线合并的直流接地极线路直线塔。
技术介绍
目前建设的直流线路大部分都采用双极大地系统,在输电线路的两端换流站分别设置接地极,输电线路通过正、负两极导线输送直流电,两极间的不平衡电流通过两端接地极间的大地回流。接地极线路设置左、右两侧导线及地线。接地极线路导线运行电压低,一般为数十千伏,一端连接换流站的接地点,一端连接接地极。因此,直流线路杆塔一般为接地极地线与接地极导线同塔架设,接地极地线架设于接地极导线的上方,接地极地线层与接地极导线层的落差高度为3-5m,铁塔的高度需设置较高(参见附图2),工程投资额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塔头高度小、投资低的导、地线合并的直流接地极线路直线塔。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地线合并的直流接地极线路直线塔,包括塔头和塔身,所述直线塔整体呈“T”字型结构,塔头为“一”字型结构,塔头的两侧分别设有左侧导线挂点和右侧导线挂点,所述左侧接地极导线挂点和右侧接地极导线挂点的挂点处分别通过防雷、防冰闪绝缘子连接接地极导线;所述接地极导线悬垂在塔头的左右两侧,接地极导线在正常情况时,作为正常导线使用;接地极导线在直线塔受到雷击排泄雷电时,作为地线使用。进一步,所述塔头和塔身的材质为角钢。利用本专利技术建设的直线塔,可将接地极线路直线塔的导线与地线合并,降低铁塔高度15m以上,减少了接地极线路工程投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接地极线路直线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塔头,1-1.左侧导线挂点,1-2.右侧导线挂点,2.防雷、防冰闪绝缘子,3.接地极导线,4.塔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包括塔头1和塔身4,所述的接地极线路直线塔整体呈“T”字型结构,塔头1为“一”字型结构,塔头1的两侧分别设有左侧导线挂点1-1和右侧导线挂点1-2。左侧接地极导线挂点1-1和右侧接地极导线挂点1-2的挂点处分别通过防雷、防冰闪绝缘子2连接接地极导线3,接地极导线3悬垂在塔头1的左右两侧,接地极导线3兼备地线的功能。正常运行情况下,防雷、防冰闪绝缘子2为绝缘状态,遭受雷击过电压后呈现导通状态。所述接地极导线3悬垂在杆塔的左右两侧,正常运行情况下,其与塔身4是绝缘状态;在雷击导线时,防雷、防冰闪绝缘子2被击穿,呈导通状态,雷电流通过塔身4及接地装置向大地泄放,接地极导线3作为地线使用,雷电流泄放完成后,防雷、防冰闪绝缘子2恢复绝缘状态,线路恢复正常运行状态,接地极导线3作为正常导线使用。塔头1和塔身4的材质为角钢。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防雷、防冰闪绝缘子将接地极线路的导线和地线合并,能有效的压缩铁塔高度3-5m,大幅降低了接地极线路工程投资额。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仍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地线合并的直流接地极线路直线塔,包括塔头和塔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塔整体呈“T”字型结构,塔头为“一”字型结构,塔头的两侧分别设有左侧导线挂点和右侧导线挂点,所述左侧接地极导线挂点和右侧接地极导线挂点的挂点处分别通过防雷、防冰闪绝缘子连接接地极导线;/n所述接地极导线悬垂在塔头的左右两侧,接地极导线在正常情况时,作为正常导线使用;接地极导线在直线塔受到雷击排泄雷电时,作为地线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地线合并的直流接地极线路直线塔,包括塔头和塔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塔整体呈“T”字型结构,塔头为“一”字型结构,塔头的两侧分别设有左侧导线挂点和右侧导线挂点,所述左侧接地极导线挂点和右侧接地极导线挂点的挂点处分别通过防雷、防冰闪绝缘子连接接地极导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盼望侯为侯长健杨力李辉唐春林李缔华胡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